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讯 特约记者胡春雷、特约通讯员罗广毅报道:战术协同灭火防爆、海上装备器材快速供应、修理工程船拖带抢修……去年12月底,南京军区某部船艇大队在陌生海域迎风斗浪,上演一场综合应急抢修演练好戏。
针对海上主战装备抢救抢修风险大、开展难的实际,该大队利用新装备列装契机,探索“岸海一体、平战结合、军民融合”保障新模式,形成一批海上装备保障新方法。
记者在演练现场看到,面对“敌”联合火力打击,编队船艇和泛水突击的两栖战车“中弹”,失去动力。紧急关头,一艘多功能抢修船及时赶到。
只见抢修船打开“U”字形入口,如同张开两只钢铁巨手,轻而易举地将一艘登陆艇和两辆两栖战车纳入“怀”中,并缓缓托举出水面;通过无线宽带网络与岸基保障中心建立视频通信,及时进行“专家会诊”,快速判明疑难故障并制订修理方案;专业抢修力量迅速编组作业,两小时后抢修任务全部完成,重获生机的登陆艇和两栖战车退出船坞,全速驶向作战海域。演练总指挥、大队长姚应祥介绍说,这个新型海上抢修平台具备吨位大、功能全等特点,可满足现役大部分陆军船艇等两栖主战装备进坞维修,堪称“海上装备医院”。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