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十年梦想,打工者到新市民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我国进城打工者总数已经超过2.5亿,平均年龄为36岁。过去十年,打工者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有了很大改善。未来十年,他们对融入城市有哪些期待?一项针对10365名实名打工者的调查显示,60.2%的受访者期待未来十年成为新市民。在他们眼中,成为新市民的三大标准是:同工同酬,享受城市福利,有城市住房。[详细]

众说纷纭

打工者

一个基层打工者未来十年的梦想

我未来十年的梦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一个基层打工者都可以消费得起的品牌。(女,18岁,销售员,工作地上海)

农民工有什么文化生活?

我的文化生活主要是在这里成立的 “农民工夜校”中度过的。夜校坚持每周一小课,每月一大课,而且夜校有很大的图书室,可以上网。尤其是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可以通过通借通还,借书看书非常方便。

打工者
网友

老一代农民工主要是物质需求,外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挣票子、盖房子、娶妻子、生孩子”。新生代农民工更想“体验生活、实现梦想”。他们渴望人文关怀,对尊重、平等、社会承认有更多的期盼,对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发展机会和文化生活有更高的要求。

成为新市民:城市的面貌在变,农民工的梦想也在变

正在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有望覆盖农民工群体。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最终还要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寻找出路。要充分发挥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功能,为农民工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文化产品。

北大教授
企业家

企业对农民工负起责任

与新生代农民工接触最多的是企业,工资由企业拨付、成长由企业提供晋升渠道、权益由企业提供基础保障。所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企业应该承担起责任。

新生代打工者自身的勤奋努力很重要

新生代打工者想留在城市,需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职业道路才会更宽广。新生代打工者也要学习父辈的吃苦耐劳精神,不要盲目攀比,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才有可能留在城市,成为新市民。

网友

深度看点

只身打拼的年轻人需要更勤奋

相比本地青年的“现成有房”,以及生活方面能得到父母更多照顾和资助,外地来来打拼的年轻人的确生活成本要高出不少,人也要辛苦很多。但这其实也无可厚非,因为,本地青年是在分享受其父辈甚至是祖父辈艰辛打拼的成果。就像那些远赴海外谋生的人一样,第一代移民总是付出很多,然后他们的子女才能享受较为安逸的生活。相比之下,那些只身打拼的章维们要想站住脚,必须付出比本地青年更多的勤奋和努力,他们的生活也必定更为节俭。因为他们比别人更需要快速积累财富。

——多多 编辑

农民工带给城市心灵的感动

作为改革开放后崛起的“新社会阶层”,农民工带给我们的,不单是炫目的物质成就,还有无数心灵的感动。在北京“7·21”暴雨中,150名农民工用血肉之躯,救出182名被困群众,成为“平凡的真英雄”。破解世界建筑难题的赵正义,获得中国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农民工发明家”。从“傻根”变成明星的王宝强、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北大保安、从农民工成长为十八大代表的巨晓林……他们用行动积聚起社会的正能量,成为“中国的脊梁”。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的励志故事,为中国注入了信心和活力。

——唐宋 媒体评论员

“新市民”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如果说,前十年我们完成了新生代打工者“进城”的过程;那么,后十年就肩负着落实其“市民待遇”的责任。这种责任显然不是名字的转换,而是权利义务层面的对等。如何由给房给户口转变为全面关怀、由给钱给政策转变为身份与心理认同、由权力管理转变为公共服务,发挥“新市民”在未来城市化及城乡一体化中的“粘合作用”——这些,无不考验着城市政府的智慧与取向。好在65.3%的新生代打工者对自己未来十年的生活有信心。这份信心与热忱,便是催促城市让“新市民”生活更美好的澎湃动力。

——邓海建 媒体评论员

专家解读

郭星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增加社会交往,保持精神健康

通过研究发现,在新生代农民工影响因素方面,社会性交往中自发组织的群体性交往对缓解抑郁心态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互动形式上,面对面的交往是最好的交流习惯,使双方全身心的投入。网络沟通虽然便捷,却因匿名性和不确定性成为逃避现实交往的途径,反而导致抑郁的发生。新生代农民工要增加面对面的交流,增加社会交往,才能逐渐与城市融合。

毛建国媒体评论员

“成为新市民”需要多方努力

“成为新市民”,需要打工者自身努力,提升技能,真正从感情和心理上,把城市当成自己的家,为城市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需要城市付出更多的努力,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打工者的收入,进一步控制房价、稳定物价。每一种真诚的期待都是一种信任,每一种真诚的期待都是一种参与。顺应“成为新市民”的新期待,既给城市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大动力。

辜胜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精英群体”可率先实现市民化

城市想要留下新生代农民工,需要因城而异、因地制宜地推行渐进式的户籍制度改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可能完全放开,但可以考虑逐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农民工在一些领域与市民同权;中等城市则应积极地放开;小城市、县城等更是可以完全放开。要分类指导,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及老一代农民工的“精英群体”率先实现市民化。

调查话题:从“打工者”到“新市民”,反映了怎样的进步? 调查人数: 24536

新生代农民工较他们的父辈,发生了哪些变化?

  • 享受更好的社会福利,生活质量更高
  • 不为赚钱养家,对精神层次的需求更高
  • 更适应城市生活,乡土情结和家庭观念较淡
  • 敢想敢做,更有激情和行动力
  • 其他

你对新生代打工者有着怎样的期盼?

  • 培养进取心,铭记成功要靠打拼
  • 不断提高能力,以知识立足城市
  •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加社会交往
  • 其他

从“打工者”到“新市民”,反映了怎样的进步?

  • “新市民”正获得更多的自我认可和归属感
  • “新市民”是他人和社会给予更多接纳和尊重
  • “新市民”是社会保障和城市开放的象征

往期回顾

留言板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