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国际视频 >

[世界周刊]视线:美伊斗法(20120108)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8日 23:0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53c189832245421f9b5fe4d2003da3dd

更多 今日话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康辉:欢迎收看2012年第一期节目。

    过去一年,世界经历了太多的震荡,尤其是在中东地区。进入2012,震荡仍在延续,焦点仍在中东。

    新年伊始,一场剑拔弩张的跨年军演就给迷雾中的海湾局势增添了浓浓的火药味。

    美伊斗法,仍在继续。

    12月24日到1月2日,伊朗举行了为期十天、代号为“守卫90”的跨年军事演习。

    这次演习从阿曼湾到亚丁湾再到印度洋北部公海,演习区域跨越2000多公里,轨迹就像一柄凛冽出鞘的波斯弯刀。

    演习过程中,伊朗海军成功试射了多种型号的国产新型装备。

    “卡德尔”远程地对舰导弹

    射程为200公里,被视为中程或短程巡航导弹,但伊朗称之为“远程”导弹,可对海湾地区的大型水面舰艇和航空母舰等目标进行打击。

    “纳斯尔”短程导弹

    “纳斯尔”短程导弹,射程35公里

    “努尔”舰对舰导弹

    “努尔”导弹,波斯语:“闪电”。

    射程超过120公里,末端飞行高度仅为5-7米,拥有复合导航系统。

    专家 华黎明:伊朗这次军演实际上是被动的,从去年10月份开始,美国就开始对伊朗施压,再加上以色列扬言要对伊朗发动攻势,在这种情况下伊朗伊斯兰政府为了表示不示弱,另外也是警告美国和以色列。

    1月6号,伊朗海军少将法达维表示,将在下个月提前举行代号为“伟大先知-7”的军演。演习的核心在进出海湾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上。

    伊朗海军司令 哈比布拉·萨亚里:当你问,我们对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持续了多久,这是个错误的问题,我们一直控制着霍尔木兹海峡,海峡一直处于我们的监控之下。

    霍尔穆兹海峡,最窄处仅33公里,国际航道最窄处仅10公里,适合布雷和展开潜艇战。伊方表示,一旦开战,伊朗将与美国第五舰队展开“非对称”的作战形式。

    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专家黑格舍纳斯统计,伊朗革命卫队可能拥有200艘攻击快艇,伊朗快艇的自杀式“蜂群战术”,可能给美国航母带来大麻烦。

    这种自杀式袭击所倡导的“吉哈德意志”,源于两伊战争期间。

    1982年3月23号,1万名连枪都不会开的伊朗少年冒着毒气,冲进宽度10公里的高密度雷场,为后面500辆坦克蹚地雷开路。

    这场战役,伊朗以4万人死亡的恐怖代价彻底摧垮了伊拉克人的心理防线,收复了伊朗西南部的产油区。

    然而,决定成败不仅仅要靠意志,更要靠实力。

    尽管伊朗海军司令萨亚里宣称,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就像“喝水一样简单”。

    但此前,美国斯坦尼斯号航母,仍然从巴林出发,大摇大摆地通过了海峡。

    2012年1月5号,一艘美国驱逐舰在阿拉伯海解救了被海盗劫持的伊朗渔船“莫莱”号。

    这艘“基德”号驱逐舰恰恰隶属于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

    国务院发言人 纽兰:正是遭到伊朗政府指责的,穿越霍尔木兹海峡的,约翰·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的船员,从海盗手中救下了一艘伊朗帆船,船上有13名伊朗船员,据他们说他们已被海盗劫持了40到45天。

    剑拔弩张之际,这一小插曲与其说是向伊朗示好,不如说是向伊朗施压。

    康辉:伊朗亮剑,美国箭在弦上。双方似乎一触即发,新的战争真的会成为2012年的开年大戏么?

