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之前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已占全球总数的14%,位居世界第一。有九成的留学生出国依靠自费,留学“大众化”成为当今中国留学生的突出特点。与此同时,留学“低龄化”的趋势也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出国读本科,直接出国读中学的人数也大幅增长。[详细]
自费留学越多,越表明国内教育产业化空间巨大。放开教育,让民办资金和资源介入其中,是扩大中国教育并刺激消费的极好路径。
留学当然有好处,至少可以解决困扰中国人的英语难题(我学了二十几年的英语还不能交流)。但也不能迷信留学,美国有世界一流的常青藤大学,也有数量比常青藤多得多的“派对大学”(学生喜欢派对混日子混文凭)。不管上学的地方在哪里,能否事业有成关键靠自己!
我国留学生人数居世界第一,九成靠自费
美国高校“宽进严出”,绝不是上了大学就高枕无忧。以哈佛为例,四年下来,不能够按期毕业的学生多达40%左右。那些自控力和承受力都比较弱的中国留学生会很不适应,难免遇到这些挫折,甚至导致恶性循环,自我封闭,自暴自弃。
出国留学大潮反映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好,反映中国人喜欢扎堆赶潮流也好,都不能否定学习先进技术、增进文化交流和拓宽知识眼界这些积极面。但是,如果是没有目标的纯粹游学,则意义不大,基于攀比心理的出国留学更是毫无意义。
留学生很不容易:(1)年纪轻轻就离开父母 ;(2)语言障碍,可能无法与身边的人沟通,寂寞没有安全感 ;(3)因为家庭无法支付高昂的学费,需要一边上课一边打工,很累。所以送孩子去留学,要做好孩子会吃苦的心理准备。
近年来,好多高校通过扩招的办法来缓解升学压力,但许多名牌大学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扩招名额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许多经济条件宽裕的家庭,通过留学的途径,把孩子送出国外接受高等教育,实属在正常不过的选择。又何况,国内不仅升学压力大,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不尽人意。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来说,把孩子送出国外,不仅避免巨大的升学压力,也可以让孩子接受更为优质的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数量的持续增加,并不是新近出现的现象。但出国就读学生的年龄不断向下延伸和低龄留学生比例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传达了这部分学生群体(包括他们的家长、教师等)对现阶段国内教育的不信任和失望之情。特别是当我们基础教育中那部分最优秀的学生投奔国外名校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人才的流失(不管暂时或长久的流失),更有由此而带来的现行我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危机和改革压力。
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大多都有亲身体会,尽管有些留学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并且为了融入主流社会处处模仿本土人,不惜与中国文化和移民群体“割袍断袖”,有的还和非华人组成家庭。可到头来,他们骗不了自己的中国胃、中国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回归到中国文化的圈子里。从这点来看,中国每年送出的留学生,回归故土的当然是给中国的建设作贡献,留在海外的也成了中国文化传播的种子。从整体上看,肥水流了千江百川,最终还是肥了母国这块田。
孩子早出国,更容易掌握所在国的语言,融入当地社会,充分了解异国文化,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也能提前抢占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以后的升学中获取竞争优势。 [详细]
孩子过早出国,自立能力、心理素质还不健全,世界观、价值观尚未确立,在缺乏家长管教的环境下,有可能迷失方向,接受国外教育的同时遗忘本国文化根基。 [详细]
并非所有的学生都适宜出国留学,同时,不同家庭、不同学生,乃至不同专业,最适宜的留学年龄段都有可能是不同的。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意愿、学习能力、家庭经济条件等理性选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