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候鸟:27岁农民工的10年城居回忆

央视网 记者:李笛 浙江记者站

编者按:留下还是离开,自上世纪90年代出现民工潮之后,一直是萦绕在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心头的疑问。最初的农民工信奉叶落归根,赚钱后衣锦还乡是他们的第一梦想。但在80后、90后成为东南沿海工业和生活的脊梁的今天,城市的繁华如磁石一般吸引着年轻的人们,此时,他们最为关心的命题也就变成了:留下还是留不下?
收藏
分享
  

十年前,因为母亲的离家出走,17岁少年朱靖,早早地踏入了社会,成了一名打工者。

这十年里,朱靖去过上海,后来,又来到浙江临安。在临安,他已经待了整整5年,临安的朋友都认为他勤奋、节约,“是个懂事的年轻人”。

但是朱靖没有学历,没有经验,在异乡的城市里,面对的是如何立足的难题。在朱靖眼里,这10年自己几乎一无所获。

朱靖也想回家。当他真的要付诸行动的时候,才发现家乡在自己的心目中是如此陌生。他的记忆中,只能模糊记住家乡的几条大街,他的手机里没有同学的电话号码,“回家能干什么?跟父亲一样,种田吗?”

在临安一个10平米的出租屋,有锅碗瓢盆,有温馨的小床。“对我来说,那就是我的家,虽然是租来的,但是精神上,已经把那里当成我的家。”

几乎和所有的新生代农民工一样,朱靖渴望在异乡,能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

怀揣200元闯上海

16岁时,父亲赌博输光了家里仅有的2万元积蓄,妈妈因此离家,从此再无音信。不久,初三毕业的朱靖来到乡里的劳动介绍所。他发现,稍微好点的工作就要高中文凭,而自己怀里揣着的只是一张初中毕业证书。

后来,朱靖在劳动介绍所的一间铺子里,找到了一位正在招电焊工的师傅,不用任何学历文凭,只要能吃苦。最后,朱靖交了60元介绍费。

这年夏天,朱靖接了两个大单,是在杭州的汽车城,帮助两个著名汽车品牌的4S店做广告平面,包吃包住,做了整整两个半月,拿到了5000多元的工资,“很满足,一下子赚了那么多钱,这样的情况很少。”

在电焊工学徒出师不久,一次意外,朱靖的手扭伤了,医生告诫他,半年之内不能干重活。

停下了手中的电焊活,意味着没了生计。后来,表姐给了他200元,叫他去上海,投奔在上海郊区经营超市的老乡。

在一个冬日的上午,朱靖怀揣着200元,买了一张去上海的长途车票,出发了。很少有人知道,那时候,这个丽水农村的少年,有着怎样的梦想。

100年也买不起老板的那间房子

汽车开得很慢,朱靖在车上迷迷糊糊地睡去,等他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车窗外,上海都市的霓虹灯璀璨夺目。这些,在朱靖的老家丽水,是不曾看到的。朱靖裹紧了外套,他觉得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肯定很幸福,有这么美丽的夜景,有这么多高楼。

朱靖的工作是超市的营业员,那是一个将近400平方的超市,“我适应能力很强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朱靖记住了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

在上海的第一个休息日,朱靖决定去看看传说中的外滩和南京路,还有电视里经常看到的东方明珠塔。他起了个大早,手上拿着一张纸条,密密麻麻记着前一天晚上同事告诉他从宿舍到南京路,应该先坐几路公交车,然后换乘几号地铁。

南京路地铁站出来,上海外滩尽收眼底。朱靖双手撑在栏杆上,长长的呼了一口气。他想用600元新买的手机给自己照张全景相片,但是一旁都是衣着时髦的游客,几次欲言又止之后,朱靖选择了放弃。

朱靖转身,举起手机拍下了江对面的东方明珠塔。

中午,朱靖在南京路吃了一碗牛肉面。付钱的时候,才知道这薄薄的一碗面条要15元。而在老家,同样的一碗牛肉面,价格才6元,“心疼的要死,早知道还是饿着肚子,省着回超市吃饭。”

设法在这个城市留下来,成了很多同事的梦想。朱靖曾经问过同事,是否会在这里留下来。大部分的同事都说未来会换工作,但不会离开上海。往往这时候,朱靖觉得同事有些不切实际,不过,他还是非常羡慕能在上海买下房子的人。

