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新闻1+1》2012年4月5日――三块钱:有“营养”的烦恼
(节目导视)
解说:
160亿中央拨款,680个县市试点,4个月来,2600万农村学生的营养午餐执行效果究竟如何?
字幕提示:
广西教育厅表示:营养餐钱不够没人做
陕西百万学生将吃上“营养餐”每人每天3元补助
四川省437万农村学生今年将吃上“营养餐”
甘肃省天祝县全体中小学生吃上营养餐
农村小学购零食当营养餐 供货商获利1/3
解说:
同样的三块钱,有人能做出萝卜炖肉、木耳炒鸡这样五天不重样的正餐,有人却只给宣传买来了酸酸乳、沙琪玛和火腿肠。
声音来源:《东方早报》记者 龚菲:
(营养餐)这个计划不是很成熟,也非常着急,招标过程中这些负责人到场之前任何功课都不知道。
解说:
三块钱能为那些营养不良的孩子做出一顿象样的饭菜吗,三块钱能想方设法全用到孩子们身上吗?《新闻1+1》今日关注:三块钱的考验!
评论员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十块钱能干什么呢?在“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都在热议这个问题。有人说,现在这物价十块钱估计能买三根葱,而且还是葱不是太贵的时候。但是今天我们不谈论十块钱这么大的数,我们谈的数量小一点,每天三块钱能干什么呢?这三块钱现在是在给全国农村2600万名学生进行每天的营养补助。其实大家都知道,在目前这种物价水平下这个钱很少,但是又很温暖,毕竟这是一个开始,如果在这三块钱上还要出现一些问题的话,恐怕我们每个人就都会很难过了。来,咱们关注一下这三块钱。
解说:
从去年秋季开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全国680个试点县启动,给每个孩子补助三元钱的试点工作已经展开数月,但近日每天的一篇“3块钱补助,吃到嘴里只有2块”的报道让广西的营养改善工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质疑。
(电话采访)
《新京报》记者 李超:
我去的时候他们刚发牛奶,就是壮壮原生态水牛奶,就一杯牛奶,三块钱。后来我看了牛奶的成分,配料里面,第一个写了水,第二个成分写了水牛奶。后来我又联系了两个经销商,他们跟我说,同一款牛奶的批发价是两块钱,后来我们觉得两块钱到三块钱有一个差价,孩子们没有吃到三块钱的,吃到嘴里面只有两块钱。
解说:
一瓶三元钱的牛奶但实际价格只有两元钱,那还有一元钱去到了哪里,就在记者的报道引起社会质疑的时候,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针对此事情给予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