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记者 金菁
央行此次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政策出现调整的新动向。业内人士建议市民可实施购买中长期的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宜长不宜短
昨天,瑞金路上的一家国有银行大堂经理向记者介绍,“由于投资期较长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多在5.5%以上,较之短期理财年化收益只有4.5%左右要高出不少,因而很多市民还是趋向于长期产品。”
中信银行一网点相关负责人指出,当银根收紧时,为了及时享受加息收益,市民买理财产品一般应选择期限较短的。一旦遇到货币政策转向宽松,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就该逆向操作。因此,投资者最好将理财周期拉长,在自身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宜长不宜短,选购收益率高、中长期理财产品,而短期限的理财产品暂时可不考虑。
专家建议考虑长期投资计划
记者还就此事采访了一些金融业内人士,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央行通过下调存准率释放了一个信息:未来资金供应将越来越充足。对既不炒股也不买房的老百姓来说,还是关注眼下的理财产品更实在。”
据了解,理财市场由于遵循“供应量大,价格就下跌”的原则,市场上资金紧张的时候,收益率自然水涨船高,现在资金增多,收益率也会随之下降。
“如果有一个长期的投资计划,那么选择短期产品其实并不划算,因为如果投资者在一年期间犹豫期越长,选择产品的天数越短,那么平均收益就会被摊薄。所以建议大家如果不是急着周转,还是选择一些中长期的理财产品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