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知青一代:我们见证了国家苦难与复兴

央视网 www.cctv.com  时间: 2012-11-07

核心内容:正是这段经历,使无数知识青年的思想与感情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知青返城就业或进入高校学习后,成长为各个岗位的领导或技术人才,他们中的大部分早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作为知青的优秀代表之一,邢燕子广为人知。2012年,邢燕子已经72岁,而1958年她中学毕业后决定回乡下从事农业生产时才18岁。因为父亲是副厂长,邢燕子原本可以留在城里,但她决定回乡改变农村的贫穷面貌。

  邢燕子并不是第一个下乡或前往边疆的城市青年。最早一批志愿前往边疆地区垦荒的,是北京石景山区的五位青年。1955年8月,北京石景山区西黄乡22岁的党员、乡长兼团支部书记杨华和李秉衡、庞淑英、李连成、张生等5名青年,联名向共青团北京市委递交了一份申请书,请求批准他们组织一个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到边疆去垦荒。

  不久后,团中央接受了他们的申请,决定尽快组织城市青年进行“下乡垦荒试验”。 同年9月4日,北京青年垦荒队抵达黑龙江省萝北县凤翔镇的团结村,正式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垦荒点”。随后,全国10多个省市的团组织,也相继组织了50余批、约37000余人参加自愿远征垦荒队伍。1956年一年中,全国就有近20万名城市青年志愿加入到了垦荒队伍中来。

  劳动力结构大调整

  从1955年开始,新中国的城市就业和供给压力就开始越来大。由于当时的城市工业与服务业发展刚刚起步,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很有限,又有大量的人口需要生活资料。同时,由于社会稳定和教育普及,城市却出现大量完成基本教育的青年,而高等教育又不具有强大的接纳能力。据统计,仅1955年一年,全国就有57万中学毕业生和236万高小毕业生不能升学。

  而与此相反,农业合作社广泛兴起的广大乡村,却面临劳动力和文化知识人才的匮乏,比如会计、保管员、扫盲教师,以及基本能够学习农业技术的人才等等。

  1955年8月,中央明确指出了这个现实矛盾,并要求各地青年组织来动员和帮助城市中小学毕业生“转到农村参加生产和工作”。这年9月,毛泽东进一步肯定了知识青年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于12月指示,“一切可能到农村中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下乡上山”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56年。这年1月,中央呼吁城市的中、小学毕业后不能升学或就业的青年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参加农业生产。1964年,上山下乡被列入党和国家重要的日常工作范围。1968年11月,中央提出知识青年应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同年12月,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最艰苦的地方,最艰苦的岁月

  至1978年,共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对知识青年吸收最多的是中国的乡村,知青的到来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另一个大量吸收知识青年的地方,则是各地的生产建设兵团。知识青年的加入,很快改变了原国营农场系统人员构成的比例关系。据相关部门l972年统计,全国生产建设兵团共有职工292万人,其中知识青年近110万人,约占38%。

  接收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最多的,是黑龙江、广州、内蒙古、云南4个兵团。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内蒙古兵团。1969年至1971年,内蒙古兵团接收来自北京、天津、呼和浩特、包头、保定、上海和浙江等地知识青年共计98999人。

  黑龙江兵团原有25万人的职工队伍,但几年时间内超量安置知识青年,使知青在在职人员中的比例达到了65%的水平。黑龙江兵团1968年成立至l975年底,共安置下乡知识青年39万余人。

  1968年2月北京首批55个知青前往云南西双版纳的东风农场。云南兵团成立后,这批知青大多转入兵团。截止l974年8月,云南兵团安置下乡知识青年l0万余人。广东垦区l968年开始安置知青,至1973年底,广州兵团共安置知识青年11万余人。

  甘肃农建十一师1964至1969年共接收知识青年1.4万人。兰州兵团成立后,农一师和农二师先后接收知识青年5300人。新疆兵团至1975年共接收近20万余人。江苏、湖北两个生产建设兵团各接收知识青年5万人,安徽生产建设兵团接收知识青年3万人,江西生产师和江西省属国营垦殖场共接收知识青年8万人,其他生产建设兵团、农建师接收的知识青年都在2万人以下。

  1978年12月,中央举行了长达41天的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及其形成的决议成为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转折。由于城市工业、服务业和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大量在乡村和边疆地区长期从事劳动并接受训练的知识青年,通过各种途径被重新吸纳回城市,为新的国家建设任务贡献力量。

