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淘汰曾经的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告别靠数量和速度扩张的发展模式。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后,是正在发生变化的经济结构。
记者近日在浙江制造业重镇台州采访时发现,一些市民有了一份特殊的兼职工作,就是用鼻子闻空气中的臭味,然后记录下来,定期汇总给市环保局。
在孙海敏的记录本上,最近1级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变化源于,台州最大的化工园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调整。
孙经理心疼的是企业损失的产值,而让整个台州感到痛苦的则是产业转型之难。低端医药化工、电子垃圾拆解、冶炼,带给台州财富的同时,也让台州的环境无法承载。全国半数以上的洋电子垃圾在这里拆解,仅台州路桥一个区,大大小小的污染企业就有6000多家。
环保压力倒逼下,台州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116个化工恶臭项目全部退出,2000多家高污染企业关停。这让台州一季度的工业增加值滑落到浙江省倒数第二。
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制造业基地面临痛苦的转型,而很多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的传统产业,也面临同样的阵痛。今年以来,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纷纷陷入产能过剩、利润滑坡的困局。以钢铁业为例,1到2月份,钢铁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0.51%,远低于全国工业6%的平均水平,企业亏损面超过40%。
天津渤海钢铁集团刚刚重组,就赶上了钢铁行业的寒冬。
为了走出高消耗、高成本、低效益的发展怪圈,渤海钢铁把目光瞄向了下游产业。大型装备、风电设施、船舶重工,港口机械,短短一年多,渤海钢铁投资40多亿,靠延伸产业链提升竞争力。
(视频编辑:张贝龙 文字编辑:翟亚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