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国际视频 >

[今日关注]悬念2012:南海之争 紧张还是缓和?(20120102)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3日 05: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2530c8eee27a4912bca8f687be4f6536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主持人 鲁健: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文国际频道正在直播的《今日关注》元旦特别节目《悬念2012》。

    从2011年6月开始,南海局势持续升温。越南、菲律宾等国均以不同方式主张自己在南海的利益。东南亚国家挑衅、抱团。美国也借机重返亚洲,组织演习,为声索国撑腰。印度准备强势东向,而日本试图将南海局势和钓鱼岛问题挂钩,一时间,南海争端风起云涌。

    那么,2012年,南海局势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是紧张还是缓和?除了这些国家,还有谁会再介入南海南海之争会否升级,中国又如何保护在南海的利益?这就是我们本期节目所要关注的悬念。

    节目一开始我们先来看一下本期节目的悬念一:2012,菲律宾和越南还有什么牌?

    新闻背景:越菲南海搅局 扮演2011南海争议主角

    5月27日,越南政府发出声明,称3艘中国巡逻艇在南海骚扰一艘越南探油船,不但破坏探油船上的设备,还警告它侵犯了越南海域。事件随后迅速发酵。次日,越南一家国营报纸便刊登通告,称当月13日将在其中部海岸附近某海域举行持续6个小时的实弹演习,并警告各种船只远离该海域。

    无独有偶,同月28日起,菲律宾与美国举行为期11天的联合军演。虽然菲律宾军方反复强调军演与南海局势无关,但此次演习地选择在距“争议岛屿”最近的菲律宾岛屿,其意图仍然让人怀疑。而在随后的7月20日,4名菲律宾众议员更是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在军方高官陪同下登上南沙群岛中业岛,上演了一场颇为张扬的“登岛秀”。

    随着南海争端日益升温,更多的国家为了介入南海争议,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越南和菲律宾两国做为拉拢合作的对象,不得不说,越南和菲律宾在2011年这场争端中扮演了挑衅者的角色。

    鲁健:关于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两位嘉宾,一位嘉宾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您好,还有一位嘉宾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教授,欢迎二位嘉宾。

    刚才我们通过这个短片也看到确实2011年越南和菲律宾在南海搅局。而且根据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情况,现在在南海我们国家是占据八个岛屿,其中包括台湾占据的太平岛。

    另外我们看到42个岛是被侵占的,越南占了29个,菲律宾占了8个,马来西亚占了5个,文莱、印度尼西亚也部分岛屿和海域提出了主权的要求。所以从这种情况看,南海的确实是刻不容缓。从2012年两位判断,越南和菲律宾还有什么样的牌要打出来?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 少将 罗援:我觉得越南和菲律宾可能还会再打这么几个牌,第一是它觉得行之有效就是傍大款,绑在美国的一边,一个就是特别是菲律宾和美国加强军事同盟,以前是美国从它的克拉克基地苏比湾撤军,现在是不是再让美国启用这两个基地是一个悬念,我们值得关注。再一个就是在军事上他们要抱团,还是要打群架。美菲军演这个要肩并肩演习,这个已经是中断了很多年了,现在又重新恢复。

    现在南海地区的所有美国在亚太地区有五大军事同盟,这个同盟都有双边演习,现在全都变成了多边演习。今年我想可能会还要搞一些多边演习。

    鲁健:可能第一点还是继续傍大款,但越南和美国没有军事同盟关系,它能傍得上这个大款吗?

