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10月23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敬老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敬老、爱老已不仅仅局限于吃、穿,老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显现出来。对于老年人来说,年龄越大越需要亲情,而往往子女忙于工作,在陪伴老人上会有所疏忽。近日,有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孩子不像从前的孩子,从他们身上感觉不到温暖。”[详细]
爱父母其实很简单,我只想静静坐在父母身边听他们讲讲话,他们会很满足,我也会很高兴。他们也愿意听我们说说在生活、工作中都发生了什么事儿,然后我们可以听取父母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些许活力与新意。
两代人间沟通、交流的习惯是从小培养的。有的孩子在小的时候没得到足够的关爱,父母很少花时间跟孩子交流。当父母老去,孩子独立,两代人间很难再形成良好的交流。
父母对于子女最大的愿望不是要我们有多成功,挣多少钱,而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而作为子女的往往与父母的想法背道而驰。有朋友曾经说道:没挣着钱,过年都不好意思回家。或许,正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有这种想法,才让原本温暖的亲情一再降温。
希望孩子跟自己说说话,回家看看,父母简单的愿却难以实现
有人写下过“做最重要的事,为最重要的人做事”的职场箴言。我们的心思全都用在取悦领导,取悦顾客身上,想再回过头来弥补自己对父母的疏忽的时候,却只是印证了那句“子欲养而亲不待”,才发现我们真正应该“取悦”的父母,原来一直都在“取悦”自己,只是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罢了。
其实,不全是孩子们的错,孝的意识广泛存在。只是城市生活压力大,使子女在理想生活的边缘苦苦挣扎,客观缺乏或丧失日行一孝的能力。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独生子女一代需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更需要超越道德而赋予孝道新的含义和行为模式。独生子女一代在选择生活与理想道路的时候,不仅要想到自己,同时要把能否对父母尽孝一并考虑,而不是忽略了父母,然后再为自己尽孝尽忠难两全做一脸困惑状。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今天虽然不必拘泥于这样的古语,可是,父母在,我们要远游的时候,如果考虑好如何尽孝的问题,我们的城市和乡村,就不会有如此多无助的空巢老人,就不会有空巢老人去世多时却无人知晓的悲剧。
刚退休的那段时间我也是特别想孩子们。后来成为养老互助点的负责人,我感觉身上的责任有很多,想为别人做更多的事情。我们每天一起在家打扑克,天气好的时候,我们这些老太太就会带上吃的、喝的去公园转转。夏天摘樱桃,秋天吃葡萄。养老互助点的老人们每天都约着一起唱歌、跳舞、外出旅行,还热心参与公益活动,定期在小区楼下清理杂草。能为社会做点事比什么都强。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还能给社区做很多贡献,老人们可以创造和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企业直接给员工父母发放“孝工资”,既是很好的企业宣传,也是“收买人心”的举措。更大的意义在于,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实实在在为该企业员工在亲情和孝道上做了表率。父母、子女相隔异地,是中国老龄化社会必然经历的阵痛,要缓解和治愈这个痛楚也不仅仅是子女的责任。同样,于政府而言,不也正是一记很好的提醒吗?每个做子女的,以及受公民委托管理国家并收取税费的政府组织,对于这个社会的老人应当给予经济、精神方方面面的关爱。这不是义务,这是必须尽到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