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中国视频 >

[视频]十年·新起点 岩松俄罗斯观察:圣彼得堡经济论坛刚刚闭幕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9日 02:5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d7bccd50840e43a09d34fac45e67df69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 岩松俄罗斯观察

    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闭幕

    主持人 张羽:被称作是俄罗斯达沃斯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已经闭幕,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的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演讲。那么本次论坛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连线此刻正在圣彼得堡的我台记者白岩松,岩松你好。

    白岩松:张羽好,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张羽:首次给我们介绍一下,本次论坛闭幕的情况以及当地媒体对本次论坛的评价?

    白岩松:其实回头去看这个园区的话,恐怕也能够感受的到,跟昨天比的时候这块非常热闹,到处都是记者,现在都已经可能忙完自己的工作,像底下的酒吧里已经没人了。

    在最后结束的时候,梅德韦杰夫总统是用天气做了一个比喻,他说昨天圣彼得堡阳光灿烂,但是今天就开始有雨,就如同我们生活一样总会有阳光,也会有一些小的挫折,但是阳光会再次出现。就在他说完最后这几句话之前,前面的几句话里头特别感谢了来自中国的国家主席胡锦涛,昨天在开幕式发表了,用他的话叫精彩的讲话,向大家介绍了中国这样的一个发展。其实透过今天俄罗斯的媒体更多的能够感觉到,他当然还是要首先关心昨天梅德韦杰夫总统的讲话,尤其俄罗斯的媒体认为昨天的讲话太重要了,你看今天报纸的标题是什么呢?《俄罗斯在等待新的重建吗?》,因为梅德韦杰夫说俄罗斯已经结束了逐步稳定的这样一个过程,将开始快速地发展,并且进入到国家现代化的追求。俄罗斯媒体认为说,俄罗斯因此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上。就在刚才的闭幕式上,梅德韦杰夫总统还特别谈到了中国的速度,他说希望接下来俄罗斯也能赶上中国的速度。

    主持人 张羽:俄罗斯媒体怎么评价胡锦涛主席此次对俄罗斯进行的国事访问呢?

    白岩松:我们先不用说具体的评论,我们一起来看一张照片,就同样是刚才的那张报纸,看,反正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很少能够见到在一张报纸上会有这么大的照片,而这么大的一个照片就是梅德韦杰夫总统和胡锦涛主席的握手,然后后面这位是圣彼得堡的女市长。其实我想俄罗斯媒体在关注的时候,刚才去打开很多网页,然后找翻译帮我们看的时候,对经贸合作、能源合作也是格外关注。可能也正是这样一种关注,我们也注意到了在这次论坛的展台上也有来自中石化和俄罗斯石油之间的合作,我们不妨先看一下。

    ● 优势互补 企业看好能源合作

    这些年来,中俄经贸交流规模不断加强。本次论坛专门设立了一个大的展厅,在这里布展企业和机构来自世界各地,俄罗斯的一些大型企业都在展会上设立自己的展台。在展厅的正中央是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展台。这家俄罗斯的国有能源企业一直和中国的能源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和中国石化集团共同投资开发了两个大型的石油项目。

    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俄罗斯-中亚大区总经理 梁延基:中石化和俄石油有着良好的合作历史,第一个项目是中国在俄罗斯第一个能源合作项目,目前这个油田在采石油630多万吨,中国石化占49%的比例。第二个项目就是中俄合作的第一个勘探项目,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这个项目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天然气探明储量将近,300万亿立方英尺,下一步两家正在研究新的部署,争取获得更多的储量。

    本次论坛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开发也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关注的重点,从2005年开始中石化就和俄石油合作,双方友好诚信、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俄罗斯-中亚大区总经理梁延基: 双方的互补主要体现在,俄罗斯有资源的优势,中国有技术和资金的优势,那么中国的这种技术和资金优势,也是俄罗斯所需要的,而俄罗斯的这个资源的优势呢,也是我们中国所需要的,无论是勘探还是开发,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无论是管理还是技术服务,我们都愿意和俄罗斯各能源企业,展开全方位各领域的合作。

    ● 岩松俄罗斯观察

    天然气协议为什么没签成?

    主持人 张羽:确实应该说能源合作是中俄经济合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岩松说实话,这次略微让人有一点点失望和意外的是,外界一直期待很高的天然气合作协议没有签订,为什么呢?当地是什么反应呢?

    白岩松:我想首先可能也来自于不光包括我们在内,包括全世界很多媒体在关注这个协议签不签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误解,这个误解就在于哪儿呢?好像一定要签,其实不一定,是,如果双方针对价格问题谈得比较拢的话,在胡锦涛主席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最后签下这个协议锦上添花,但是谈判就是这样,如果这次没谈成,那么这时候没签也没有关系,继续向后延。我在这儿给大家提供一个细节,那天我到了胡锦涛主席的饭店,正好当时他要去见普京总理,在李辉大使的陪同下他准点按照原定的计划时间走出了饭店上车去了。但是晚些时候我又听到前方告诉我一个信息,跟普京总理的谈话推迟了,好了我就去研究,他准时离开饭店,但是谈话和见面,后来具体的会谈却推迟了,中间在干什么呢?中间就是胡锦涛主席在普京总理的陪同下去参观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总控台,那显然是这个时间比预定的时间向后延续了,这样一个延续也体现出双方领导人对天然气的合作,包括背后有天然气这样一种谈判可能给予了更大的一种兴趣。

    好了,回到天然气的谈判本身主要体现在价格方面,俄罗斯的媒体,今天我也特别注意到,他说俄罗斯和中国针对这个价格谈判上有多大的差异呢?每立方千米要差出一百美金来,俄罗斯希望能用卖给欧洲的价格卖给中国,但是中国恐怕不会接受,俄罗斯媒体认为即便像普京这样的谈判高手恐怕也无法说服中国的同伴能够接受欧洲这样一个价格。

    第二个,我自己的分析,之所以这样一个在双方强大的政治意愿的情况下,这个协议这次也没签成,恐怕很重要的因为是实在因为合作的数额太大了,如果数额比较小的话,在这么大的政治意愿下,损失一点也就签了吧,毕竟锦上添花,但是因为数额太大了,双方当然要格外的谨慎,而且据我所知,即便在昨天甚至在今天,关于这个天然气价格的谈判还继续在进行,但是俄罗斯媒体也是这样认为,包括我相信我们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看法,一定会谈成的,因为对双方来说都非常的需要。张羽。

    主持人 张羽: 岩松,这次胡主席访俄双方明确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在2015年中俄双边贸易要达到一千亿美元,2020年要达到两千亿美元。我知道实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中国对俄贸易有一个结症,那就是“灰色清关”的问题,这样我们首先通过一个短片向观众朋友介绍一下“灰色清关”的情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岩

热词:

  • 俄罗斯
  • 圣彼得堡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