    罗援:比如可以占据一些舆论制高点,可能在南海地区召开去年他们搞的一些海军部长会,国防部长会,这些会还要开,还有一个就是加强军事采购,比如越南要采购的“基洛”级潜艇,苏—30作战飞机,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他们的“宝石超音速岸对舰导弹”能打290公里,这个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菲律宾是要采购,从美国买第三艘海岸警备队的导弹护卫舰,而且现在要买12架F—16战斗机,至于这个军备竞赛的势头我们要引起高度关注。

    鲁健:傍大款加军购,还有军演。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杨希雨:但实际上罗将军提到这个重返苏比克湾和克拉克海军基地,这个真正讲这个可能性不太大,关键就是他们军事演习密切程度的提高,在协同方面的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菲律宾、越南在多边外交舞台的新一年的动向,这个值得注意,因为这个是在和平年代制造舆论优势,在国际社会争取所谓支持的最有效手段。比如2012年夏天有东部地区外长论坛,然后还要有其他各种高端,包括东亚峰会,各种高端多边组织,我想这个是恐怕在越南、菲律宾继前年、去年大肆炒作南海争端之后,今年可能继续做的事情。

    罗援:看军事演习,第七舰队是每年要搞四个演习,但是今年整合了,把四个演习整合成一个演习,叫做“团队挑战”,你听这个名字,顾名思义就是要抱团打群架。以南海几个声索国都会加入到这个“团队挑战演习”当中去。

    鲁健:所以从军事上的态势看,还是抱团的趋势在加剧。刚才两位说的可能是从军事角度,另外我们如果从2012年军事分析,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其实菲律宾和越南也有很多动作,比如说我们短片当中看到菲律宾议员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在军方人员的陪同下登上中业岛,这个被称为“登岛秀”。越南方面更是,在经济方面打了很多的牌,还要拉印度搞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在这方面2012年难道他们就会停止了吗?

    杨希雨:这个不会,因为概括讲,目前有声索国,特别是去年急先锋,菲律宾和越南是搞了一种全方位炒作南海问题,整个炒作当中其中最突出是两条,第一是军队手段,第二是开发手段。军事手段罗将军介绍的比较详细。还有一条就是开发,这个里面有一个单边主义开发竞赛的问题,我们要求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而我不跟你共同开发,我利用地理之便搞单边开发,所以今年他们在初步占了便宜之后,还会在单边开发里面做更多的行动,做更大的投入,这个是我们在今年必须高度警惕的。

    这个就是一个实际利益,1970年以前没有南海争端问题,70年出了两件事情,一个是开始海岸法公约会谈,再一个就是这个地方发现石油了,一看有石油了说这个地方是我的,以前中国人说这个地方是中国的,没有人提出挑战,所以现在南海争端背后有很大因素,除了战略因素、政治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是利益驱动,首先获利,在这方面单边主义开发是实际获利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罗援:现在越南和菲律宾在搞排华性的单边开发,像越南和印度搞共同开发,菲律宾和日本搞共同开发,唯独不和中国共同开发,南海地区现在有1000多个油气井,没有一口是和中国共同开发的。

    杨希雨:另外我们讲共同开发的概念是有关争端国之间共同开发,我们法律上叫第三方,比如说日本在这个地方没有任何争端的资格,甚至把欧洲的一些公司卷进来,这个其实就不叫共同开发,这个是一种拉第三方搅浑水的一种单边主义开发。

    罗援:所以我们讲的主权归我,这个是属于我的你要跟别人共同开发也还要首先要争得我的同意,而且你更不能把我排除在外。

    鲁健:因为南海争端,实际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所以很多国家的企业可能想得很简单,觉得这是一个经济行为,面对这种行为,中国是不是也可以有一些应对的办法?

    杨希雨:其实这个例子在90年代就出现过这样的例子,就是说,当时有一个西方大公司,同声索国要搞所谓的开发,最后它认识到卷入了中国的水域,最后它不得不在中国大市场和小小的油田利益之间做一个选择,结果它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它就撤出来了。不能说一边在中国大陆市场赚钱,一边就又在践踏和掠夺中国在南海的利益,这个肯定不能让你两头做。就是说我作为主权国家我没有资格权利说,你这欧洲公司你能做或者不能做,但是如果你要做的话践踏中国人民的利益,那你就要从中国市场撤离出去,就是你必须在中国市场上付出代价。 

