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联播):再过几天,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摇滚乐”的陕西华阴老腔就要到香港演出了。曾经几乎失传的老腔近些年又悄然火了起来,11位60多岁的老腔艺人把老腔唱出了华阴,唱到了海外。传承千年的老腔是如何重新焕发了生机呢?前几天,我们的记者走进了老腔艺人张喜民的家。
这两天,陕西华阴老腔戏班正在加紧演出前的最后彩排。按照村里的习惯,老艺人们精心组织了一场汇报演出,提前在乡亲们面前亮亮相。
66岁的张喜民是戏班的主唱,唱老腔已经50多年,让老张没想到的是如今这种黄河纤夫的劳动号子竟然唱出了华阴,唱出了一番新天地。
在老张家里我们看到很多有一两百年历史的老皮影,老张告诉我们,其实以前唱老腔,观众看的就是皮影表演。他年轻那会老腔皮影在华阴演出很火爆。然而,到了九十年代末期,老腔皮影却渐渐冷清下来。
就在老腔面临失传危险的时候,老张认识了华阴市文化局的党安华。
那一刻老党突然萌生了让老腔艺人撤掉皮影,直接登台演唱的想法。可老艺人们是说什么都不干。
为了说服老艺人,党安华翻出了历史文献,向老人们证明其实最初的老腔表演就是不带皮影的。这下老艺人们终于同意跟着党安华尝试改变。
老腔换新颜就不能再唱老段子,党安华决定重新编排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新戏。
经过几个月的辛苦排练,老腔新戏《古韵乡趣》诞生了,当年就参加了省里的文艺汇演,没想到受到各方一致好评,一举摘得头奖。
带着新戏,老腔戏班又到各大城市巡回演出,每每都能赢得观众的满堂喝彩。老腔又火了,他们甚至还把老腔唱到了日本、美国。
2008年老腔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喜民成为享受国家津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以前对老腔不屑一顾的小孙子如今也有板有眼儿地跟他学习起来。
(视频编辑:张贝龙 文字编辑:冯思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