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今年一季度,内蒙古金融业呈现出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据自治区金融办的分析资料显示,全区金融运行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各项存款保持平稳增长,各项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大关。截至3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2789.7亿元,同比增长16.2%,增速全国排名第八位,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其中个人存款同比增136.1亿元,反映了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的良好势头;财政存款同比增63.9亿元,显示出我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今年以来,全区信贷投放呈逐月递增态势。到3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10380.8亿元,同比增长22.2%,增速全国排名第六位,高于全国6.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农牧业、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资金支持力度加大。今年以来,自治区金融办与自治区发改委积极对接,对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了有效协调。到3月末,全区固定资产贷款余额4026.4亿元,同比增长9.9%,比年初增加117.1亿元。同时,各家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农三牧”的金融支持力度。到3月末,全区涉农贷款余额3433.8亿元,同比增长21.9%,较年初增加281.7亿元,增量占各项贷款增量的44.1%,有力地支持了全区春耕备耕生产。此外,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力度也大大增强。到3月末,全区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113.3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59.5%,比年初增加226.9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增加额的68.2%。
直接融资取得新突破。今年以来,全区直接融资实现快速发展。截至3月末,全区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128.6亿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三番多。此外,目前金河生物首发上市已经通过证监会审核,近期即将挂牌上市,拟融资2亿元;亿利能源16亿元公司债发行计划已通过证监会审核;伊泰增发H股已获国务院和证监会批准,等待香港联交所审核,预计融资将超过100亿元。
银行业经营效益持续增加,保险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到3月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17015.7亿元,同比增长23.4%;实现利润87.2亿元,同比增长45.7%。今年前三个月,全区引进了英大泰和、泰山产险、百年人寿3家保险公司,全区保险公司达到35家。到3月末,自治区保险业总资产达444.1亿元,较年初增长6.7%;全区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4.5亿元,同比增加4.4亿元,同比增长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保险公司赔付支出1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1亿元,同比增长31.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1.5个百分点。(记者王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