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投基有道“养基”要择时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8日 21: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民网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投基有道“养基”要择时

  □华泰联合 王群航

  泛泛地说投资理念,大家似乎都可以理解:“养基”需要择时。但如果具体地把这个观点放在投资基金方面,似乎就有了分歧:从基金公司的立场来看,择时是没有必要的;而笔者对此则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认为择时是每一位基民必须考虑的事情。

  首先,从利益的角度来看,基金公司与基民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一致的。基金公司的收益来自于管理费收入,基民的收益来自于基金净值的增长。这种本质上的区别,决定了基金公司的某些观点在某些时候值得广大基民三思而有选择性地接受。笔者并没有完全否定基金公司与基民利益的一致性,只是认为这种一致性很小,因为公募基金这种载体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们无法完全有效地做到利益一致性。虽然开放式基金较封闭式基金相比,在利益方面让基金公司与基民增加了一定程度的关联,但事实上这个增加值是有限的。基金公司的利益在基金契约中早已明确约定为管理费收入,无论基础市场行情阴晴圆缺、基金的净值涨跌增减,基金公司都会根据事先约定好的管理费率旱涝保收地提取应得的管理费收入。因此,倡议不要择时、稳定收费基础、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是他们的本能。

  基金的净值表现有三种形式:涨、平、跌。在“涨”的情况下,“涨”的多与少以及“涨”的长与短,都会让广大基民对于利益与基金公司有不同的感受。在后两种情况下,基金公司利益与基民利益出现了分歧。相关研究表明,从2006年1月4日至2008年末,基民感受到利益增长的日期只有22%,感受到损失的日子有78%。由此来看,基民只会在很少时间过程中与基金公司有利益一致的感受。因此,基于利益基础之上的择时考虑,是广大基民很现实的策略选择。

  其次,从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说2008年的那一轮市场大跌只有不到一年时间,很多基金公司认为当时是短期风险,那么现在股市已经跌跌不休了两年,并且后市仍让很多基金公司迷茫。在如此残酷的现实面前,无论是回首往事还是展望未来,择时都有了很现实的客观基础。

  虽然开放式基金赋予了基民用脚投票功能,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有着较大的难度。这种难度,不仅仅是对于基民而言,即使是对于基金公司这样的专业化资产管理机构而言,也是如此。最为典型的是自2007年末市场大跌之后,那些曾经被投资者寄予厚望的QDII让所有的投资者损失惨重,并且至今没有弥补损失。对此,那些自诩代表了国际先进投资经验的管理人,给广大基民上了真真实实的一课:根据国际先进经验,基金公司责任就是买股票,买好股票,不做择时。但是如果基金公司不做择时,而基础市场行情又有下跌的风险,那么,规避风险的责任就自然而然的落在基民身上。

  就市场上现有的股票型基金来看,ETF的平均股票投资仓位在99%左右,指数型基金的股票投资仓位理论上长期接近95%,股票型基金过去六年的平均股票投资仓位是79.47%。面对如此现实,面对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基础市场环境,投基过程中择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实与股票一样。

  (来源:新民网)

责任编辑:孙人民

热词:

  • 基金公司
  • 养基
  • 择时
  • 基民
  • 股票型基金
  • 指数型基金
  • 基金净值
  • 封闭式基金
  • 基金契约
  • 开放式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