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残奥奖金纠纷并非偶然 再次显举国体制副作用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6日 20: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经济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两个多月前被青海体工一大队停职的汪成荣其实没有心思在家长期等待。原本他还用“这回可算有时间在家帮老婆带孩子”来自嘲――他和原女子中长跑名将孙英杰的儿子一岁半,正需要人全心呵护,但汪成荣人虽在家,心里却无比烦闷。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就来源于“倾全国之力”的指导方针,而在北京奥运会之后的残奥会同样创造出“历史性突破”:由547人组成的北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总共获得89枚金牌、70枚银牌和52枚铜牌,在奖牌榜上遥遥领先。

  只不过谁也没有想到,4年之后汪成荣却很可能要因北京残奥会的奖金和自己工作了整整20年的青海体工大队闹上法庭。

  “上周四中午,体工队通过办公室主任找我,让我上去一趟,我觉得他们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没去。然后这么多天过去了,他们再没有和我联系过。”今晚汪成荣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我看有媒体报道说体工队要和我打官司,说心里话不愿走到这一步,但事到如今我也没有什么顾虑了。”

  汪成荣的家在西宁市区,距离他工作的多巴基地约有30公里。多巴基地在山上,因为高原优势,很多田径项目的国家集训队喜欢去那里训练,人们也习惯把去基地称作“上去”。现在汪成荣不想再“上去”了,除非“给我一个合理的说法。”

责任编辑:李中国

热词:

  • 汪成荣
  • 举国体制
  • 副作用
  • 上去
  • 多巴
  • 体工队
  • 国家集训队
  • 残奥会
  • 金牌
  • 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