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起大早赶晚集 券商集合理财仓位优势难落实处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9日 15:2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在当今的机构理财市场中,公募基金做资产配置,追求相对收益;私募基金追求绝对收益,以业绩报酬创造收入;而“起大早,赶晚集”的券商资管并未形成鲜明的投资风格,通常以“比公募收益高,比私募更安全”来自我定位。灵活配置仓位是券商资管做此定位的重要原因。然而,如何有效运用这一优势,似乎仍需券商资管投资经理们研究和思考。因为,在2011年低迷的股市行情下,多数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未能抵挡住操作诱惑,截至第三季度,部分产品的股票仓位甚至仍高达九成,仓位优势并未得到发挥。

  根据Wind数据统计,在2011年连续下跌的市场行情中,券商混合型和股票型理财产品去年前三季度平均仓位依然高达52%,与公募基金要求的最低六成仓位相差无几。去年三季报显示,有19只产品持有股票仓位高达八成以上。兴业证券玉麒麟1号、玉麒麟2号和金麒麟2号等3只产品的股票仓位均在九成以上,在去年的行情中,高仓位往往意味着高亏损,兴业证券上述3只产品平均亏损达15.9%;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的东方红2号、东方红4号等7只产品的股票仓位均在八成以上,其中东方红2号亏损达20%。

  行情低迷,不投资似乎成了最好的投资。根据Wind数据,国泰君安君享量化等数只混合型产品去年表现颇为不俗,君享量化2011年的投资收益达3.54%,该产品的资产管理报告显示,国泰君安君享量化的股票仓位自成立来,就处于四成以下。中信证券取得正收益的2只股票型产品中信红利价值和中信卓越成长的仓位也非常低。

  证券时报记者与多位券商资管投资经理沟通,他们均表示,从机制上讲,券商集合理财确实有仓位灵活的优势,而公募基金想减仓却要受到仓位的限制。但在2011年“温水煮青蛙”的行情里,券商资管投资经理却很难做到及时减仓。

  申银万国资管部总经理单蔚良认为,2011年几乎所有投资经理都不觉得市场会连续下探,每次市场下探的时候,券商投资经理担心市场触底反弹,大都不愿减仓,也因此券商仓位一直维持在较高位置。从去年季度平均数据看,券商股票型和混合型产品的平均仓位处于缓慢下降状态,股票平均仓位由一季度的61.34%,降为二季度的51.8%,而到三季度则为45.8%。事实上,如果考虑到此后成立的产品股票仓位普遍不高的因素,此数据下降的速度更是微乎其微的。

  事实上,对于理财机构而言,空仓操作真的很纠结。一方面如果减仓或空仓后,市场下跌固然皆大欢喜;若出现上涨,投资经理会被视为不作为,选择减仓甚至空仓是个很难做的决定。因此,对于中国年轻的资产管理行业而言,根据行情的变化,学会空仓仍是必修课,券商投资经理们仍需苦练投资内功。(证券时报记者曹攀峰)

责任编辑:杨华龙

热词:

  • 仓位
  • 券商集合
  • 理财产品
  • 理财市场
  • 公募基金
  • 投资经理
  • 空仓
  • 私募基金
  • 中信证券
  • 投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