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国际视频 >

[今日关注]三艘航母逼近波斯湾 美要对伊朗动手?(20120112)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2日 22:1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7a99951e58d049f7b498e010f6a87b39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

    主持人(刚强):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今天的《今日关注》。

    当三艘美国航母临近波斯湾时,中东局势将如何呢?美国五角大楼11日宣布,“卡尔•文森”号航母已经抵达海湾地区,而“林肯”号航母正在与“卡尔•文森”号会合的路上。加上之前已派驻在海湾地区的“约翰•斯坦尼斯”号航母,近期将有3艘美国航母齐聚海湾地区。但五角大楼也表示说只是“例行”调动,否认与不断紧张的伊朗局势是有关系的。三艘美国航母就在伊朗的家门口呆着,真是例行调动?还是刻意的安排?以色列报告预测,伊朗1年之内就能成为拥核国家,伊朗会进行核试爆吗?以色列会单边动武来打击伊朗吗?另外美国和欧盟会不会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制裁?一个又一个的悬念挂在了波斯湾的上空,今天我们跟进一下地区局势的发展。

    演播室里请来两位权威嘉宾,先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本台特约评论员、国防大学教授、海军少将张召忠先生,欢迎您!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东问题专家殷罡教授,欢迎您!

    节目的一开始,我们先来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部署的相关情况。

    (播放短片)

    解说:

    美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11号证实,“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在巡洋舰、驱逐舰的配合下,搭载近80架飞机与直升机,已经抵达波斯湾附近海域。此外,美国海军称,“林肯”号航母目前正在印度洋海域,它的下一站也是阿拉伯海,并与“卡尔•文森”号会合。再加上正派驻海湾地区的“约翰•斯坦尼斯”号航母,届时将有3艘美国航母齐聚海湾地区。

    对于美国战力云集海湾是否与当前的局势有关,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基尔比说:“我不想让任何人有这样的印象,我们派两个航母过去,是因为我们对于伊朗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深表关注。” 基尔比还称,美国海军有能力确保霍尔木兹海峡的畅通,这只是例行的调动,“卡尔•文森”号航母将替换目前在该地区驻防的“约翰•斯坦尼斯”号航母,“约翰•斯坦尼斯”号预定将返回圣迭戈母港,但五角大楼并没有透露相关日程。

    此前,“约翰•斯坦尼斯”号航母曾穿越霍尔木兹海峡,并闯入伊朗海军军演区域,在其离开波斯湾后,伊朗曾警告美国航母不要重返波斯湾。对此,美国似乎正在通过行动来表达其对伊朗要求无视的态度。

    那么,当三艘航母齐聚海湾时,局势又将如何呢?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乔纳森•格林纳特10号说,为可能发生的冲突做准备“让他彻夜难眠”。

    主持人:

    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的一举一动,其实都体现着强烈的政治和军事意味。我们不妨先通过一个图来看一下,到目前为止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约翰•斯坦尼斯”号和“卡尔•文森”号目前是在波斯湾附近,在阿拉伯海。“林肯”号航空母舰目前也是正在穿越印度洋,进入阿拉伯海。记得去年我们在关注朝鲜半岛局势的时候,当时媒体总是大篇幅的报道说,美国三艘航空母舰战斗群要齐聚东亚。但是后来张教授也更给我们辟谣,好像是个误传。但是这一次对于阿拉伯半岛地区来说,会不会迎来美国的三艘航空母舰?

    本台特约评论员 国防大学教授 海军少将 张召忠:

    我曾经多次说过,一艘航母是警告,两艘航母到一个地方是严重警告。两艘航母的时候就非常危险了,就具备应对危机,或者应对武装冲突的能力。三艘航空母舰同时在一个海域,就证明美国已经做好打仗的准备了。现在这三艘航母,“斯坦尼斯”号本身是第五舰队,上个月圣诞节那会儿它还在波斯湾,然后从那出来了,出来后它应该在阿拉伯海待着。接下来“卡尔•文森”号现在过去,过去跟它会合,两艘航母都在同一个海域。现在“林肯”号10号的时候还在泰国,访问泰国,因为它到那很近,从印度洋这边过去以后,我估计两天就到了。所以,后天应该是三艘航空母舰在那个地方。

    主持人:

    这次“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来的时候,包括巡洋舰、驱逐舰的配合,另外还搭载了80架战机,您感觉这种装备、这种配备是作战的架式吗?

