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继上周二评级机构惠誉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最垃圾级”之后,本周一标准普尔又宣布将其主权评级下调至“选择性违约”。似乎是回应评级机构三番五次的冷血出手,当地时间本周二,欧洲议会公布了一份旨在削弱评级机构作用并加强对其监管的报告草案。这份报告将作为讨论蓝本交由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三个机构讨论,如获通过并经成员国立法批准,将成为欧盟反击评级机构的首次实质性行动。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峰2月29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修正评级机构作用的讨论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就开始了,特别是未能于美国次贷危机期间发挥预警作用的评级机构在欧债危机期间矫枉过正,屡挥降级大棒,在危机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当局采取行动约束评级机构的行为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从草案中提到的几个措施看,打破评级市场的高度垄断已成为监管评级机构的首要任务,欧盟当局的出发点值得肯定,但考虑到债券市场的运行特点,大幅淡化评级机构的作用目前来看还不现实。
事实上,欧盟与评级机构积怨已久。很多欧洲领导人认为,正是标普、惠誉和穆迪这三家美国评级机构的不当举动加剧了本轮欧债危机。他们认为,评级机构在敏感时点对多个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做出异常严格的评级决定,致使市场信心出现螺旋下降态势,直接推高相关国家融资成本,加大危机解决难度。去年7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曾公开批评评级机构将葡萄牙债信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去年11月,欧盟委员会建议通过立法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并提出一系列措施提升评级市场透明度,呼吁减少欧元区对评级机构的依赖,着力解决评级领域存在的利益冲突。今年1月,标普一举摘去法国和奥地利的3A评级帽子,使得欧洲当局与评级机构之间的气氛更加紧张,也成为此次欧洲议会公布报告草案的重要背景。
根据草案,欧洲议会主要提出五方面调整意见。首先,考虑给欧盟当局全面监管权力,包括有权在不希望评级机构发生作用的时候(如考虑实施金融救援期间)禁止后者发布主权信用评级。其次,建议监管机构降低对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去除欧盟法律中所有需要评级机构评级结果的监管要求。第三,包括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在内的三家最大信用评级机构应受到限制,占有的银行、保险商、公司或者结构性金融产品的评级市场份额不应超过四分之一。第四,在欧洲当局出于成本考虑尚无意出面成立大型评级机构的情况下,呼吁并鼓励私营部门集中力量组建或重新创立新的评级机构,以改善评级市场多样化。第五,要求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建立自己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而不仅仅依赖外部信用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