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话

解读十八大报告

11月8日,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赵长茂,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主任武国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研室主任贾建芳做客央视网《新闻解析室》节目,第一时间解读十八大报告。

视频回放
专家解读

赵长茂 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

-1-

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有历史眼光

当前社会客观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该有历史的眼光,全面地看。比如收入差距问题,当我们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有实力、有能力来照顾,附带一定的政策调整,就能够使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以逆转。[详细]

武国友 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

-2-

发展的落脚点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针对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出的“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的成果,体现出发展成果的最终落脚点何在的问题。这与所有人息息相关。[详细]

郭建宁 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3-

报告首次提出要有“三个自信”

三个“自信”来自于实践,证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一些西方学者肯定中国30年取得的成就,但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成绩的取得恰是在该理论创新成果指导下实现的。[详细]

贾建芳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4-

坚持“以人为本”为最高价值取向

要秉持执政为民的理念,时刻体现出对人民的生活、收入的关心,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来共享。这一理念,在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中体现得很充分。[详细]

权威专家 解读十八大报告

-5-

“五位一体”布局体现科学发展观

武国友认为,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应有的战略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文明来推进,才能使社会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赵长茂表示,把生态文明建设单独提出来作为五位一体建设重要部分,实际上就是顺应民心、把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这体现我们党在认识规律方面又有了新的提升。”[详细]

亮点解读

十八大报告“新提法”

-1-

“三总”

其一是讲到了“三总”,即“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伟大复兴。这里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布局”的五位一体,将生态建设单列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举措。[详细]

十八大报告“新提法”

-2-

三个“没有变”

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在十七大两个基本判断不动摇的基础上,又特别提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详细]

十八大报告“新提法”

-3-

三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对于深入研究、思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对此,赵长茂的解释是,三个“自信”来自于实践,实践证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的。[详细]

十八大报告“新提法”

-4-

建设海洋强国

本次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概念,郭建宁认为,这体现出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对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极其深远的意义、影响和作用。[详细]

---------------------------------------------------------------------------------------------------------------------------------------------------------------

关于改革

-1-

中国问题源于身处社会变革转折点

贾建芳认为,当代中国诸多问题源于身处社会变革的重要转折点,属于前进发展中的问题。我们正处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飞跃的历史转折点,这一大转折的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而当前则是历史大转折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详细]

关于改革

-2-

认同改革 关键是怎么改革

对于深化改革的问题,贾建芳认为今天中国的改革具有特殊的性质,承担两方面重要任务:一是要实现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向社会主义新形式的转变;二是要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只有把改革开放跟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解读,才能真正认清这场改革的革命性、深刻性。[详细]

关于改革

-3-

改革共识依赖于改革的“普惠性”

继续推进改革,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形成改革的共识。郭建宁认为,关键一点就是改革的共识性要依赖于“普惠性”,即发展的社会公正,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只有最广泛的人民大众充分享受改革的成果,我们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增强和凝聚改革的共识。[详细]

关于改革

-4-

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有历史眼光

当前社会客观存在的诸多问题,赵长茂认为“看问题,应该有历史的眼光,全面地看。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但是我们也要有看问题的视角。比如收入差距问题,当我们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有实力、有能力来照顾,附带一定的政策调整,就能够使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以逆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