    张召忠:

    它一艘航母的标配,每一艘航空母舰它10万吨排水量,埋载排水量10万吨。然后标配大约是四艘到六艘护航舰艇,每一个航母战斗群有一艘到两艘供给性核潜艇,能够载的导弹能够达到至少600枚巡航导弹,其它的防控的还不用说。如果三个航母战斗群至少有将近2000枚,对地攻击的,或者对海攻击这样的导弹。而且它的舰载机应该达到200多架,每个上边标配大约是4个中队的FA-18E,IF这样的大黄蜂战斗机,一个中队大约12架。它的作战半径都应该覆盖周围大约1000到1500公里。直接的作战,你不用加油,如果加油的话,作战距离就会更大。所以它在这个区域一个是滞空,第二是对立攻击,第三个是反潜,因为伊朗它有潜艇,再一个就是强制性的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对伊朗进行震慑。

    主持人:

    显然这样一种配备一定是为了作战也做好了一定的准备,如果说按照时间相关的安排,三天之后如果这三艘航母齐聚波斯湾水域的话,那一定对地区局势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压力。殷老师在您的印象当中,历史上这个地区曾经出现过三艘航母吗?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中东问题专家 殷罡:

    每次打打仗都是这样,上世纪80年代油轮站的时候,美国为了护航,那个时候三艘航母。海湾战争的时候,打萨达姆也是三艘航母。这地方放太多也放不下,而且一般来讲,航母它是不会驶入波斯湾内部去作战的。

    主持人:

    关门打狗了?

    殷罡:

    对,用不着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因为美国在波斯湾的左岸,五个大型的基地,其中在卡塔尔的基地是美国海外最大的基地,比日本横须贺那个都要大。同时在科威特、阿曼也有,五个基地,它们就可以完全控制住波斯湾水域。

    主持人:

    您是说光有这几个军事基地就足以了?

    殷罡:

    足以。

    主持人:

    未必需要那么多的航母?

    殷罡:

    对,航母的作用是在阿拉伯海,在外海。如果都扎在一块儿,反而它们起飞的飞机互相干扰,几百架飞机飞不开了,乱了。在阿拉伯海外围如果有三艘航母,这五个大型的基地再充分动员的话,对伊朗构成了一种毁灭性的压倒优势。

    主持人:

    不过我们看到航母聚集的时候,五角大楼的表态却有点让人玩味。发言人说,我们不想给人任何这样一种印象,我们把航母聚过来,是为了对目前伊朗局势做一个深度的关注。为什么美国五角大楼在说到这个事儿的时候会遮遮掩掩?这符合五角大楼的风格吗?

    张召忠:

    这个就像我们军事专家分析问题,一般不太爱听他怎么说,首先看事实。三艘航母到一个地方去这是个事实,那就不用说什么了,你肯定是对那进行震慑,你再说别的就越描越黑。现在美国为什么它没有像以往那样,我航母过去了,然后所有的官员出来连打带吓唬,把这个局势搞的很紧张。因为它现在是等欧盟,欧盟准备下个礼拜就要召开紧急会议。

    主持人:

    23号。

    张召忠:

    马上就要讨论“石油禁运”的问题,它现在是这样,11号英国驱逐舰“勇敢”号开始往这走。英国到这来不到1万公里,估计它要走20天,走得快的话也要走20天。所以,算这个时间,23号欧盟讨论“石油禁运”问题,如果通过了“石油禁运”,伊朗可以肯定的说会采取极端的措施。要么现行,要么就封锁,要么就怎么折腾一下。

    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讲,三艘航空母舰它都不敢过,但美国又不服软,你说封了现行了,我就得给你海军请示吗?所以有可能让英国的那艘“勇敢”号过来先挑衅。我个人盘算着,先让他们挑衅,挑衅以后看伊朗的反应,如果飞机敢起飞,如果它敢发导弹,马上一顿揍,三艘航母全把它打平了,是这么一个盘算。

    主持人:殷老师有没有这样的欲盼,美国这次把航空母舰战斗群这么多放在这儿,是不是就要强行通过一下霍尔木兹海峡,试试伊朗的水深?

    殷罡:

    这一次一定要给伊朗点颜色看看。“勇敢”号如果通过海峡等等,如果发生一些摩擦,搞支援,是一种实质性的对抗,让伊朗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压力,这次的物质是这样的。

    主持人:

    但是我们看到好像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叫格林纳特,他在10号说:我们正在为可能发生的冲突在做准备的时候,这件事情让他彻夜难眠。但是我们看到他没使用战争的资源,说的是冲突,是不是美国人也不希望在波斯湾爆发真正的战争?

