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主持人 刚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今日关注》特别节目《国事2012》。
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专门的篇幅强调了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这样的内容,这几天,"创新"也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一个话题。与此同时,北京时间3月8日凌晨2点,苹果公司的新一代Ipad平板电脑发布了,苹果产品再次"夜袭""果粉",也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热议。将创新作为灵魂的苹果公司,他的产品几乎风靡全球,他的成功也难以复制,但是他创新的灵魂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个方向,如何让创新为中国增添更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今天我们关注创新这个话题。
演播室请来两位嘉宾,先为大家做一个介绍。还有一位是人大代表、江苏省工商联副会长朱国平先生。另外一位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振中教授。
在节目一开始,我们先来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在两会期间我们对于创新的话题都是哪些相关的关注。
(播放短片)
解说:北京时间3月8日凌晨2点,苹果公司新一代Ipad平板电脑在美国发布,引无数"果粉"关注热议。而除了对产品的关注,人们也在探讨"苹果热"现象背后关于"创新"的话题。因为,毫无疑问,正是"创新"赋予了"苹果"强劲发展的灵魂。而同样,创新的话题,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管理创新,在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也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专门的篇幅对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进行了阐述,报告里,"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等一系列内容,为2012年的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那么,面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的发展如何才能获得更加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又怎样才能让真正的"创新"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有代表认为,唯有"创新驱动",才能转型发展。而其中,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蕴藏着无穷的创新潜力。也有代表指出,"中国有强大的制造基础,各地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可运用技术创新,推动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来实现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主持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确实在经济成就令世界瞩目。在目前发展状况之下,尤其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当前谈创新它的意义在哪里?
王振中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当前最重要的意义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调整我们的产业结构,这个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从长远来讲,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市场的竞争力。
主持人:这种创新是我们当前发展的一个内部的动力,是一种需求。
王振中:这就是所谓内生增长理论。现在的增长已经不是过去简单地靠增加劳动力,所谓的增加资本积累,现在要靠知识进行创新。
主持人:在江苏的发展过程当中,江苏是以纺织业和制造业为主的省份。创新这个概念对于当今的江苏,包括对于当今的中国它的意义在哪里?
朱国平:是一个大的改变。作为一个企业,作为一个社会都必须要创新,只有创新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能提高利润,只有创新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
主持人:引用苹果公司的例子,我们对苹果公司并非盲目的崇拜。但是中国有一句话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苹果公司的这种创新的理念对于中国的企业都有哪些借鉴意义?
王振中:Ipad的推出所谓新Ipad,对于"果粉"来讲目前非常冷静。有的认为搞得很好,有的认为搞得不好,特别是它没有说Ipad3,这样一个品牌它认为损失了一百亿美元。乔布斯这个人给我们影响非常大。现在我们谈创新,实际上讲的是具有市场的发明。没有市场的这种所谓的小点的发明,这个很难讲是创新。
主持人:为什么会出现大家争抢购买苹果这种现象,它的这个创新正是因为它很好的跟市场做了结合,所以才有"果粉"去抢苹果这样现象?
王振中:是,它已经迎合了人们在这个特别是三网合一,三网融合这种新的平台上面的需求,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我们的一些制造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来如何把创新的理念引入到我们江苏的企业发展当中?
朱国平:特别是我们的创作制造业必须进行创新,如何来借这个创新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如何进行对我们资源,因为我们现在资源很枯竭,如果进行再生资源的创新,也是一个发展的方向。
主持人:在全国范围之内纺织行业可能都受到一定的冲击,包括国内和国外经济形势的一些影响,尤其对于纺织这个传统行业里面,做到创新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朱国平:纺织行业是传统商业,做这个创新很不容易。因为几十年、几百年历史,创新必须要有新的技术和新的人才。必须要适应市场来创新,如果盲目创新没市场也是空的,那么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创新什么,创新是根据市场走,市场是引领创新,同时来提高更好的效益。
主持人:我们发展市场经济虽然是摸着石头在过河,但是几十年来也是积累了一定经验,邓小平南巡讲话已经20年时间了。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时间过程当中,我们对于这个市场的概念积累了不少新的经验您觉得够不够?对于未来的创新当中,我们怎么继续去摸着石头?
