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北约战机和战斧导弹在呼啸声中划过利比亚的天空,经过7个月的轰炸,卡扎菲最终命丧家乡苏尔特。随着中东的这场战事逐渐尘埃落定,更多疑问也开始产生,下一场战争会在哪里?会是伊朗吗?从核报告到砸大使馆,从击落美国无人机到霍尔木兹海峡的军演,西方对伊朗喊打的声音从来没有今年这样响亮,会是叙利亚吗?从坦克上街到阿盟取消资格,从俄罗斯航母急赴地中海到阿盟派遣观察团,媒体评论最常使用的一句话就是“叙利亚会不会是下一个利比亚”。那么伊朗,叙利亚,在2012年会不会像利比亚那样等来北约的飞机?这些就是我们本期节目所要关注的悬念。首先来看第一个悬念,伊朗会是下一个目标吗?
12月24日,在圣诞平安夜这一天,伊朗开始为期10天、代号为“守卫90”的军演,演习地点选在了敏感的霍尔木兹海峡附近,从霍尔木兹海峡以东一直延伸到亚丁湾,覆盖约2000多公里海域。这是伊朗海军第一次在如此大范围的海域举行军演。似乎凑巧的是,美国航母“约翰·斯坦尼斯”号就在伊朗军演期间通过了霍尔木兹海峡。从12月31日开始,伊朗进入第三阶段演习,第三阶段将重点检验包括导弹和鱼雷在内新近研制的军事装备。伊朗军方还宣布将在未来几天内试射多种型号导弹。而这是否会引发两国更大的冲突受到全球的关注。
今年10月以来,伊朗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进入多事之秋,先是美国指控伊朗涉嫌参与暗杀沙特驻美大使,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出台伊朗核报告,指控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 11月29日爆发伊朗学生冲击英国驻伊朗大使馆事件,随后美国、欧盟同时决定扩大对伊制裁,美国攻打伊朗的秘密方案被曝光,五角大楼宣布向海湾国家售武计划,西方对伊朗的喊打声越来越响。伊朗也不示弱,12月4日,伊朗宣称击落美军先进隐身无人机RQ-170并拒绝了奥巴马要求归还的需求。2012年,美伊之战不可避免吗?
主持人:伊朗问题再一次成为媒体朝头的事件,这两天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军演,美国的航母恰巧在这个时候穿过霍尔木兹海峡。由此引发西方会否打伊朗的问题。今天演播室请到两位嘉宾为大家作评论和解读。
一位嘉宾是本台特约评论员、国防大学教授、海军少将张召忠先生,您好。
一位嘉宾是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东问题专家殷罡先生,欢迎二位。
伊朗会成为下一步目标吗?
张召忠(本台特约评论员 国防大学教授、海军少将):如果伊朗坚持发展核技术、核武器而且和西方一直对立的话,这场战争在所难免,但是是不是2012,要另当别论。战争是绝对的,时间是相对的。
主持人:2012年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有多大?
张召忠:2012年对伊朗作战的可能性不会超过60%。
主持人:殷教授您怎么看?
殷罡(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东问题专家):伊朗不弃核美国必打,2012年可能性比以前大,伊朗核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了。而且面临一个摊牌的机会,这个摊牌的机会对美国方面的选择更大一些,因为要大选。伊朗和美国都要选举,美国在先,伊朗在后。现在伊朗内部面临的国际压力很大,在核问题上的确需要一个抉择,如果往前走的话,必打。
主持人:伊朗核的进程决定了西方会不会对它动手,您觉得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多大?
殷罡:现在双方都在避免战争,就看谁的决策失误。如果有错误的决策,一般是来自伊朗而不是美国,伊朗做出对和错决策的可能性不相上下。
主持人:这两天伊朗军演的时候,美国航母来了,伊朗几个小时前刚发射舰对空导弹,这算是决策的一种?
殷罡:美国故意安排航母这个时候进入霍尔木兹海峡,目的是警告伊朗不要错误估计美国开战的决心。这次擦枪走火可能性非常大,现在伊朗军演的首要任务就是千万别差强走火。
主持人:美军在伊朗军演的敏感区域派一航母穿越,是不是也说明美国真的不怕打?
张召忠:美国这次派“约翰·斯坦尼斯”号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尤其到印度洋北部活动,主要是对伊朗的这次军演进行挑衅。伊朗这次军演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所有的军演都在波斯湾当中,就是从来没出过公海,这一次演习的距离长达两千多公里,而且几个小时之前又发射了舰对空中程导弹,它是第一次发射这样的导弹。
主持人:您觉得美国做好战争的准备了吗?
张召忠:它肯定没有做好准备。
主持人:它不怕派航母去擦枪走火吗?
张召忠:一艘航空母舰带两艘护航舰艇,这不是打仗而是示威。
主持人:美国人认为伊朗绝对会克制,不会擦枪走火。
张召忠:不会,这是喊口号的。
殷罡:美国知道伊朗一定会克制,它冒点险做一些举动,它知道伊朗不敢打。
主持人:但确实增加了危险性,这让外界更加猜疑是否西方已经做好动手打伊朗的准备。如果对伊朗发生战事,伊朗又有哪些反击的手段?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伊朗会采取什么报复措施呢?
