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综合外媒4月15日报道,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六国与伊朗关于伊核问题的会谈14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结束。会谈并没有宣布具体成果,但伊朗和西方国家都对此次会谈的积极性表示了认可,会谈各方商定将于下月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行新一轮谈判。
“会谈富有建设性”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会谈是“有益和富有建设性的”。她说:“我们现在打算开始长期对话。”
美国白宫对伊朗的“积极态度”给予了赞赏。美国的一位高级官员当天称:“今天会谈的气氛是积极的和良好的,希望伊朗能采取某些具体行动。”
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同一天也向媒体透露,会谈各方看到了进展;虽然各方有分歧,但已取得的共识是重要的。
5月份巴格达再谈
阿什顿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会谈各方达成协议,决定于5月23日在伊拉克巴格达举行下一轮核问题谈判。她指出,未来的核谈判应该在目前取得的共识和行动对等原则基础上进行并应涉及深层次问题。
关于新一轮谈判的具体内容,伊朗方面表示,伊朗有很强的核能力,如果各方保持目前的合作态度,在巴格达会谈时可以草签有关核合作的协议,伊朗正式在核不扩散以及核裁军领域与西方展开合作。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还强调,伊朗要求把取消对伊制裁纳入合作议题。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会谈各方都对此结果表示满意,但由于伊朗和西方国家的立场相差甚远,因而要达成一个永久性协议还需要经历漫长的谈判过程,此次会谈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指责伊朗假借和平利用核能的名义秘密研发核武器。对此,伊朗坚决予以否认,并坚称自己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2006年伊朗核问题被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后,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美、英、法、俄、中以及德国官员曾就伊朗核问题多次举行会晤,并形成了关于伊核问题的六国磋商机制。六国磋商机制的代表是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
(来源:中国日报网 欧叶 编译整理 编辑:周凤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