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网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然而中国选手中,打来打去的仍旧是这几张老面孔,除了李娜、郑洁、彭帅这几朵老金花之外,这几年来,几乎看不到新人的冒出。中国网球的年轻人究竟去哪里了?昨天,借着法国ISP网球学院院长查尔斯先生在杭州举办网球公益课之际,记者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法国ISP网球学院曾是包括小德、穆雷、海宁、沃兹尼亚奇、萨芬娜等在内的一大批网坛高手的“母校”,查尔斯先生本人也是一位顶级的职业教练。此次借着中网的空隙,查尔斯先生专程赶到杭州,为杭州的网球爱好者们免费进行点拨。
昨天浙江全民健身中心网球馆的活动现场来了20多位学习网球的孩子,不过全民健身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此次举办的是羽毛球公益课,可能来的学员会多10倍,说到底,还是网球的门槛比较高。”
网球的门槛高,高昂的费用无疑排在第一位。今年10岁的王佳祺是浙江省网球的希望之星,在这个年龄段中,她是国内目前最好的选手。查尔斯先生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杭州小姑娘,表示愿意带她去法国训练。
不过王佳祺的父亲昨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她要走职业这条路,在能自力更生之前,可能要花费300万元。”而这300万元还仅仅只是训练和参赛的费用,比如去法国训练一周的费用就要2000欧元,还不包括吃住等。
幸运的是,作为中国网坛的希望之星,已经有有远见的赞助商找上了王佳祺,对于这个小姑娘来说,如果一切顺利,未来值得期待。但对于其他的许多怀有网球梦想的孩子们来说,光是高昂的费用,就足够扼杀他们的职业网球梦。
不仅是费用问题,千里马常有,伯乐却更难求。
在昨天的公益课上,查尔斯先生为学员做了教学演练、心理指导以及有奖游戏。尽管是免费活动,查尔斯却不远千里,背来了一大袋的礼物,每每孩子们打出一个好球,都能获得一件小礼物,现场的笑声不断。
许多家长也感叹,平时看孩子们打球,很难看到他们有如此快乐的时候。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国外教练教孩子打球,是以鼓励为主,期望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而国内的许多教练教孩子们打球,只是教一些机械性的动作,"就好像是一个机器人"。或许年纪小时还看不出什么,但年纪大了以后,和国外选手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不仅如此,由于我国体育采取的是以体校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体校中,为了成绩,许多好苗子很小就会像成人一样接受训练,而对成绩的看重也会让孩子们形成过于看重比赛胜负的观念,这些无疑都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中国网球是中国体育中较早进行打破旧体制尝试的一个项目,但如今新人寥寥的现实,或许也反映出了中国网球变革中面临的困境,下一步路该如何走,值得继续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