    张召忠:

    美国不希望,尤其是今年,实实在在讲,美国不愿意挑起一场伊朗战争。为什么呢?因为它大选年,如果再挑起一场战争,你说这怎么弄?我注意到前不久伊朗救了一艘伊朗船海盗的问题,伊朗说你这是仁道主义的救助。结果昨天美国航母编队,包括第五舰队的一艘船,又救了一艘伊朗的船,大晚上又救了一艘,拿着手电跟他联系。

    从这两个例子美国从官方来讲,他想通过这样的仁道注意救助向伊朗人民示好。就是说你看看我都救你们人,你看我多好啊,你们还这么跟我折腾,所以它想表达这样一种概念。但是像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美国没有海军司令,它作战部长就是海军司令。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他说这话他是害怕什么呢?第一个它是害怕伊朗的潜艇出阿曼湾到阿拉伯海来找它跟它对抗。另外害怕它的小微型潜艇在海峡中间袭扰他来往的舰船。再一个就怕它布雷,蜂群战术,狼群战术,害怕它搞这个,一搞这个那就旷日经久了。

    主持人:毕竟伊朗自己也有杀手锏的,尤其在狭窄的霍尔木兹海峡。

    最近比较吸引人眼球的新闻,除了美国航空母舰部署和调动之外。还有就在昨天伊朗的又一位核物理科学家被炸身亡,伊朗指责这是以色列干的,事情的背景我们来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9号,国际原子能机构证实,伊朗第二座铀浓缩设施正式投入使用。两天后,伊朗核物理科学家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在德黑兰被汽车炸弹炸死。在伊朗核计划日趋敏感之时,伊朗第一副总统拉希米立即把矛头指向以色列,称这次爆炸袭击是以色列特工策划的。这已是自2007年以来,伊朗发生的第6起针对核科学家的袭击事件。

    虽然以色列矢口否认与此事有关,但美国智囊机构国家战略研究所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却显示,该国正在密切注视着伊朗的一切核行动。这家研究所1月9号发布,以色列政府官员向该国总理内塔尼亚胡,递交的一份有关安全状况的模拟报告。报告预测,伊朗将在1年之内成为拥核国家。如果届时伊朗真的测试核武,中东力量平衡将发生重大转变。目前,该报告已经被送往内塔尼亚胡的办公室。

    除了关注伊朗核动向,以色列还在积极备战。本月5号,趁着伊朗近期三场大规模演习间歇之际,以色列军方宣布,2月或3月将与美国举行代号为“严峻挑战12”的例行联合导弹防御演习。虽然以色列军方强调,此次演习的计划早已确定,与近期事件无关,但这场两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演习还是让人们为霍尔木兹海峡上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捏了把汗。

    主持人:

    最近5年来,有5位伊朗的核科学家被刺杀身亡,另外还有一位受了伤。伊朗已经说这是以色列干的,那这种可能性大不大?

    殷罡:

    这种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不见得是以色列摩萨德的特工,那些犹太人其着摩托车拿着刺型炸弹往汽车上一贴,这个可能性几乎没有,它一定是伊朗的本国人。而且以色列情报机构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后期就开始和英国王的反伊斯兰革命的人民圣战者组织有很密切的联系,包括一些秘密活动。

    主持人:

    摩萨德策划的这些?

    殷罡:

    摩萨德协助,而且还有伊朗内部的反现代伊斯兰共和国的势力。它不会是摩萨德单独干的,而且在伊朗的这些犹太居民也有两三万人,他们也老老实实在那驻几千年这些人的后裔,他们对以色列兴趣并不大。所以,一定是伊朗人和伊朗的反对派和以色列情报机构的合谋。

    主持人:

    以前的一些刺杀事件有没有最后真的查出过真凶的?

    殷罡:

    也没有真正的查出过,就是包括安炸弹炸核科学家,但是它不会有其他的来源。

    主持人:

    总有伊朗的核科学家被刺身亡,这种事情对于伊朗它自己推进的核进程是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殷罡:

    有一些影响,但是影响不会太大,死了个副主任,可能也7、8个副主任,伊朗体系里副手比较多。

    主持人:

    不会根本性的影响到进程?

    殷罡:

    不会。而且还有一个迹象,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不只一次的说过,他们一直在从事阻挠伊朗核计划的行动。

    主持人:

    所以,伊朗尽管在面对这种环境,核科学家经常遭到刺杀,还在不断推进自己的核进程。以色列最近就给以色列的官员发布了这样的报告,说伊朗在一年之内就可能会拥有核武器。显然这样一份报告比之前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出的那份报告显得形势更加严峻,一年之内真的有可能吗?