    鲁健:你是注重中国南海眼前利益,还是看中中国市场长远利益。

    杨希雨:这样一个争议地区存在的巨大的政治风险、军事风险和法律风险,就是整个权衡下来之后,第三方公司应该对这些声索国家的拉拢和怂恿应该有一个很好的算法。

    罗援:我们现在要把南海搞开发作为体现主权的重要标志,现在我觉得我们主权概念外延应该扩大一些,我们以前讲的主权是什么,领土、领空、领海,我觉得现在就是浮动的国土也应该是我们的主权范围之内,比如航空母舰它出去就是我们流动的国土,我们如果在那里设一些勘探平台,这也是我们的浮动国土。我们也有权利保护我们这个浮动的国土。

    鲁健:所以2012年我们刚才关注的第一个悬念就是越南和菲律宾,刚才杨教授也讲了,这两个问题的急先锋,2012年还会有哪些牌可打?

    那么另外值得关注的一个悬念,就是在南海我们也注意到2011年除了越南、菲律宾这样的南海声索国以外,还有很多的国家也意图搅局,比如说日本、印度、澳大利亚这些国家,这些国家在2012年在南海又会有什么样的动作,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也来看一看。

    新闻背景:日澳印插手南海 为美做亚太马前卒

    2011年9月初,刚刚组阁一个星期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就与彼时正在南海惹事不断的越南、菲律宾频繁接触,10月11号到15日,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又接连访问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在访问中,玄叶光一郎提出构建多边框架解决南海纷争的建议,这一倡议马上得到相关国家的响应。

    澳大利亚是美国永不说“不”的盟友,与日本并称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南北两锚”。自从2011年11月,奥巴马宣布在澳大利亚北部驻扎海军陆战队后,澳大利亚开始正式插手南海争议。

    12月开始,澳大利亚与印度出人意料地频繁互动,彼时印度也已表现出插手南海争议的意愿,澳印一拍即合。

    印度虽非美国盟友,但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并不介意在南海乱局中捞取好处。10月越南国家主席访问印度时,与印度签署了南海油田开发协议,将联合开发位于南沙群岛的127号和128号两块油气田。

    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加上似乎无处不在的美国,这四个非南海声索国在2011年终的频繁互动十分引人关注。

    12月28号,野田佳彦访问印度,双方商定日本印度海军2012年进行首次联合演习。12月19号,美日印三国在华盛顿首次举行高官磋商,海洋安保成为中心议题。另外,三国还商定在2012年4月举行海军联合演习。

    鲁健:所以刚才通过短片我们看到,像日本、印度包括澳大利亚,虽然在2011年不能说南海争端的急先锋,但是确实也是不甘落后。从三国表现看,2012年两位预计,这三个国家在南海争端上还会不会把这个局势搞的更复杂?

    罗援:这个肯定我觉得他们还是要有所动作,在这个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介入南海争端,他们主要是两大利益的驱动,一个是经济利益一个是地缘战略利益,从经济利益看,日本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但是日本有一个格言,日本什么东西都没有,但是日本什么东西都必须有。所以南海对它非常重要,所以现在南海的石油进口的90%要通过南海,从但还液化天然气的产品75%是流往日本,所以经济利益对它非常重要。

    再一个从地缘战略利益上看,它现在就是想转嫁危机,因为它知道在东海这边现在有一些争端和纠纷,它就在南海挑事,然后把矛盾转向南海。第三个就是挑逗周边国家来遏制中国的崛起。

    印度我觉得有异曲同工,也是有地缘战略和经济利益,但印度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在2000年国防部出版了一个海洋新战略构想,就是印度要当印度洋的霸主,要遏制其他海洋大国的对印度洋的挑战,现在提出一个珍珠链战略。就是我们有些学者提出,美国对我们形成一个“C”形包围,但是西方国家就在挑逗日本,就是中国在印度附近形成一个珍珠链,就是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泰国和柬埔寨形成这么一个珍珠链包围。印度就想把它的遏制的前沿,要推到南海这边来破解所谓的珍珠链包围。