刚来上海不久,朱靖听说超市的老板在莘庄买了一套房子,房子不大,只有几十平米。一次,在与老板吃饭的时候,朱靖问房子多少钱,老板说“100多万”。

那天晚上集体宿舍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事都在讨论老板的新房。有人说老板真有钱,买套房子就花了100多万,也有人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在上海,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哪怕再小也是好的……

朱靖一直沉默着。那时候,他一个月的工资是800元,如果不花一分钱,一年的收入不足1万元。要买一间100多万元的房子,至少需要100年……

5天吃了17.5元的泡面

朱靖最后仍然没有在上海留下来。 “那里是有钱人待的地方,一个农民工想在那里待下来,基本不可能。”

那一年春天,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了浙江临安。

在临安的初期,朱靖通过朋友和老乡,打听了很久,最后找到了当地的一家电缆厂,很多朋友告诉他,“这家公司在当地上规模,工资还可以”。

后来,朱靖成了这家公司的电缆护套工。

在办入职手续的时候,人事部的人告诉他,这里的工人需要押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是第二个月才能拿到上个月的工资。

这时候的朱靖已大略懂得国家的用工政策。他知道国家规定用人单位不能扣押工人的工资,但是领导说,这里都一样,除非你不干。

为了能够留在这家薪水相对较高的工厂,朱靖选择了妥协。

从那以后,朱靖开始了两班倒的工作时间,每天工作12个小时。收入好的时候,有3000元一个月,收入差的时候,每月2000多元。

但是时间久了以后,朱靖发现,工资被扣押的远不止一个月,有的时候,被押了2个月,有时,是3个多月,“一年当中,被扣押2个月工资的日子,至少在一半以上。”

朱靖找厂里的领导,有领导告诉他“快了”,也有领导告诉他“厂里最近资金紧张”。

领导回答轻描淡写,可朱靖不能轻描淡写打发自己的肚子。为了填饱肚子,朱靖开始向出租屋旁的小杂货店赊账,油米酱醋,一个月的开销将近1000元。记忆中,最多的一次是连续欠了杂货店将近3个月的开销。

赊账之外,朱靖的工友大多寻找同在临安打工的老乡救济。

朱靖记得,同样来自丽水松阳县的老乡,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都是向厂里的师傅、工友和朋友借钱度日,“一个月就在半饿半饱中打发过去了”。

有些工友刚来做了几个月,就辞职了,“大都是因为发工资不及时,没有钱大家吃什么?”

朱靖也有饿肚子的时候。

那是在2009年的下半年,在将近3个月没有发工资后,他找遍了身边所有的亲友,最后实在借不到钱了。那次,整整5天的时间,朱靖在杂货店里赊了17.5元钱的泡面。饿了就吃一包泡面,“有一天什么东西都没有吃”。

直到第6天,再也坚持不下去的朱靖向房东借了50元,他不敢告诉房东自己5天没有吃饭了,觉得太丢脸了,连自尊都没有了。

朱靖曾经想到向当地的劳动部门举报欠薪的事情,但是厂里的师傅劝他,举报不能解决问题。

朱靖还从厂里师傅那里知道,曾经也有一位芯线工向劳动部门举报欠薪,劳动部门很重视,到厂里来调查。但是几天之后,举报者就离开了工厂。谁也不知道举报者究竟是被开除,还是主动离职,但是大家都清楚,举报者的处境不会很好。

从那以后,厂里鲜见欠薪举报者。想继续在厂里上班的,往往都选择忍耐,“忍忍就过去了”。实在忍不住的人,就选择辞职走人。

2010年下半年,朱靖终于选择了辞职。

到此,朱靖在这家电缆厂里整整待了3年。从那以后,朱靖在临安重操就业,开始零散的电焊活儿,直到今天。

陌生的家乡

如今,朱靖仍然租住在工厂附近,房间只有10多平米。是朱靖2008年刚来时租下的,已经整整5年。租金也从原来每月的120元,涨到了160元。

而几百公里外的老家丽水,朱靖已经将近2年没有回去了。上一次回去的时候还是2010年,那次回家朱靖反而觉得自己如同一个客人,什么都不习惯,后来在家里待了几天,就回到临安。当他打开临安的房门那刻,看着熟悉摆设,觉得浑身放松,他觉得,这里才是他的家,哪怕是一所租来的房子。

前段时间,有朋友想把自己的两间平房以10万元卖给朱靖。

两间平房有80平米,两个房间,还有卫生间和厨房,“我非常喜欢,如果当时有钱,肯定会买下来。”