1、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近日多次表示将在必要时封锁全球石油运输战略咽喉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并非没有先例,两伊战争中,伊朗曾用快艇布雷的方式成功进行封锁,造成波斯湾石油外运严重受阻。而伊朗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军演在霍尔木兹海峡进行。
2、用导弹打击美国驻海湾地区军事基地和以色列全境
除此之外,西方情报部门推断,伊朗有多种型号的中、远程导弹,包括射程1000公里的“流星-3”型、1600公里的“力量一型”以及2400公里的“泥石”导弹,足以覆盖美国驻海湾地区的所有军事基地和以色列全境,能给以色列和海湾地区美军带来重创。
3、打击中东地区各国油田
美国《洛杉矶时报》分析,被伊朗导弹所覆盖的整个中东地区拥有全球63.3%的石油储量,一旦开战将导致世界经济全面衰退。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对美实行石油禁运导致油价飞涨,从而造成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主持人:伊朗曾经在两伊战争中有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先例,如果面临战事,伊朗会不会还采取这一做法?
张召忠:1987年海湾油轮战的时候它没有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它只是袭击来往于霍尔木兹海峡的科威特油轮,科威特为了避免伊朗打到油轮,当时10万到50万吨的油轮都悬挂美国的旗,就会得到美国的护卫舰和航空母舰的保护,一直掩护着它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现在的形势和当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的伊朗已经非常强大,和那个时候不可同日而语。
主持人:伊朗当时采用过快艇布雷的方式?
张召忠:当时它袭击的目标主要是岸对舰的导弹,另外是革命卫队的小艇,小艇上面装了机枪、装了炮,另外就是布雷。
主持人:现在会采取什么方式?
张召忠:现在鸟枪换炮了,一、有大量岸对舰的导弹。第二、可以大量布水雷。革命卫队几百艘小艇都可以装导弹、鱼雷,能力相当强,更重要的是潜艇,这个在水下是发现不了的。
主持人:这次演习的时候,美国的航母立刻派过去,对伊朗也是一种威慑。如果面对战事,它会否被这种威胁吓到?会不会采取封锁霍尔木兹的手段?
张召忠:真正打起仗,美国的航空母舰不敢进出霍尔木兹海峡,只要美国的航空母舰能够正常进出霍尔木兹海峡,就证明这个地方是和平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如果一旦面临战事,伊朗有能力而且也敢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张召忠:完全有能力,因为那个海峡太窄了。
主持人:但是它敢吗?
张召忠:这个冒风险,伊朗最大的出口是石油,封锁之后它产的石油也运不出去。都是原油,它没法炼油,那自己的汽车、舰艇等都开不了。
主持人:但是到了逼入绝境的地步,两败俱伤的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殷罡:伊朗在别人没有反制能力的情况下,可以经过艰难的努力封锁海峡,它曾经两次试图封锁,那个时候全世界都不管,当时伊拉克和伊朗都有一个目标,就是打给全世界看,逼着你们让我们来停火。1987年的油轮战中,被击中的油轮187艘,但是海峡没有被封锁。
主持人:就是说在逼入绝境的情况下,它才会采取这种方式?
殷罡:如果封锁,那就是自杀行为,不仅仅是封锁了,而是要面临战争。
主持人:逼到什么样的绝境,伊朗才会采取这种自杀式的行为?
殷罡:伊朗经过一轮轰炸,它的核基地、航空基地、雷达等全都被炸毁的时候,最后一刻它会封锁,一开始绝对不可能。
主持人:伊朗会不会用导弹攻击以色列,或者是攻击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基地?
张召忠:可能性非常大,伊朗现在是这样的,美国或者西方要敢打,它就打以色列。能力上来说,伊朗的飞机可以攻击以色列,因为它还有F-14。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有F-14,那就是伊朗。另外,它的中程导弹和远程导弹都能打到以色列,两千公里到一千多。
美军在科威特,射程两百公里都可以,在卡塔尔,一两百公里就够了,沙特、巴林还有阿联酋都可以。这两天美国不断往伊朗囤积武器,卖给亿特300亿美元的武器,卖给阿联酋64枚导弹,这个也价值35亿美元。所以美国在做战争准备。
主持人:一旦西方对伊朗动手,伊朗不到逼入绝境的地步是不会采取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手段,但是一定会采取先打以色列、美军军事基地的的手段。
张召忠:利比亚战争这种模式绝不会在伊朗出现,伊朗要打就是大战。
主持人:像伊拉克模式?
