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新闻中心 >

奶制品:质忧价不优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4日 02: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湖北日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湖北日报讯 新华社上海2日电 元旦前后,原本在应该主打“促销牌”的时段,众多乳业巨头却纷纷打起了“涨价牌”。

  2011年12月29日,网络上纷纷转载消息:继光明之后,从2012年元旦起,三元、伊利、蒙牛等品牌部分乳制品涨价,涨价幅度为每箱1至2元。对于涨价原因,多家乳企均表示:成本上涨。

  但网友纷纷质疑“成本推动论”是否站得住脚。网友指出,公告显示,伊利股份2011年前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达290亿元和1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和137%;蒙牛股份2011年上半年纯利润亦同比增27.6%至7.898亿元。

  更有网友指出,集体涨价是否有价格联盟之嫌?网友“锟头”就质疑,涨价是因为垄断和价格联盟造成的。

  让消费者质疑涨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价格上涨是否真的带来了品质的提高?就在部分知名品牌被检出含黄曲霉素、消费者信心动摇之际,多个奶业品牌的“联手”涨价,是否会让行业信心受到进一步冲击?网友“弱弱羸羸”表示,“企业从来都是拿成本和品质说事,总成本涨了多少消费者并不清楚,但我们感觉到的是,奶价低调地涨了之后,还是曝光出很多质量问题,企业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李中国

热词:

  • 集体涨价
  • 奶制品
  • 黄曲霉素
  • 奶价
  • 消费者信心
  • 伊利股份
  • 成本上涨
  • 乳业巨头
  • 净利润
  • 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