    张召忠:

    几年前我就说,这个话以色列大约五六年前就说了你刚才这样的话。我到今天仍然在说伊朗没有核武器。发展不发展核武器现在还不知道,但是伊朗现在我们可以确定它现在出了核燃料棒了,说明伊朗从采铀矿,然后把铀矿给扔到离心机里在那转,然后进行提纯,提纯到2%、3%,现在已经可以弄到将近20%了。然后把它做了一个燃料棒,全过程它走下来了。11号,A伊就说,它现在第二个铀浓缩设备开始起用了,起用了现在大家就怀疑,你能提到20%,你能不能提到30%呢?能不能提到90%呢?如果你能提到90%,那就能造核武器了,它是这么一个理论。

    主持人:

    但是从20%—90%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吗?

    张召忠:

    但是现在那就很遥远,弄到现在才弄到20%。五年前以色列就说人家有核武器,到现在才提到20%,那证明现在没有权威的官方说它现在有核武器。A伊也不这么说,美国和以色列不可能以你单独怀疑它有核武器就打一仗。没有联合国授权A伊也没有,你不又是第二个伊拉克吗?

    主持人:

    但是现在还有的判断说伊朗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进行核施暴,这种可能性大吗?

    殷罡:

    刚才张教授讲的是非常精确,到今天为止没有。因为最极端的预测,也涉及以色列方面的,也和美国一些情报机构合谋搞出来的。伊朗在今年4月份,几个月之后可能拥有4枚核弹。核试验的日期,最大的可能是在明年1月。总统选举已经完成,但是新总统还没有宣誓就任的这个空当里炸,然后看怎么办。这样不给奥巴马的选举制造太多的麻烦,不让奥巴马在今年下半年做出一个决策说必须要打我,它一定要避开这个,所以算计的比较精到,这个报告来自于特莱夫大学的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这是一个比较新的机构。而这个机构它发布的这些报告好像是所见所闻,实际上这个机构都是些老同志闹起来的,比较稳健的一个机构。他们不断的向内塔尼亚胡灌输一种思想,说伊朗和问题是全世界问题,跟阿拉伯人关系最大,跟我们关系不太大。你可以考虑以色列允许伊朗雍和,把这责任推给别人,推给美国,推给阿拉伯,这么一种势力。

    主持人:

    但是以色列会不会根据自己目前对伊朗核形势的一种严峻的判断,就做出首先攻打伊朗的决定,进而把美国脱进来?

    殷罡:

    今年不会,我们简单的说。

    主持人:

    其实目前综合各方的分析来看,关于伊朗、波斯湾战争可能性目前还没有出现,尽管可能性在上升,包括航母部署,好像让人看到了战争硝烟的味道,但是还没有看到事实。但是美国最近一系列的动作,让我们看到它确实是在时时的推进对伊朗进行石油借运这样一个动作,背景我们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说:

    自去年11月下旬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总统令,下令对伊朗重要的石化产品行业实施制裁,同时扩大对伊朗油气行业的制裁以来,“石油禁运”就像一根捆住伊朗的绳索,越勒越紧。

    2012年伊始,当伊朗总统内贾德出访拉美“找朋友”之际,美国也正在组建对伊“石油禁运国际联盟”。最新动向显示, 美国已经基本做通了欧洲盟友的工作。本月4号,法国外长朱佩表示,欧盟成员国原则上同意禁运伊朗石油至欧洲。12号消息传出,原定于30号召开的欧盟外长会议被提早到23号举行,媒体评论分析这可能是为了尽快确定欧盟对伊朗新一轮的制裁措施。

    同一天,日本财务相安住淳也表示,为响应国际社会阻止伊朗核计划的动议,日本将有计划地减少从伊朗进口原油。而日本外向玄叶光一郎也在上周完成了对沙特的访问,分析人士指出,这是日本正在寻找替代伊朗的石油出口方。

    俄罗斯塔斯社1月11日援引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的话称,俄罗斯反对美国以及欧洲可能对伊朗实施的石油制裁,即便伊朗推进铀浓缩活动。里亚布科夫说,“这些制裁与防止核扩散没有任何关系。其次,之前对伊朗的制裁不仅未能通过协商达成解决方案,反而离这一目标越来越远。”

    主持人:

    对于伊朗进行“石油禁运”对美国本身的影响倒不是太大,但是对于欧洲、亚洲来说影响是可以见到的。但是为什么这次美国欧洲的这些伙伴会做出同意“石油禁运”这样一个决定吗?23号的欧盟会,会通过这个事儿吗?

