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从未有过清盘案例的公募基金实际上也有清盘线。据统计,截至一季度末,共有15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资产规模低于6000万元,由于接近清盘线,资产规模再下行时公司往往想办法“托底”,而上行又难有投资者“买账”,因而其资产规模大体维持在五六千万不动,被业内形象地称为“僵尸基金”。
这“15只僵尸”包括:信诚全球商品主题(QDII)、申万菱信盛利强化配置混合、长盛环球行业股票(QDII)、景顺长城大中华股票(QDII)、天治趋势混合等。而在所有基金中,比如国联安红利股票,该基金资产规模在去年一季度跌破1亿元后,二季度末和四季度末就都跌到了5000万元以下,不过,由于其产品规模都在随后的季度中回到了清盘线上,从而躲过了“连续60个交易日”的清盘规则。
还有更惊险的。今年一季度末,天弘永定价值成长股票基金的资产规模仅剩5066万元,而2月初时,公司“自掏腰包”为这只奄奄一息的基金增加了480万元的资产净值。“基金公司的面子很重要,出于维持品牌形象的考虑,谁都不愿意成为第一个被清盘的公司。”一般而言,当清盘危险来临时,基金公司会采用寻找机构资金帮忙、持续营销以及动用自有资金自购等方式维持规模。(天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