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中国视频 >

[今日关注]国是2012:破解发展难题 小企业如何大作为?(20120307)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7日 22:1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260b545b1fbb441d8c75b56d375d3394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中国网络电视台(今日关注)消息:

  主持人(王世林):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今日关注》两会特别节目《国是2012》。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提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那么就这些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务中有哪些亮点?代表委员们都在关注哪些方面?总理报告提出,要落实并完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小型微型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处于何种地位?目前遭遇什么瓶颈?国家应该如何扶持小型、微型以及中型企业的发展?如何让“小作坊”真正有“大作为”?相关话题,今天演播室有两位嘉宾为我们做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一位是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先生,您好;还有一位是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副市长、吴江市委书记徐明先生,您好,欢迎二位到演播室来参与这个话题。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在报告中有什么样的解读,通过短片来了解一下。

  主持人: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话题,可以说温总理在报告提了好几年,好几次都提到过这个话题。朱总,您注意到今年温总理在谈这个话题的时候有什么新的提法?

  朱宏任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正如您刚才讲的一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经济发展的主线,在经济发展的主线这样一个提法中,今年总理第一次提到关键是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主持人:对,他在前面加了一个关键这个词儿。

  朱宏任:同时,总理又讲到,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又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一个关键,一个最紧迫,充分地反映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主持人:为什么在今年特别提到关键和最紧迫?

  朱宏任:实际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这说明我们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实际已经是一个不可延续的发展方式,面对现在国际经济形势的严峻局面,中国的经济如何保持又好又快地发展,这个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实际上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是我们唯一可行的选择。

  主持人:徐书记,作为吴江来讲可以说是一个地方的发展,刚才听到了朱总是从全国的角度来谈,那么从吴江市您觉得怎么样来理解最关键、最紧迫这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话题?

  徐明 全国人大代表 吴江市委书记:因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走到今天,土地资源非常紧张,劳动力成本在上升,各种资源的价格在上升。所以走到今天不转变经济方式是不行的,所以再加上现在国际形势比较复杂,在这个情况下,在出口的上面现在也碰到了一些困难,贸易壁垒,外部的需求,所以到现在是非常紧迫的一个任务,所以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而且对我们吴江来说,其实我们尝到甜头的。

  主持人:你们已经在紧紧地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把它已经作为关键了。

  徐明:对,因为经济危机的时候,当时世界金融危机的时候。

  主持人:2008年。

  徐明:一些企业抓住了机遇,提出了它的技术水准,抓了专利和创新,引进了先进的设备,到去年11月份,其实已经很多企业碰到问题了,但是这些企业它没有问题,到今年上半年它仍然订单充足,而一些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也没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东西,那么到现在它仍然处于非常困难的时候。

  所以我说不光是关键,而且十分紧迫,如果抓住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一个关键,那么对企业来说,还是大有前途的。

  主持人:对,温总理在报告中除了谈到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最紧迫的任务之外,也提到2012年GDP的发展目标稍微降一点,降到7.5%。

  这可以说9年以来第一次降到这么低。有人也讲,之所以要把GDP稍微往下调一调,就是要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留出一定的空间,您怎么理解这个观点?

  朱宏任:我同意这种说法,这几天总理报告发表了以后,实际在各种媒体包括国外的舆论都在纷纷地解读GDP7.5%的含义。实际我们确定了GDP7.5%的目标,它是一个导向型的目标。

  这样的目标,我觉得我们在体会它的时候,至少有着三方面的意义,第一方面GDP增长7.5%,是一个不低的目标,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公布的一项预测,在2011年,世界经济预测增长3.8%,美国增长1.8%,欧元区增长1.6%。

  到2012年,这个增长还是增长比较乏力,因此7.5%的目标实际是个不低的目标。

  第二个方面,对于我们现在经济发展的情况来说,提出适度的降低一点这个目标,实际它是要求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加快结构调整方面。