    杨希雨:实际上澳大利亚很有意思,刚才讲到日本和印度确实有在利用南海牵制中国在中印争端和中日争端的战略意图,如果说澳大利亚好像跟中国远隔万里没有什么争端,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介入南海等于是加强了自己在亚太安全领域的存在。增加了自己在这个地区的声音和发言权,这一条也是有关外部势力积极介入南海的一个战略考虑。

    鲁健:所以我们刚才说到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都要介入南海的问题当中,还有一个共同点恐怕就是背后都少不了美国的因素,这也是这三个国家在南海不断搅动局势的根本原因所在,美国2012年在南海又会有什么样的举动,我们再通过一个短片先来了解一下相关的背景。

    新闻背景:频繁主导南海军演 美国借机加强亚太存在

    美国从2010年7月开始在南海争议上不断制造舆论,2011年,正式将触角逐渐伸向南海。

    首先,美国向新加坡永久性部署最新型濒海战斗舰,承诺加强与菲律宾的军事情报共享,为菲律宾提供其“负担得起”的军事装备。为兑现承诺,2011年8月,美国专门向菲律宾提供了一艘汉密尔顿级大型巡逻舰。

    菲律宾、越南等国见有美国“壮胆”,大小军事演习就披着各种政治外衣不断上演。美国更是先联合东盟六国海上军演,后又主导美菲、美越联合海上军演,显示其在南海争议地区的话语权。据统计,2011年在南海地区的五次军演中,美国“导演”并参与了四次,密集扎堆的军事演习,使南海局势迅速升温。

    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巧合,8月15号,美国航母“华盛顿号”高调访问越南。8月16号,另一艘核动力航母“里根号”到访香港,两艘航母成左右拉弓之势,有军事专家评论:“此举意在为东南亚国家壮胆”。

    鲁健:所以谈到南海的局势也自然而然会引起我们今天节目的第三个悬念,就是很多人也担心2012年由于这种局势升级会不会引发局势,甚至引起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两位怎么看?

    罗援:会不会引起擦枪走火我觉得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第一个就是美国在南海的介入力度,第二就是中国在南海争端的反制程度。第三就是所谓声索国家他们对南海争端的关注度。

    首先美国介入力度,如果美国介入力度大,周边一些声索国就觉得有恃无恐,可能就会得寸进尺。这有可能激化南海的矛盾。还有中国的反制程度,如果中国的忍让和克制对周边国家理解为退让,是一种软弱可欺,错读了我们的这种善意,也有可能造成擦枪走火,它就觉得你可能一味保和平,我可以拿土地来换和平,如果要造成这种错觉,也可能会造成擦枪走火,还有一个就是一些声索国,可能把它自己国内的矛盾,比如国内自民主主义情绪的高涨,可能把这个外溢到南海争端上来,转嫁危机,这样我们即便没有擦枪走火的意愿,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还有可能造成擦枪走火。

    鲁健:相比之下您提到第三点,就是这些声索国,他们这个表现更为关键。

    杨希雨:一个是处于国内的政治需要,比如菲律宾的议员登岛,所谓“登岛秀”,严格讲这个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为什么这么做就是要调动国内的注意力,所以所谓擦枪走火说,说是意外,实际纯属计划之中,有些人故意造成擦枪走火,所以这个可能性我们不能预言,但是这个可能性绝不能排除。

    鲁健:我记得去年6月22号中国的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在接受记者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认为有些国家正在玩火,我希望美国不要引火上身。您怎么看这样的说法?