    张召忠:

    现在范龙佩说的是欧盟原则上同意对伊朗进行“石油禁运”。我个人分析,美国、英国、法国这些个国家跟伊朗石油没有任何关系,禁运不禁运跟它们没有任何的利益关系,它当然愿意禁运了。但是对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这样的一些国家来讲,它从伊朗进口的石油,这个国家每天大约是45万桶,中国是从那进口60多万桶,中国的进口比他们还要多。对这些国家来讲,正好是这三个国家倒霉。

    主持人:

    不但债务危机,还是雪上加霜。

    张召忠:

    意大利、西班牙、希腊都活不了了。现在又不让它进购石油,那它上哪去弄石油去?你说我换个国家,从利比亚,或者是从沙特,那得从新谈,价格、来源都从新弄。所以说,现在23号要开这个会,我们可以把话放这儿,我个人认为欧盟要通过“石油禁运”这样一个决议非常难,还得要吵一顿架。所以,我个人是这样一个判断。

    主持人:

    23号的时候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结果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刚才您提到了,目前欧洲正在经历主权债务危机的这几个国家,像意大利、西班牙,尤其是希腊。今天我也看到一个数字,说这三个国家对于从伊朗进口石油的比重是多少呢?是13%和14%,希腊最多,想必欧盟做出最终的决定是困难的。对于亚洲,我们看到美国财长盖特纳已经访问完中国了,现在在日本,还要去韩国。亚洲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殷罡:

    比较难,日本已经解决了,它削减一部分。现在对中国的压力比较大,中国维护自己的权益能力也是比较强,韩国多半还和日本保持类似的立场。你刚才说欧洲这几个石油进口国,其实对他们的影响有,但是也不是太大。由于经济问题,今年他们的石油需求量要减少,而且在非战争状态,这几个国家30、40万桶油,像沙特比较轻易就补上了。现在问题是这样,如果没有战争,不封锁海峡,可以从其他的,包括从科威特、沙特,甚至伊拉克现在也恢复的不错,来搞一些替换,问题就是避免战争。

    主持人:

    但是我们看到不管是欧洲还是亚洲,其实最终通过所谓“石油禁运”这样一个决议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对于美国来说,即便克服这些困难也要上。是不是意味着美国越是想推行“石油禁运”,越是显得美国在解决伊核问题上无计可施?

    张召忠:

    无计可施你这个判断我非常同意,美国现在是没招了,没招之后它就想通过“石油禁运”让伊朗人民起来以后,让他们没发活,现在伊朗的本地,相对美元来讲已经贬值到20%了。这证明美国很受鼓舞,证明我这个制裁是可以的。下一步还要继续制裁,现在看来美国对伊朗石油现在依赖很少了。主要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美国自己在大陆开采石油,再一个它通过管道在土耳其地中海那有了。另外沙特也在往红海修管道,阿联酋也在修管道。大家依赖霍尔木兹海峡,这个慢慢依赖就会少了。所以中国现在跟伊朗石油这次我估计中国和日本都同意去削减一部分。

    主持人:

    但是现在这个悬念毕竟还挂在这儿,如果真的一旦欧盟在23号通过“石油禁运”,伊朗会作出什么样激烈、强硬的回应?

    殷罡:

    伊朗现在做出强烈回应的可能性比较小,没有什么办法。肯定让欧盟通过,欧盟都通不过,你还拿中国日本说什么事。而波斯湾地区石油的依赖这个顺序最高的是韩国82%,其次是日本70%,比较弱的中国45%上下。所以,我觉得你想现在伊朗面临着这么大的压力,它如果不缓和自己在国际社会中形象,可能麻烦就更大了。

    主持人:

    所以我们看这个“石油禁运”到底会给伊朗带来什么?会给地区局势带来什么?尤其是美国的航母战斗群的部署,会使得局势朝向一个什么样的方向走?还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更近。好,今天非常感谢二位嘉宾来到演播室给我们做分析点评,谢谢!

    好,各位观众,今天的《今日关注》到这里结束,感谢您的收看,再会。

    制片人:陶跃庆

    策 划:张梦溪

    编 辑:张舒扬 高佳鑫 李妹妍

责任编辑:刘岩

热词:

  • 央视网
  • 视频
  • 点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