  第三个方面的意义,我想从我们当前碰到的问题,我们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经济确实存在着下行的风险。从去年四个季度,GDP增长的数字来看,分别是从一季度到四季度分别是9.7%、9.5%、9.1%到8.9%,这样一个下降的幅度。

  面对这样一个速度,中央提出来稳中求进,我们要确保经济平稳地增长。我想举一个例子,就像我们骑自行车,如果马路平坦,我们可以骑得快一点,如果马路崎岖,或者我们碰到了崎岖不平的路,我们的速度不能太快,太快风险太大,也不能太慢,慢我们要摔倒了,我们要保持合适的速度,我们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准备我们实体经济的增长,保持我们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稳中求进。

  主持人:徐书记,您觉得转变经济方式和GDP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果比如我们现在大规模地进行紧迫的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GDP有没有影响,是正影响还是负影响?

  徐明:我非常同意刚才朱总的意见,我觉得这次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考虑了国际现在复杂的形势和国内一些具体存在的经济发展的矛盾。所以我觉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在必须走的路,道路曲直了,咱们的速度稍微放慢一点。

  但是并不是说就自然而然地放慢,这是在好的前提下能快则快,所以我认为GDP是一种标准,但是不完全是标志,要看GDP的质量,我们要是好的GDP,我们要是在保护生态能够可持续发展的GDP,这是最主要的。所以我觉得这次总理的工作报告讲得非常好,这是一个指导方向,但是最后实现下来我们要比那个高,只要我们大家努力,我们有一个好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叫“又好又快”。

  主持人:这是我们首先聊到的总理报告中谈到的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话题。有关这个话题,我们的上会记者也在会场采访了一些相关的代表和委员,来听一听他们的看法。

  主持人:不管是在总理的报告中,还是代表委员这次采访中,大家都谈到对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等等这些词,的确在整个报告里面非常的抢眼。

  到底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请朱总给我们解释一下,在中国经济发展大的盘子里面,小微企业现在是什么样的环境,对中国经济来说,小微企业有多大的作用?

  朱宏任: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中小企业起着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小微企业是中小企业中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去年在国务院的推动下,国家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重新制定了中小企业的划行标准,这个标准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进行了微型企业的划分。

  微型企业在制造业、工业领域,是以企业20人以下,或者年销售收入是在300万元以下,在其他的领域里头还有不同的标准。

  这样一个企业的划分,实际上它是对我们原来的中小企业进行了一个新的划分,把我们可以细分,使我们支持的重点可以更多地集中在更需要支持的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

  主持人:微型企业全国太多了,就是类似于您讲的这种规模的企业。

  朱宏任:这个企业大的方向,我们来说一些,在2011年,我们工商登记注册的小型、微型企业大约是在900多万户左右,要算上与微型企业同等对待的个体工商户,那就还有3000万户,这两个部分加起来近4000万户。

  主持人:它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贡献呢?我指的是中小企业。

  朱宏任:中小企业有这么一个描述,我们用“5、6、7、8、9”来说。

  “5”就是中小企业上缴的税收占到全部财政税收的50%左右;中小企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占到GDP的60%左右;中小企业作为创新的主力军,它们提供的创新产品和他们申报的专利在70%左右;中小企业提供了城镇就业的80%以上;中小企业它的数量占到我们企业数量的90%以上。这些数字都说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就是支持我们的就业,就是支持我们经济发展,就是支持我们的科技创新,就是支持我们的社会和谐。

  主持人:所以它关乎中国经济的未来。

  朱宏任:是。

  主持人:那么徐书记,在吴江来讲,是不是您有更深的体会,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实体经济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

  徐明:对吴江来说,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

  主持人:您那儿有大企业吗?

