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工信部官方网站近日公布了《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查阅《目录》征求意见稿可以发现,400多款候选车型均为自主品牌产品,整个《目录》征求意见稿就是当前自主品牌乘用车阵营的“大阅兵”,堪称“史上最给力”。
按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的定义,公务用车是指党政机关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分为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这部分车辆在公车保有量中占比很大,如果其替换、新增采购份额被自主品牌占据,对去年以来倍感市场竞争压力的自主品牌厂家应当是利好消息。
其实合资品牌汽车本次在《目录》征求意见稿中出局的命运早已经注定。因为去年11月14日公布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规定,申报《目录》的汽车生产企业应“具备持续的整车技术研发和产品改进能力,设有产品研发机构,近两年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低于3%”。由于国内合资企业的模式决定了其研发投入不足以过线,因此在排量、价格“双18”明的门槛之外,研发投入“暗门”将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锁定在自主品牌也就顺理成章了。
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接下去,省部级领导干部用车是否会“与国际接轨”,也采用自主品牌。虽然目前有业界人士表示红旗等品牌可能会扛起这一重任,但尚未得到相关部门正式确认。
此外,分析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全自主”的趋势,对自主品牌产品提升品牌形象有一定帮助。但是从公车改革的大趋势看,公务车采购也应当逐步压缩。自主品牌不能把公车市场当做竞争主战场。尤其是分析《目录》征求意见稿,412款候选车型产地涉及多个省市,如何在未来的政府采购中避免地方保护、形成公平竞争氛围也值得有关部门关注。
(据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