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来到了,你打算给自己的孩子花多少钱?《东亚经贸新闻报》和吉和网联合推出的“六一”儿童节长春家庭消费调查结果显示,调查中有71%的长春家庭选择给孩子消费300元以下,而学习用品成了家长最不爱送的礼物。
300元以下是消费主流
本次问卷,对长春市拥有14岁(含)以下孩子的家庭进行了调查,同时包含了不同收入的家庭群体。
其中,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父母占到调查人数的23%,月收入在3000元-6000元的父母占到了调查人数的46%,另外6000元到10000元的家庭占到了18%,10000元以上的家庭占13%。所以可以看出,此次调查的受众多数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6000元之间。
在“打算为孩子消费多少钱”的选项里,调查结果显示,有57%的家长打算为孩子消费100元-300元,另有14%的家长计划给孩子消费100元以下。这表示,有71%的家庭计划给孩子的儿童节消费在300元以下。
“儿童节打算领儿子去吃点好吃的,逛逛公园,预算在300元钱差不多够了吧。”长春市民李女士有一定的代表性。
“学习用品”成最不爱送礼物
不过,令人比较意外的是,这次调查的结果里显示,在“计划为孩子送什么礼物”一项里,包括书籍在内的学习用品成了家长最不喜欢送的礼物,仅占投票总数的10%。其中,衣服和玩具是家长比较喜欢送的礼物,占比分别达到了28%和22%,电子产品紧随其后,占比达到14%。
这是否意味着长春的家庭在送孩子六一儿童节礼物时,存在重物质而轻精神误区呢?
吉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陈晓冬指出,家长的这种做法符合了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陈晓冬指出,其实在3-1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上的需求比较简单,玩乐是孩子心理最需要的,而不应该过多的进行道理的教育和知识的灌输。
这个调查结果说明长春的家长还是比较能够顺应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符合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的。
陪伴教育“金不换”
另外,在消费金额的选项中,有13%家长选择了“只要孩子喜欢,多少钱都可以”,而这个比例甚至排在第三位,表明长春的家庭对孩子“溺爱”的大有人在。
“一年就这一个儿童节,还是希望孩子的愿望得到满足。”长春市民赵女士说。
就此,陈晓冬指出,溺爱是典型的家庭教育误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消费习惯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家长可以利用节日消费,将礼物作为一种激励方式,应用它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这样就有使礼物发挥了好的作用。”不过,她也指出,其实对于小学六年级以前的孩子来说,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还是家长的陪伴教育,这是“千金难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