王振中:对于我们国家来讲,特别讲到创新有两个指标必须要注意,一个问题非常主要就是RAD开发占GDP的比重,这个指标从我们的总理一直到总理的报告都非常重视这个指标。但是应该说近十年来我们还是有差距的。第十五年计划,我们要求RAD开发占GDP比重占多少,占1.5%,实际上完成是占的1.3%。
主持人:就是这个创新的投入要占GDP的比总。
王振中:十一五计划我们要求达到2%,实际上我们完成是1.75%。十二五规划我们要求达到2.2%,应该说达到2.2这个指标作出的它是根据什么,就是十五的时候我们增长0.4个百分点,十一五我们增长了0.45个百分点。因此我们十二五,我们根据十一五这种实际的进展,我们要求也提高0.45个百分点,要占到GDP2.2%,这个作为资金的投入,对于创新来讲非常关键。第二个非常重要,知识产权。
主持人:这是当今世界一个很大的问题。
王振中:这非常重要的。你要有市场这个产品必须要有知识产权,七年前我记得我们领导人讲过,理论界争论,我们到底是世界加工厂还是世界工厂?七年前我们领导人就讲过,看起来我们经济总量很大,实际上还有差距。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产品的知识产权不在我们手里,什么时候我们能说是世界工厂,大多数产品知识产权在我们手里的时候,我们那时候可以说我们是世界工厂。所以就要说你要谈创新,这两点和市场是紧密相连。
主持人: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对我们整个中国企业的发展有相当多的关注。尤其是提到关于一个小微企业发展。很多媒体都在报道,以前我们可能更多的提是中小企业这个概念,关于小微企业的发展,这两年也是得到了政府更多的关注,因为小微企业对于整个GDP的提升占有相当大的条件。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先来做一个背景的了解。
(播放短片)
解说:1976年4月,乔布斯与好友在自家车库内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如今,当年名副其实的"小微企业",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苹果产品风靡全球。苹果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用户体验出发进行产品研发。从"小微"到"成大事",苹果的生命力就在于通过不断创新始终站在行业前端。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引用苹果的故事,呼吁政府关心扶助创新型小微企业。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共7次提及小型微型企业,提到"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全国共计六千万以上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中国GDP的贡献率超过60%。在这些小微企业中,创新型企业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大多规模小,资金投入有限,因此创新是他们生存及发展的根本因素。这些企业遍布科技发展及社会服务等行业,有分析指出,这些潜力巨大的小微企业,如果有合适的土壤生长,从他们当中,一定也能长出中国的苹果。
主持人:近些年来我们江苏小微企业的成长我们是如何关注它的,如何培育小微企业的成长?
朱国平:江苏的小微企业比较多,都是成长型小微企业。江苏现在发展力度很强。全国创新看江苏,江苏创新看丹阳。我们丹阳连续四年在江苏拿到科技成果扶持资金是第一,我们一大批创新微小企业在不断的自主创新。
主持人:我们提供的扶持资金还是比较充足。
朱国平:特别是江苏2001年投入了一千个亿,同时2001年整个创业资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江苏整个创新的氛围相当好,特别是中小企业,中微企业、微小企业的创新力度更加强,爆发力生长很快。
主持人:从全国范围来看,小微企业的特点恐怕资金投入有限,规模较小。创新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可能是生命力当中一个重要的支持点,今后既然小微企业对于中国GDP贡献如此之高,如何从政策环境上给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生存的土壤呢?
王振中:首先进入行业的壁垒要降低。必须要补充一点,大家关注点都关注小微,强调国家的竞争力,谈到整个国家的创新,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经验。在五年前英国就有一个报告非常重要,全世界1400多家的公司投入的RAD的开发规模是5450亿美元,在5450亿美元里面实际上这1400家里面,占45%的只有50家企业。整个全球的创新活动中,它的主力军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偏风。现在全世界真正的创新,真是在大企业里面。尤其医药行业,医药行业基本上在4、5家大跨国公司里面,现在讲的特别,特别是行业的创新,讲的是创新联盟。靠一个企业去创新,它的资金等等智力可能都不够,一定要搞成一个创新的联盟。
主持人:小微企业是不是也可以做这种联盟?
王振中:当然可以搞。但是我觉得对小微企业来讲,创投的投资是非常重要的,就是风投。
主持人:江苏地区在做小微企业的扶持当中有没有考虑到给小微企业也做一个所谓的这种资金或者是智力投资的联盟?