在临安,朱靖已经能用熟练的临安话跟别人交流,“如果房子买下来了,我完全可以融入那里的生活。”

但是,10万元对于朱靖来说,还是一个远超能力的数目。

后来,几位朋友跟他开玩笑,如果哪户人家需要找个上门女婿,你就入赘得了,朱靖笑着满口答应了。

朱靖不觉得是自己在偷懒,“凭我现在的状况,怎么才能在这座城市生存下来?离家将近10年了,除了年龄大了几岁,其他什么都没有增加。”

也有朋友叫朱靖回丽水老家,朱靖也曾心动。那次,当他想找老家的同学商量时,打开手机,才发现手机的通讯录中,找不到一个同学的电话号码。

家乡的农村,跟中国大多数的农村一样,成了老人和孩子的村庄。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地,或者打工,或者做生意。

难道回去种田吗?

朱靖家中有田,但是不清楚具体有多少,也不知道家里的那块田,究竟是父亲在种,还是承包给了别人。他虽然来自农村,但“锄头怎么拿都不知道”。

考虑了很久,朱靖还是决定在临安继续待下去,继续自己电焊的手艺打拼生活,继续等待机会,找一个更稳定的工作,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那些曾经一起打工的同事,有的跟朱靖一样,继续留在了临安打拼,更多的则选择了离开,他们当中,有些回到了家乡,找一家工厂,暂时安稳下来;也有的如同候鸟一般,在不同的城市迁徙,追寻自己的梦想。

偶尔,朱靖还能在QQ上遇见这些同事,问问他们的近况。

无聊的时候,朱靖会去QQ空间,里面保存着26张照片,照片中定格的都是丽水老家的风景,那里,曾经留下了他童年的足迹。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央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台)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 追究责任

编辑:张洋 关键词:农民工

参与评论

登录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

1
关键字公平

学之惑:

你和我不一样

留在城市:打工子弟的魂牵梦萦

“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多出了难以逾越的门槛,被隔绝门外的,是怀揣着七彩梦想的孩子们。

2
关键字开放

工之梦:

叶未落根已无

都市候鸟:27岁农民工的10年城居回忆

留下还是离开,自上世纪90年代出现民工潮之后,一直是萦绕在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心头的疑问。

3
关键字理性

学之思:

你我从未平等

守望公平:两个大学毕业生的命运岔路

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背后,是城乡壁垒依旧坚实、起点公平仍然欠缺的尴尬现实。

1
关键字法治

伥之殇:

为作恶者服务

截访“黑保安队长”的双面人生

一个“好人”为何变成了人们口中的“恶鬼”,一个看不得打老人的老实人又怎会对上访者拳打脚踢?

2
关键字平等

商之困:

逃不开的拨弄

散财人生:温州富商的一咏三叹

金钱难以收买节制的权力,无法抑制自身冲动的权力却能够肆无忌惮地攫取财富。

3
关键字廉洁

官之厄:

仕途原多歧路

一念之间:从官员到囚徒的角色转换

从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到县交警大队副教导员,李强(化名)试图秉承不贪不占的基本底线,却在领导心中留下了“不开窍”的印象。

1
关键字规范

贫之盼:

飞来横财非福

黄粱一梦:拆迁户暴富返贫之后

恰恰是那些对于攫取财富等同于本能的人们,在财富面前表现得更加坦然。

2
关键字保护

民之哀:

卖鱼易赚钱难

饮食男女:八零后卖鱼人的家庭梦想

平凡人的财富生活,其实就是平平淡淡、养家糊口,说不出太大的道理,谈不上巨大的变化,却与自己和家人息息相关。

3
关键字改革

富之憾:

我想要得更多

有鱼盛宴:“屌丝”老板的财富之惑

他们的人生期待,已脱离了生存的压力。他们或许不能代表进步和高尚,但却一定代表着未来。

1
关键字沟通

妪之跪:

末路下的出路

跪访被拘:旬阳失地农妇的生计问题

失地、上访、被拘,在当下中国维稳压力之下,这一基层矛盾的处理模式甚为普遍。

2
关键字民主

道之辩:

守护说话权利

现实理想:英雄山下持续廿三年的辩论

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价值判断,提出希望并平等地探讨这些似远实近的命题,本身就是社会的进步。

3
关键字人性

父之争:

我必须负责任

为了孩子,邓吉元的抗争

而今喧嚣散去,你还记得邓吉元身为父亲、丈夫、儿子为每个人保有生与死的尊严而进行的抗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