    罗援:这个问题确确实实,因为美国不是南海的域内国家,但是它现在介入南海争端,而且在拉偏架,有可能就造成地区战略利益的失衡,有可能就是比如造成擦枪走火事情,或者其他一些意外事件。

    鲁健:美国应该也不希望出现引火烧身的情况吧。

    罗援:美国不想引火烧身,但是这个时候如果拉偏架有可能事与愿违,它本来不想做那个,但是确确实实最后还会引火烧身。

    杨希雨:应该讲美国它不太愿意看到南海地区,它是担心所谓战略不能由中国控制,为什么拉偏架,实际上就希望能够在这个地区要制衡中国,要是严格看整个美国在南海争端上的政策立场,客观说在80年代初期,里根政府发表的声明,一直到1994年克林顿政府再次发表的原则,那个基本说有问题,但是基本还可以。就是大体讲南海争端美国不持立场,但是必须和平解决,这是一条。再一条就是,它的航行自由必须保证,这个所谓航行自由是一个有践踏别国主权的因素,但是作为第一条,和平解决,它不持立场,不支持任何一方,这一条应该讲还是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现在问题在于美国在逐渐偏离自里根那个时候以来的立场,在逐渐卷入,这个就叫所谓玩火,这个玩火后果实际上要不就是把美国拖入一场美国自己都不想进入的冲突,要不就是把这个地区的局势搞的越来越复杂,以至于影响到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航行国家的航行自由。

    鲁健:而且它很容易发出一些错误的信号,让这些南海声索国他们可能产生错误的理解。

    罗援:美国介入南海我觉得有这么四个意图,第一是美国仍然是太平洋的霸主,不许任何人对它提出挑战,不允许有一个排美性的地区或组织出现。比如现在经济上搞TPP,就排华,在其他东盟地区也不能说出现有排美的,在军事上有一个反介入,就是要抵抗反介入的能力。

    鲁健:但是不要忘了南海的主权属于中国,在这种问题上,中国在这个主权问题上,在核心利益上,到底2012年有没有一些可以用的反制措施?

    罗援:这个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南海争端现在是一个大国的一个博弈的棋盘,实际上考验我们和平崛起的意志,首先不断挑动你的底线,你如果要作出比较强烈的反应,它就说你中国军事威胁论,如果你要不做反应,他就老是搅动你。

    鲁健:您刚才说的得寸进尺。

    罗援:所以就是使中国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中国首先要表明我们的态度,就是我们有和平的解决南海争端的这种意愿,但是我们也不乏用非和平手段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意志,就是你要把良好的意愿和我们坚强的意志结合在一块你才能遏战、止战。

    杨希雨:其实南海争端的挑战是整个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在这个地区具体讲,我们一方面要不遗余力的维持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第二要不遗余力维护我在南海权益,这个维稳和维权现在我们陷入两难,刚才罗将军讲到对中国和平崛起意志的挑战,我说可能还要加一句话,是对中国和平崛起战略智慧的挑战,就是说你在这两难当中怎么兼而得之,这里面你的全部手段除了你的和平外交谈判手段你要调动全部的国力和手段,包括开发手段、军事手段、外交手段,包括法律手段,比如说意大利、英国有大量有关有利于我南海主权的资料,这些都应该调动起来,包括所有第三方公司应该搞清楚,在中国的市场和中国争端之间你必须要选择,坚决制止第三方进入,这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鲁健:在军事上我们也可以搞一些,划定一些导弹试射区,如果是主权范围,你不要随便过来。

    罗援:一些岛礁我把它作为导弹试射区,把这个军事演习区,一切后果进入我这个军事演习区域的一切后果来自负。

    鲁健:还有我们南海问题白皮书是不是也可以搞一个?

    罗援:我觉得我们要占领舆论制高点,法律制高点,既然我在历史上、法律上,我占有充分理由我们就公布白皮书。

    鲁健:好的,非常感谢两位嘉宾。今天针对2012南海问题悬念所做的分析和评论,谢谢观众朋友的收看,再见。

    监制:马勇

    制片人:战丽萍

    策划:朱同合

    编辑:王冬妮 李妹妍 杨威

责任编辑:刘一

热词:

  • 央视网
  • 视频
  • 点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