  徐明:它所谓的大企业,对国家的评级也是中型企业,我们认为是大企业,国家认为是中型企业。但是他们现在碰到的困难主要有三种,首先第一个,劳动成本的提高。

  主持人:因为工资又高了。

  徐明:比较高了,本来做一个纺织工2000块,2500,现在没有3000、4000招不到。

  主持人:所以就需要转移。

  徐明: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融资成本高,我记得我两年前,我提过一个人大的建议案,国家银监会非常重视,马上就派同事跟我联系,我觉得这两年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还是有进步的,对商业银行规定,多少要给中小企业融资的比例。但是新的问题叫融资贵,一些复杂的条件使得他们融资的成本大大提高了。

  主持人:就是我可以贷给你款,但是有很多附加条件。

  徐明:能贷给你100万,你50万还要存进来。

  主持人:融资贵的问题又出现了。

  徐明:对,还有什么保证金、保险等等,这是第二个问题。第三个就是市场的不稳定,特别是外需市场的下降,所以对中小企业来说现在碰到的问题还是很大,关键是它的空间又受到了挤压。

  所以我这次带来了四个建议,都是对实体经济支持的,我建议国家要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给予大力的支持,因为这是我们国家的根本的命脉,就业的大多数人都在这些企业里边,而且对中国经济近期来说,实体经济这是从欧债危机就看出来,实体经济是稳定的基础。

  主持人:是。

  徐明:所以我极力地呼吁,我这次带了四个建议,要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特别中小企业的发展。

  主持人:这个也在报告中有所体现,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发展,你刚才也讲到了一些困难,国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且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再来通过短片了解相关的情况。

  主持人:朱总,刚才我们前面谈到2012年,国际国内的经济方面的环境和形势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强调实体经济包括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刚才苗圩部长也讲到了,今年工信部要把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中小企业服务年。

  有什么机遇和它们的这个挑战,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讲,今年怎么样来做,怎么样来寻找自己的这个前景?

  朱宏任: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我想从宏观层面上简要地讲一讲,作为中小企业碰到的困难,应该说与大企业相比,他们碰到的困难会更突出,在国际金融环境没有根本的改善,国际需求在下降的情况下,我们一部分以出口的小型、微型企业,它们碰到的困难会更大、更多一些。

  另外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也碰到了转型升级方面带来的挑战。在这个方面,实际上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个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去年10月份,国务院专门召开了研究小型、微型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并且做出了相关的决定,其中,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制定了六项方针政策,对于减轻中小企业税负负担方面制定了三项政策。

  今年春节过后,2月1日,国务院开的第一次常务会议,又以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主题,研究了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各项方针政策。

  这些政策大的方面体现在四点,第一个方面是关于相关的财政税收的政策,给予中小企业予以进一步的支持。像从2003年,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法实施以来,提出来的中小企业基金,在这次会议上就明确提出给予支持。

  另外还有关于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以及关于给中小企业增加更多的公共服务等方面。

  主持人:的确,国家有很多这方面的很多政策,接下来,吴江的发展中,刚才徐书记特别强调,就是说我们现在,可以说吴江也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期。

  现在吴江是处于发达地区,吴江也有很多的全国第一,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怎么样让实体经济、让中小企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你刚才提了很多的建议,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了很多建议。

  那么作为地方的领导来讲,怎么样来实施,简要地讲一讲。

  徐明:我想首先是我的信心,这次总理的报告中间,第一次提到了实体经济这个词,所以我想党中央国务院对实体经济这么重视,肯定中央会有一系列的政策来落实,这是第一个。

  结合我们本身对实体经济有一套自己的办法,比如说我们对它们引进的人才,我们有一系列的措施,我们对专利有专利的支持。

  我们吴江连续五年在全国县域经济,专利的申请量和受益量都是第一,所以我们通过人才和专利帮助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我们今后要的不是靠劳动力的,是靠智慧的经济,我们要靠创造,把制造变为创造。

  主持人:创新。

  徐明:创新。

  主持人:好,感谢两位到演播室参与我们这个话题,谢谢。好,观众朋友们,今天的《国是2012特别节目》到这里结束,感谢您的收看,再会!

 

 

责任编辑:刘岩

热词:

  • 央视网
  • 视频
  • 点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