张召忠:也不像伊拉克,不会出现把内贾德政府推翻的情况,因为内贾德是民选总统,不存在民主不民主的问题。战争的激烈程度会非常大。如果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起码一两个月之内不能通航,那么会对世界油价、甚至对它自己是非常大的伤害。
主持人:伊朗可采取的反击手段还是非常多的。
殷罡:手段非常多,包括小船驾火箭筒都可以封锁,何况恰巧有个大油轮走到拐弯的地方。
主持人:除了伊朗,叙利亚会不会也是今年西方对准打击的一个目标?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2011年12月31日,反政府的叙利亚自由军指挥官说,在阿盟观察团在叙推动实施和平计划期间,该组织将暂停针对政府军的行动。而同一天,叙利亚反对派组织全国协调机构总协调员阿济姆表示,该机构已与总部设在土耳其的另一反对派组织“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一致同意,抵御任何形式的外国军事干预。
联合国12月30日说,它希望叙利亚当局允许阿盟观察员自由行动并与他们充分合作。不过与此同时,针对抗议者的镇压行动仍在继续引发流血事件。
2011年的叙利亚局势持续动荡。阿盟从11月16日起暂停叙成员国资格,并阿盟决定向叙派遣观察团,但叙认为这“侵犯国家主权”。阿盟随后宣布对叙进行多项经济制裁,迫于压力,叙利亚最后不得不在12月19日签署了阿盟向其派遣观察团的协议。而针对叙利亚持续不断的内乱,2011年11月23日,曾参与利比亚军事行动的美国航母“布什”号向叙利亚附近水域前进,利比亚战事急先锋法国也再次走向前台,计划对叙利亚反对派进行军事训练;邻国以色列、约旦和土耳其也已经宣布进入战备状态。
主持人:2012年,西方如果对这个地方动手,叙利亚和伊朗谁最先成为被打击的对象?
殷罡:叙利亚问题比伊朗问题紧迫,如果伊朗在核技术上没有什么进展,耗半年也没有事,而叙利亚耗不住。叙利亚的国际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口开的越来越宽。阿盟的视察团一开始说去500人,结果去100人,也接受。叙利亚一方面在政治姿态上越来越开放,同时镇压越来越坚决。反对派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在境外的反对派的态度越来越软化。
主持人:叙利亚问题急需解决,可不一定是军事手段解决,巴沙尔说了,明年二三月份议会选举,如果失利就下来,是否找到了和平的出口?
殷罡:在叙利亚问题上谁都不敢打,因为一打就不可收拾。一打起来,伊朗可能高兴了,一乱起来伊朗的核问题可能又有点变化,如果伊朗趁打乱的时候做乱,那整个就是一世界大战。
主持人:打伊朗、叙利亚可能都是烫手山药,相比起来哪个更烫手一点?
张召忠:叙利亚问题非常紧急,今年肯定会出两个大的变数。第一个是巴沙尔下台,第二个就是打,而打分为内战和外力的干涉。现在焦点是俄罗斯的态度,现在所有叙利亚的局势都是俄罗斯斡的结果,俄罗斯的外交得分很多,巴沙尔下台以后,俄罗斯会不会转向,这是一个观察点。如果俄罗斯转向,联合国安理会就有可能通过另外一个决议,比如对叙利亚进一步制裁或者打击。另外,阿盟观察谈进去了,这也是斡旋的结果,这本身是巴沙尔的一个好意,进去以后一个爆炸,44个人死了,这让观察团吓了一跳。1999年3月24日到6月10日的科索沃战争,打之前找不着借口,欧盟就派了一个观察团,就跟现在一模一样,就是欧盟派观察团去,听听两方面的意见,到底杀了多少人,最后这个观察团得出来的报告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授权打击科索提供了一个论据。
主持人:这也是巴沙尔迟迟不让观察团进去的原因。
张召忠:我担心这个观察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证明巴沙尔乱杀无辜,犯了人道主义罪,这就为安理会通过一个授权,打击叙利亚而制造一个借口。
主持人:打叙利亚恐怕比伊拉更棘手?
张召忠:那不一定,因为很难在伊朗找到一帮反对派在内部拿着枪跟内贾德干,伊朗没有这个,但是在叙利亚有。如果现在在土耳其培训,或者给它送枪送炮,里应外合,有可能会出现利比亚那种状态。
主持人:但是打利比亚后果很严重。
殷罡:极有可能出一个对它有利的报告。叙利亚打仗问题上,阿盟和俄罗斯是连在一起的,串通好的,而且观察团的成员从团长到团员没有一个跟巴沙尔有刻苦仇恨的,都是想糊弄事的。
主持人:阿盟也不希望打叙利亚?
殷罡:真不希望,而且阿盟和俄罗斯联合在一起,保持叙利亚可以接受的这种过渡,主要的目标不见得是伊朗,而是土耳其,打起来土耳其肯定难下,叙利亚至少有一半要落在土耳其手里。这个俄罗斯人不敢,阿拉伯人更不敢。
主持人:以色列会不会先发制人打伊朗?土耳其会不会先发制人打叙利亚?
张召忠:土耳其想在中东做大,它想起昔日奥斯曼帝国,在这一块儿它想趁机把这个事做大,不管怎么说叙利亚问题要在伊朗问题之前。
殷罡:土耳其不敢主动打叙利亚。
主持人:还是得需要美国点头答应,也就是说解决叙利亚问题肯定要优先于解决伊朗问题……
制片人:陶跃庆
策 划:张梦溪
编 辑:桑瑞严 寇 春
监 制:王未来
【相关新闻】
专题:叙利亚局势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