    但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却说:不必紧张,这样的剧情我们看过好多遍了。

    的确,翻开历史,美伊之间的明争暗斗已持续了30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局势就会发生戏剧性的逆转。

    2012年1月5号,美国总统奥巴马罕见地在五角大楼现身,率国防部长和美军参联会主席发表名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新军事战略报告。

    美国总统 奥巴马:我们将继续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削减预算将不会影响这一关键地区的防卫。。在中东地区我们将尤其保持警戒。

    “1”战略,是在打赢一场战争的同时,完成对另一地区的军事部署。

    这是对美国冷战后“同时打赢两场战争”战略的重大调整。

    那么这场“一定要赢”的战争是否就是伊朗?

    当天,站在奥巴马身边的美军参联会主席邓普西,的确点了伊朗的名。

    美军参联会主席 马丁·邓普西:我们一直对伊朗传达如下信息,希望他们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不要阻断航运与通行自由,而且我们坚持,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

    有分析认为,虽然美国的战略调整强调“西收东进”,但并不排除“声东击西”,也就是对伊朗发动“外科手术”式或者“利比亚式”的军事打击。

    专家:其实美国可能恰恰思考的是,如何能够在尽可能不对伊朗,采取战争手段的情况下,遏制美国所说的伊朗发展核武器的企图,从而让以色列不要做出过度反应,对伊朗采取军事打击。

    2011年12月31号,正在度假的奥巴马在夏威夷签署了对伊朗的新经济制裁措施。

    据《亚洲时报》报道,这一制裁法案的积极推动者是美国的“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他们得到了来自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直接命令。

    美国就像西部片中的牛仔,手扶枪套,寻找一击必中的时机。

    然而现实中的对手却没那么简单。

    1月5号,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引述情报人员的话说,伊朗革命卫队精锐部队“圣城旅”已秘密潜入拉美和欧洲。一旦美国和以色列攻击伊朗,他们可能从美国后院对美国目标发动袭击。

    这让人想起30年前,彻底改变美伊关系的一次袭击。

    1979年,霍梅尼在伊朗发动伊斯兰革命。

    霍梅尼:我决定建立一个政府,一个人民的政府。

    德黑兰大学生在5名组织者的带领下要求美国遣返逃亡的伊朗国王巴列维。

    学生领袖 阿斯格哈扎德:我提议我们应该占领美国使馆,两到三天,并且把美国人作为人质,但有两名(学生领袖)反对这一建议。

    其中一位反对者名叫艾哈迈迪·内贾德,日后将成为伊朗总统。

    学生领袖 阿斯格哈扎德:内贾德说,如果占领使馆会增强,苏联(对伊朗)的影响。

    尽管如此,1979年11月4号,几百名学生冲进美国大使馆,在里面发现了美国支持巴列维、企图策划政变和暗杀霍梅尼的“秘密文件”。

    伊朗的反美情绪达到最高点,52名美国人成为人质。

    1980年4月24号,美国三角洲突击队搭乘8架改装后的RH-53D海种马直升机,展开“鹰爪行动”,试图解救人质,但由于机械故障和沙尘天气,行动受挫,8人死亡。

    5个月后,获得西方支持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发动两伊战争。

    战争持续8年,伊朗死亡70万人,欠外债450亿美元,还饱受西方的制裁和羞辱。

    2009年3月,刚刚入主白宫的奥巴马,曾通过录像向伊朗祝贺“传统新年”,试图缓和美伊关系。

    2010年1月,伊朗在奥巴马入主白宫一周年之际,正式拒绝低浓缩铀换核燃料棒协议,伊朗核问题再次陷入新一轮“紧张周期”。

    随着2012年美国大选的临近,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已经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乐于炒作的话题。

