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大部分人选择让孩子上好的学校,是冲着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去的。不过,西安有些富裕的家长,明知子女成绩不好,仍要花6万、8万元报名,其目的并非让孩子享受好的教育资源,而是为了让孩子结识好同学,以备日后办事有“硬关系”。继“拼爹”后,“拼同学”成为流行词。[详细]
我觉着MBA,MPA,EMBA都是“拚同学”,感觉上比“拚爹”要厚道一些。
不过是“孟母三迁”的现实版。孟子成了名,孟母的行为受到赞同,今人效仿,不必责备。
花钱进名校只为拉关系,搞好关系从娃娃抓起?
花重金让孩子读名校的家长,从一开始目的性就非常明确……在学校建立起广泛的人脉关系,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各方面能力素质均能得到培养提高。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协同发展,不正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能力吗?
没什么好奇怪的,同学关系用好了,也会对自身有很大帮助的,现在很多企业愿意招名校的人,一部分原因也是看到了这个人背后的同学都会发展得不错,人脉资源都可用。不过初始的目的要是就靠同学,那也不现实。
要改变家长为孩子“拼同学”的想法,还得从根子上治住择校费,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让教育少些功利性,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学习,激发出自己的潜能,自由地成长。
这不仅是因为我们见证了太多因此“成功”的典型,更是因为这些另辟蹊径者经常占据公众的上升通道。当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努力的时候,尽可能多地占据各类资源,也就成了向上流动的可靠保障。无论“拼爹”也好,“拼背景”也罢,拼的都是对各种社会资源的占有情况,当这种比拼足以赢得成功,甚至改变命运的时候,如何不教人蠢蠢欲动?家长煞费苦心为孩子日后“拼同学”拓荒铺路,不仅是在投入一笔机会投资,也不失为内心深陷庸俗关系学的真实写照。
不是每一个人背后都站着一个“毕姥爷”,不是每位家长都能拿出八万元钱来为子女进行“长线投资”。放任“拼爹”“拼同学”大行其道,实际上就是纵容“潜规则”变成“明规则”,最终必然伤害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值得强调的是,在一个由各种“问题拼盘”“带病菌拼盘”组成的社会里,即便是昔日那些貌似强人一等的“拼爹”者、“拼同学”者,恐怕都会被别人“拼”得体无完肤,成为下一个不幸者和受害者。
当关系、人情对规则和秩序的破坏,已经影响到司法公正、影响到社会公平的时候,再次强调严谨规则、规范秩序,也就显得大有必要。因为,对任何一个“社会人”而言,其做任何事,都讲究“投入”“产出”的回报率。就像西安市一些家长花几万让孩子上名校“拼同学”一样,如果他们发现,当这个社会的规则,严谨到苛刻的程度,“拼同学”的回报,远不如让孩子“拼成绩”的回报,他们还愿意如此处心积虑吗?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广泛的优质人脉资源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进步,家长选择送孩子进名校,鼓励其结交优秀的同学,是着眼长远,这既有助于孩子的自我提升,也为其拓展人脉打下基础。 [详细]
人脉资源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家长应该帮助子女确立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命运的信念。如果让孩子早早就演练这些庸俗的关系学,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负能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