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期文稿】
本周视点:空气的“指标”
白岩松:这一周在北京几乎没怎么见过太阳,大雾、中雾、小雾一直是罩着北京,周日的那天早上我开车去机场,伸手倒是真能看见五指,可是往前看也就看到二三十米,雾像云一样在路上飘,车开得慢极了,可我还是提心吊胆,最后倒是赶上了飞机,可是上了飞机之后,原地不动,在飞机里又呆了五个小时,人都快疯了。没办法,雾大而且没风它不散,其实仅仅是雾倒也罢了,现在这雾并不干净,有的时候有味,嗓子你会觉得开始难受,莫非北京该背上雾都这个头衔了吗?在雾中,人们开始格外的关注起雾来。这一关注问题就出现了,相关的指数都是云里雾里,心中的困惑也是在增多,今天的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就关注这云里雾里的雾。
短片一:
最近一段时间,雾似乎成了我国很多城市的天气共有特点。在上海,游客们站在外滩看着黄浦江对岸的建筑仿佛都被薄纱笼罩着,东方明珠等高楼的上半部完全躲在云雾中。
游客:建筑上全是雾 看不到顶
游客:有点像雾城 像山里的山峰有云雾在 隐隐约约
在佳木斯市,十一月一日则出现了能见度均小于三十米的历史罕见大雾天气,佳木斯市气象局发出了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市民:雾特别大,能见度特别低,连我们这个呼吸都感觉到跟往常不一样,有点不舒服。
在北京,仅十月三十日一天,北京市气象台就连续发了三个大雾黄色预警信号,最小能见度不足三十米,六条高速封闭,首都机场1400余架次航班受到影响。
由于大雾搅局,高速路发生多起多车追尾事故,营救队员表示,由于雾大能见度低,发生事故后往往出现接连追尾。在京港澳高速公路邢台段,一辆车就因为大雾没有看见前方车辆已经停了,刹车不及撞了上去。结果,后面的车也因为刹车不及接着把他撞了。
事故司机:后边就不知道怎么上来了 就和放鞭炮似的 噼噼啪啪 就不知道咋回事了
司机:我已经等了好长时间,准备11点要交货,到现在我也走不了
司机:早晨一点多钟就到这儿了,由于天气原因在这待了六七个小时
持续大面积的大雾,不仅对交通,人们的出行产生了影响,就连大棚里的蔬菜生长也受到了影响,因为有足够的光照和热量,部分大棚蔬菜出现了产量下降。秋冬季节出现雾天原本并不算什么新闻,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雾却成了我们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中央气象台副台长 魏丽:那跟去年相比呢,今年的这个雾发生的范围,总体就是比较强的范围,影响范围特别广。第二它的持续日子比较多 另外影响也比较大
雾天怎么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大概是很多人的一种感觉。然而,有专家解释说,其实雾天并没有增加,增加的是霾天。霾增多“冒名顶替”,让人产生了多雾的“错觉”。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副主任 李健军:比如说相对湿度是一个指标,超过80%的时候,或者超过90%的时候,它经常把它说成是雾,或者是低于80%的时候就叫它霾,那么在80%到90%相对之间叫它轻雾,或者是雾和霾的混合体。
清华大学环境与工程研究院 院长 郝吉明:从气象的角度,可能叫雾,我们从污染的角度,如果形成了我们就经常说霾,其实质就是大气当中颗粒物的浓度高了。
秋天原本是北京最好的季节,然而进入十月份以来三度陷入华北最浓雾区,雾天数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雾天数的总和。最近几天虽然大雾预警已经解除,但雾气依然没有消散。根据北京市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大雾”还有可能卷土重来。今年,北京给自己设定的蓝天数目标是274天,现在还差41天没有完成。
如果这样的雾霾天气持续的话,这个目标将很难完成。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 北京的这个大气环境质量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颗粒物超标,颗粒物污染,是我们的主要矛盾, 秋天有雾是很正常的事,但是由于你这个污染,雾的就加重,雾的时间就会延长,给大家的感觉生活带来了不便,我觉得这是就是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