朱国平:江苏有一个创新型资金,还有创新型这个人才,已经举行了海归派、海鸥派来促使帮助中小企业提升,微小企业提升我们的创新,我们江苏做得很好,特别对资金扶持和风险基金,对微小企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科技创新以及社会事业创新这方面的问题,在两会期间我们的代表和委员也是相当的关注。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我们代表委员对于创新这个概念都有那些评说?
(播放短片)
解说:记者 董宝磊:今天的记者观察,我们从一个数字说起。2.2%,这代表着"十二五"期间,中国研究试验的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2.2%,那么,这个比重说明什么?
高德康 全国人大代表:这个比重意味着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新方面的投入,我认为政府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王凤英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我们要造更好的技术,更好的创新技术的产品和更加高品质的、高性能的产品来出口向欧盟这样的北美高端的市场。
解说:中国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来,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国家投入连续6年、每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长。全国政协委员叶培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要依靠科技创新,强国富民,尤其是在航天科技领域更是如此。
叶培建 全国政协委员:正如大家所知道,航天是一个高科技,高科技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我们才能有自主知识产权东西掌握在手里。
解说:2011年"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相继发射并成功对接,今年"神舟九号"也将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发射,尤其今年神九将搭载3名航天员飞天,更是备受各界瞩目。
叶培建:大家知道,6月份-8月份要发射"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进行交汇对接。进一步验证交汇对接技术,尤其是由航天员参与的手动的交汇对接技术,并且进一步验证我们宇航员的再生环境系统。
解说:另外,"嫦娥三号"也将于2013年在月球"软着陆",中国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领域的每一步进展,都彰显着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的精神。
叶培建:我们的无论探月分层三步走,绕、落、回。落就是二期工程,落的核心是看"嫦娥三号",关键是"嫦娥三号"能不能安全的落下去,月球车能不能够释放下来,走起来。我们通过"嫦娥一号"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这些就是我们的当家本领。
主持人:无论是小微企业的发展,还是涉及到国民经济一些命脉的企业,包括这些国防、科技、工业这些企业,其实创新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创新的投入占到GDD比重"十二五"期间要提高的2.2%。当然了这个数字应该是越多越好,意味着我们对这方面的投入很大。从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可以看到有几个问题,我们要不要把更多的钱投入这个领域,因为像苹果这样的产品,我们可以做代加工。一个代加工我们可以赚5美元,现在考虑到眼前的利益我们先把5美元赚来,还是我们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我们去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这是不是一个矛盾?
王阵中:整个产品里面大家都非常关注价值链,处于价值链的哪一端,是低端还是高端。当然可以做代工,你可以加工,可以做KD,可以做CKD、SKD,就是配件组装,但是挣钱很少。挣钱最关键的问题在什么地方,这样的组装方式是不需要发挥更多的智力,我们讲知识产权对你智力成果的保护,智力成果的专有权利。这样长期的生产方式,我觉得对于整个一个民族的创新力,是有抑制作用。我们必须要发挥自己的作用,不能够局限这几种方式。来件加工、外包、代工,这个长久下去不行的。
主持人:江苏在鼓励创新方面的投入占GDP比重好像也是2.2%,正好一个巧合。说明我们这方面的投入也是有自己的考虑,未来这个数字会不会提高?
朱国平:每年在不断的提高,江苏在这个创新投入施展的力度更要加强。
主持人:我们现在要不要考虑把钱先投入到这里,这个观念的转变如何告诉我们的一些企业,包括我们政府自身,如何来给创新这个方向去做更多的投资?
朱国平:
不仅是钱的问题,更多是重要是观念的问题。以前搞代加工,很简单,反正少赚点钱少赚点钱。但是没有竞争力,时间长了企业就不行了,就必须创新。
主持人:您提到竞争力,在谈江苏整个中国的竞争力。我们怎么来看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国际竞争力?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谈这个问题,您觉得今后中国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能还会有朝前迈进的可能的时候,这个阶段我们如何来看待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的内涵?
王振中:非常重要,就是我们的大多数产品必须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样我们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真正的具有竞争力。
主持人:又强调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从创新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国家政府在提科技创新,其实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做观念的长信。如果我们观念不去改变的话,很多创新的恐怕也是纸上谈兵。期待着整个中国未来的发展当中不仅像江苏,全国的其他地方也延续创新这个概念,让中国在未来经济的征途上用创新来鼓舞中国经济新的一个增长点。
今天非常感谢二位嘉宾来到演播室跟我们谈创新这个话题,谢谢二位。
好,各位观众,今天的两会特别节目,《国是2012》就到这里结束,感谢您的收看,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