    康辉:要解开美国与伊朗之间30年的死结,本不容易。

    随着2011年北非中东出现的变局与震荡,海湾局势的复杂性又超出以往。

    而且,在2012年,美国和伊朗将分别迎来总统大选和议会选举,这又使得美伊斗法的走向变得愈加扑朔迷离。

    1月4号,法国外长朱佩表示,欧盟各国原则上已达成共识,禁运伊朗石油到欧洲,并将在1月30号的欧盟外长会议上做出决定。

    国务院发言人 纽兰:我们不仅希望看到欧洲这样的盟友(决定制裁伊朗),也希望看到其他国家这样做,因为我们相信这会勒紧伊朗的经济枷锁。

    然而,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本周,2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上涨到每桶112.97美元,创下去年11月14日以来的最高点。

    对于经济状况不佳,即将面临大选的欧洲各国政府来说,制裁伊朗可谓两难之举。

    华黎明:其实欧盟这次要参加对,伊朗的制裁也是出于迫不得已,欧盟在伊朗有很大的经济和能源利益,欧盟的很大一部分原油是要靠伊朗供应的,到2007年以前德国还是伊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根据德国法兰克福商业银行的数据,2011年,欧盟每天从伊朗进口原油45万桶。

    但在伊朗问题上,欧盟算的不止是经济账。

    吴冰冰:整个中东变局,欧盟都是有自己声音的,如果说这个中东变局,一定要往前推动的话,那与其让美国推动,不如欧盟至少要参与,甚至可能在某些地方还要起主导。

    2012年1月4号,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访问伊朗。

    法国《费加罗报》在解读这张握手照时说,内贾德热情的肢体语言流露出,“对斡旋者的渴望与期待。”

    会晤中,土耳其承诺,绝不允许任何人利用本国领土发动对邻国的战争。

    伊朗方面则表示,愿意在土耳其与美、英、法、俄、中、德六国展开谈判。

    而此前,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提议的谈判地点也正是土耳其。

    其实,对于伊朗来说,谈判永远是第一选项。

    尤其是在今年,2012年3月,伊朗将迎来议会选举。

    1月2号,据伊朗马什雷新闻网(mashreghnews。ir)报道(http://www。mashreghnews。ir/),伊朗前总统、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拉夫桑贾尼的女儿法伊泽,上个月因参与反政府宣传而被判刑6个月。

    华黎明:这个是2009年伊朗大选,发生的一场政治动乱留下的后遗症。

    2009年,伊朗总统大选期间,曾发生被西方称为“绿色革命”的骚乱。

    当时,拉夫桑贾尼公开支持内贾德主要的竞选对手,改革派领导人穆萨维。

    华黎明:拉夫桑贾尼实际上是,要求改革民生的这一派势力的代表人物,但是较量的结果呢,拉夫桑贾尼又败下阵来,现在拉夫桑尼亚尼的处境也很不好,哈梅内伊还是要对他施加强压。

    相比之下,内贾德政府的压力也不小。

    自从2009年内贾德连任成功后,伊朗经济一直不景气。

    从2010年12月起,伊朗货币里亚尔的黑市价格已经贬值了50%,通胀率从去年三月的13.2%上升到19%。

    在美国签署制裁法案后,伊朗民众担忧加剧。据《亚洲时报》援引一位伊朗经济问题专家的话说,本周一,在伊朗的货币交易市场,甚至一度出现美元断货的现象。

    专家 吴冰冰:在西方的压力越大的情况下,外部压力越大的情况下,可能越是要促使国内的,不同的政治团体,进一步思考,你采取一种政治立场的时候,它的代价是什么。

    康辉:伊朗和西方以及以色列一直势同水火,但在历史上,波斯商人和犹太商人却是全世界公认最精明的商人。

    以色列的犹太人善于理财,伊朗的波斯人则善于识宝,知道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以及如何在最适当的时候得到它。

    因此在伊朗和美国乃至西方斗法的同时,我们又能感受到到双方暗地里的讨价还价。

    至于结果,短时间内也许还难以看到。

热词:

  • 央视网
  • 视频
  • 点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