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愤青”为什么这么多?

   近日,人民论坛所做的“中国公众民粹化倾向调查”显示,近五成受访者具有民粹化特征。调查发现,学历与民粹主义情绪有较强的相关性,学历越高愤青越少。“愤怒青年”这个称呼早在1970已经出现,当时特指一般对社会现状不满,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后来,被简称为“愤青”,并成为网络语言中的专有词汇。[详细]

众说纷纭

评论员

什么是愤青?

对于愤青,现在国内众说纷纭,在现实生活中老是听说你是个愤青,他是个愤青。人们更多从情绪上去理解这个人群,或者从生理上去理解这个人群,但是我觉得愤青是一个社会概念,是指一种非理性的群体,盲目排外,愚昧自大,枯燥、鲁莽。

好过成为一个圆滑、四平八稳的人

我有个根深蒂固的观点,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有的时候“愤”一点是好事,至少证明你还有愤怒的欲望和勇气。有时候我宁愿做一个愤怒的青年,也不想成为圆滑、四平八稳的老人。

网友
专家

从国内的网页看,凡骂国家多遭赞同,凡赞国家多遭责骂。他们给我的感受,不是高傲,也不是无心向学,而是自以为是,以不知为知之,把世界看得太简单了。他们通常不知道问题的所在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对错分明,不考虑灰色地带,推理逻辑一塌糊涂。

在他们眼中,愤青什么样?

网络是愤青的高产区,他们发表一个又一个的帖子,像膏药一样贴在网上,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用文字表达的年轻的愤怒。这样的愤青在上班以后,摇身一变就还原为温文尔雅的白领。他们对公司经理说话的口气也是毕恭毕敬的,循规蹈矩的。

网友
网友

“愤老”来了

和“愤青”相比,他们大多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有的甚至在此之前就接受了高等教育。他们看过的潮起潮落更多,因为有着对历史过程的亲身体会,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刻领悟和感受。

很多愤青产生于弱势群体中

愤青问题的更主要的根源在于,他们的基本权利是否得到了保障,他们的境遇是否公平,他们的诉求是否得到妥当的回应。弱势群体不但是利益上被相对剥夺的群体,而且他们在话语权上也处于弱势。

教授

深度看点

做理智而有作为的愤青

我们所见之愤青,大致分两种:不理智型、无所作为型。不理智型的愤青,占了愤青层面的绝大部分。他们从来不去细究时政背后的真相,以及所牵连到的历史。他们只顾凭着一己之思,狂呼呐喊。对於事情的来龙去脉,往往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所作为型的愤青,是指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寄人篱下的,并对现实不满的年轻人。他们有理想抱负,但却无法施展。久而久之,抑郁不得志的沉闷,便酿成了他们对现实无法排遣的愤怒。

——马朝兰

愤青形象被丑化了

激情和愤怒往往是年轻的标志,无论古今中外,“青年的愤怒”都是一种正常现象。“愤怒的青年”固然经常制造出一些无端麻烦,但激情本身却弥足珍贵。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言,无青年则无未来,而无愤怒则无青年。然而在时下的中国,“愤青”一词却正在不断滑向贬义。我并不反对对愤青的过激言行进行批评。但批评与羞辱、丑化是两码事。愤青之中,当然有过激言行,有些近乎骂街;但反过来看,“粪青”这类称呼比骂街又能好到哪里去?

——郭之纯

愤青会消失吗?

我不认为愤青代表了民族主义。说他们是情绪化的爱国主义更加确切。我国有不少学者提倡大国风度,这是不错的。不过,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也是政治家必备的品格,但不能以此强求涉世不深的年轻人。解铃还须系铃人。是外界对中国的不公正态度催生了愤青。人类个体之间的感情需要培养,民族之间的感情也需要培养。所以,再过二三十年,如果中国的国际环境改善了,愤青将会消失。

——许博渊 新华社高级记者

观点PK

支持 45963 爱国,愤青有激情,愤怒下是期望

愤青的不满、愤怒背后是对社会、国家的强烈期望,是恨铁不成钢的复杂心情。 [详细]

支持 45963 误国,愤青情绪化,无建设性作用

愤青经常做出情绪化表达、非理性行为,缺少建设性作用,形成规模后可能阻碍社会发展。 [详细]

爱国,愤青有激情,愤怒下是期望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

误国,愤青情绪化,无建设性作用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

支持 45963 愤青与爱国与否没直接关系

愤青的产生与成长背景、性格培养、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与爱国与否没有必然联系。 [详细]

愤青与爱国与否没直接关系

发表评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

专家解读

吴旭大学教授

“愤青”现象非中国所独有

一部世界近现代史,实际上也可以简化为各国“愤怒青年”为实现政治理想,谋取现实利益而与现存的国内、国际秩序进行磨合抗争的互动史。青年人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带有无可扼制的躁动,不安定和不确定成分,表现为一种集合性的 “群体斗志”。在这里,“愤怒”就像氧气,而“青年”正好是可燃物,遇到好的火种,瞬间便可成燎原之势。出现“愤青”的国家,往往正处于深刻社会变动的进程中,年轻人承载了除去个人人格成熟以外,更大一层的社会和民族责任。最有自我感,同时也最有世界感的一代人,才会“愤怒”。

刘建飞媒体评论员

民粹主义,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

民粹主义在当下中国的一种发展苗头是同民族主义合流。一些人以爱国为名,大行民粹主义,暴力所致,不仅日系产品遭殃,连使用国外产品的国人也受害。更有甚者,有人借此机会打砸抢,乱伤无辜。发生这种令有良知的国人痛心的事情,一些国人的素质有待提高固然是重要根源,民粹主义的影响也不可小视。披上了民族主义外衣的民粹主义,更有迷惑性。因为以维护民族、国家利益为招牌,很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同,反对者往往顾忌被扣上卖国的大帽子,而不得不无奈地沉默。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媒体

愤青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愤青能够让社会积攒的消极情绪得到有效的宣泄,能够让政府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够让我们跳出“惯势”听到不同的声音。网络中的“愤青”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当中除了极少数别有用心的激进分子之外,多数还是有血有肉、敢于呐喊、敢于斗争的“有识之士”,他们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全没有必要把他们列入“刁民”的行列去压、去堵,因为他们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无法“杜绝”,更不可“缺失”。

调查话题:你是“愤青”吗? 调查人数: 24536

你认为自己是愤青吗?

  • 是,我有愤青的特质
  • 不是,跟愤青不沾边
  • 不好说,难以界定

有人用愤青评价过你吗?

  • 有,很多人都这么评价我
  • 有,但极少有这样的评价
  • 从来没有过

你怎么看待“愤青”的称呼?

  • 褒义词,是有理想有激情的“奋青”
  • 贬义词,是附和多于思考的盲从者
  • 中性词,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感情
  • 说不清

调查显示学历越高愤青越少,你怎么看?

  • 基本如此,教育影响人的眼界和思维方式
  • 不符事实,是不是愤青不能用学历来衡量
  • 说不清

往期回顾

留言板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