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新华国际时评:欧元区遭遇不信任投票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6日 12: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新华网北京1月14日电(记者金旼旼 李明)标准普尔公司13日向欧元区投下一枚“深水炸弹”:降低法国等9个欧元区国家信用评级。鉴于全球投资者早有思想准备,评级下调本身未必会造成灾难性后果。更具有杀伤力的,恐怕是普尔给出的降级理由,实际上对欧洲求解欧债危机的思路投下了一张不信任票。

  虽然评级被降,但欧元区多数国家依然属于较高的投资级,而从以往情况来看,降级并不意味着借贷成本必然大幅增加,评级被降本身未必会造成灾难性后果。不过,标普给出的降级理由具有很强的杀伤力,理应引起欧洲和全球市场高度重视。

  标普认为,欧洲对其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认识片面,因此在应对思路上误入歧途,通过财政紧缩解决债务危机是“自我毁灭”之途。就此而言,标普的降级决定对欧洲应对债务危机的整体努力,投下了一张不信任票。

  在标普看来,欧债危机的根源并不仅仅是寅吃卯粮的财政问题,而是欧元区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竞争力差距不断拉大的必然结果。换言之,欧债危机并不仅是因为南欧国家花得太多,而是它们挣得太少;并不仅是因为重债国财政纪律松弛,更是因为它们竞争力下滑。归根到底,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导致借债财政不可持续,而不是相反。

  如果标普的理由成立,那么,欧洲如果将应对危机的重点仅放在紧缩财政、加强财政纪律上,未来的财政报表虽然会好看些,但重债国家的经济却很可能进一步恶化,欧洲和欧元区难以从根本上缓解竞争力差距问题,欧债危机则将更加无从治本。如果全球投资者更多认同标普的降级理由,欧洲今后势将遭遇更大的信心打击。

  其实,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解决思路。一种认为欧债危机是个别国家财政纪律欠佳造成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削减赤字、修订财政契约以强化财政纪律。另一种则认为财政危机只是表象,单一货币下不同国家竞争力差距拉大才是欧元区“内爆”的真正原因,因此在谋求降低长期赤字比例的同时,应比以往更为关注短期见效的经济刺激和改革方案。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标普降级同时,希腊又传来债务减记协议谈僵的消息,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欧元区断尾的担忧和对欧洲求解债务危机思路的怀疑。新的一年刚刚开始,面对艰难险阻,欧洲在加强一体化应对同时,或应更深入全面地权衡综合危机解决之道,给世界以信心。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孙人民

热词:

  • 欧元区
  • 降级
  • 财政纪律
  • 自我毁灭
  • 内爆
  • 债务危机
  • 全球投资者
  • 国家竞争力
  • 李明
  • 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