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讯(记者唐薇频实习生张日)“四点半”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敏感的时候。孩子放学了,自己还在工作,怎么办?“家长请放心吧!”昨日,通泰街中山西路社区与40名湖南师范大学志愿者牵手,成立有着温馨名称的“课后来吧”。开张首日,“课后来吧”便收到12位家长把孩子托付“入吧”的申请表。
“爸爸妈妈总是没日没夜地忙着,没有精力来辅导我,每次做作业遇到难题,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10岁的小胖墩潘晨越随父母从江西九江来到长沙,父母在长沙务工,小晨越进入潮宗街小学读书,放学后一个人独自写作业,成了他的困惑和父母的苦恼。而中山西路社区主任李晓健告诉记者,小胖墩遇到的问题在社区孩子中非常普遍。潮宗街小学三分之二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中山西路又是老城区,公共活动场所少,棋牌室却随处可见,放学后的学生们耳边充斥着麻将声。有的孩子因无人看管随意闲逛、乱涂乱画,有的甚至于沉迷网吧。“要让流动人口享受均等化服务!”李晓健为孩子们的问题奔走,想找一支专业的“课余老师”来辅导孩子们,没想到湖南师范大学彩虹桥志愿者团队第一时间回应了邀请。
昨日,40名湖南师范大学的哥哥姐姐们出现在社区孩子们的面前,还带着他们爱心义卖得来的40本课外读物作为见面礼,志愿协会会长杨培琳姐姐承诺说:“周末,就带你们进行手工艺品制作、书法、棋牌球类游戏等活动,还会带你们参观博物馆、高校,好不好?”“好!”孩子们当场高兴得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