  社会融合与知识流动

  中国广大农村是最需要发展的地方。早在邢燕子下乡的时候,知识青年下乡的意义就十分明确。对于广大中国农村而言,大批知青的到来,就是为了消灭城乡“三大差别”。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内,知识青年中有的成为乡村民办教师,有的成为“赤脚医生”,有的成为农业技术人员,有的担任生产队会计、保管,有的走上乡村各级领导岗位,成为农村发展最称职的带头人。

  大批知识青年的到来,不仅仅是增加了农业劳动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使原本思想封闭、文化与技术匮乏的乡村,逐渐发生根本改变。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完成了知识与思想观念短时间内向中国乡村的传播和流动,为后来政府执行农村政策起到了重要的启蒙和铺垫作用,同时对于促进中国社会平衡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意义。

  这种社会支援方式与平衡发展的观念,使广大城市青年对中国乡村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联系。今年71岁的杨永青,青春时代在新疆石河子垦区度过,她见证了这种支援与平衡发展意识在新疆的成果。“我曾长期工作生活的新疆,在全国对口支援中,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使边疆各族人民与全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新疆的丰富资源也得到迅速开发,成为我国稳定的能源、粮棉基地,成为我国西部改革开放的桥头堡。”

  加入屯垦队伍的知识青年群体的贡献,不仅仅是兵团农业的发展,也为维护边疆的安全稳定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而对知青自身来说,这一浩大的社会运动则成为刻骨铭心的个人历练。他们在身心得到磨砺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融入乡村生活,了解到了最真实的中国乡村与中国基本国情。正是这段经历,使无数知识青年的思想与感情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知青返城就业或进入高校学习后,成长为各个岗位的领导或技术人才,他们中的大部分早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今天,“知青”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宝贵的品质和“资格”。从上海前往黑龙江建设兵团当了十年知青的吴祖康说,“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发展,见证了民族的苦难和复兴。十年的知青生活让我们懂得了社会、人民、友情、爱情,懂得了作为一个中国的年轻人对国家、对人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王兴中学毕业后下乡生产劳动,也对那片土地产生了极深的感情。王兴事业成功后首先想到回报他当年下乡的第二故乡。六年来他和一些老知青倾尽财力治理改造库布齐沙漠,种植甘草2.3万亩,文冠果7万亩。建立了11万亩的生态开发基地。如今,沙漠变绿洲,他还在坚定地走着沙漠之路。对于知青经历的意义,王兴概括说,“为国分忧、执着进取是我们这一代的知青精神。”

以奉献的青春向党致敬

央视网 www.cctv.com  时间: 2012-11-07

核心内容:或许你已不再年轻,奋斗过的时光让你壮心不已。或许你正在年轻,为自己的梦想而奔波,在共和国的岁月和山河中,用汗水和智慧,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勉、奉献,谨此以贡献的青春向党致敬。

杨永青,71周岁,1965年周恩来总理在视察石河子垦区时接见过的上海支边青年优秀代表。

向党致敬:近几年来,党和国家为了改善民生,从老百姓关心的医疗、住房、教育等多方面入手,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使病有所医,学有所上,住有所居,物有所值。特别是我曾长期工作生活的新疆,在全国对口支援中,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成为我国西部改革开放的桥头堡。

邢燕子,曾5次见到毛泽东主席,13次见到周恩来总理。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向党致敬:今年72岁了,我宣誓:“这辈子永远跟党走,海枯石烂不变心”。祝福祖国繁荣,人民平安幸福。预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邢燕子是知识青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初中毕业后放弃在大城市就业回到家乡带领“燕子突击队”战天斗地,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做出了突出贡献。

吴祖康和太太周建新在一个连队,当时是黑龙江建设兵团5师50团1营6连,开始了十年的知青生涯。

向党致敬:十年的知青生活让我们懂得了社会、人民、友情、爱情,懂得了作为一个中国的年轻人对国家、对人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发展,见证了民族的苦难和复兴,也将继续为振兴我们的中华民族做出我们自己的努力!
向党致敬:身为党员,尽管身患重病,但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支撑我一次次地站了起来。多年来,带领的滨海艺术团足迹遍布各地,在知青中享有盛誉。我愿做一个友谊的使者和宣传员,让知青等中老年成员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为建设和谐社会,发光,发热。
向党致敬:自下乡插队至今,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尽管我们这些知青都已步入老年,但壮心不已,仍把学习探索、服务社会、助人为乐,作为常态,不断充实和丰富着我们的晚年生活。侯隽自愿下乡插队落户,坚持务农18年,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表扬。
向党致敬:“愿得此身长报国”,与沙共舞,六年来我战胜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困苦,也创造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迹。先后完成了9万亩荒漠治理项目。为国分忧、执着进取这就是我们这一代的知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