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邓飞,《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十多年来写下一百多篇调查报道,涉及福利院、水库移民、死刑犯器官、官员贪腐等各领域。从2011年初掀起“微博打拐”热潮,到“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他正努力“把建设性监督变为建设性建设的力量”。
“如果不是微博,我依旧是每年贡献出几篇有影响力的调查报道的记者。在我通过微博打拐时,那个我们找了3年的孩子居然通过微博找到了!至于"免费午餐",只是因为听了一个支教老师的诉苦孩子们没有午餐,在喝凉水。”回忆起自己的转型,邓飞认为,是微博改变了自己。[详细]
免费午餐项目证明,政府与民间可以在慈善项目上实现良性互动。在慈善公益事业遭遇寒冬的2011年,邓飞创造了一个奇迹。“中国不缺少写字的人,缺少行动者。”他说未来会继续关注中国乡村儿童的诸多困境:安全校车、未成年人大病医保等。[详细]
“免费午餐”公益项目在中国慈善公益行业产生的鲶鱼效应已经远远超过了项目本身的价值。2011年10月26日,温家宝总理宣布将给约2600万义务教育在校生提供营养补助,由中央财政负担。能够让政府参与到免费午餐中来,是邓飞的努力方向,他做到了。邓飞说:“当免费午餐惠及全国的时候,作为媒体人,应回归舆论监督本位。”[详细]
2011年7月19日,中央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启动民族县、贫困县农村免费午餐试点工作,并将宁夏确定为首批试点省区;三个月后,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财政每年将支出160亿元,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国务委员刘延东像邓飞等人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致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