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联播):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登上11000亿斤的历史新台阶,农民收入超过6900元,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这里是全国第一产粮大县吉林省榆树市,我现在是在榆树市合发村种粮大户邓国东的一个储粮场地,这个场地占地面积有11000多平方米,今年要有7个同样大小的场地,才能装下邓国东打下的粮食。
之所以要这么大的场地,是因为2011年邓国东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7500亩地,足足打了1350万斤粮食。
不光是邓国东,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11424亿斤,比上年增产495亿斤,首次登上11000亿斤的历史新台阶,连续5年稳定在一万亿斤以上,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八年增产,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创纪录的852斤。
粮食增产来之不易。今年粮食生产先后遭遇北方冬麦区冬春连旱、长江流域旱涝急转、农作物病虫暴发等重大自然灾害。关键时刻,政策发力。今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预计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其中对农业“四补贴”(种粮直补 农资综合补贴 良种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达到1406亿元,比上年增加180亿元,这成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最有力因素。全国第一产粮大县吉林省榆树市今年得到的各级粮食生产投入多达13.8亿元,对增产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除了粮食丰收,判断农业形势的另一个核心指标——农民收入2011年也交上一张亮丽的答卷。据农业部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首次超过690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以上,增幅再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连续八年较快增长,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
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表现更为突出。江苏灌南县的徐海建今年不仅家里的粮食收入不少,他打工一个月也能挣2000多块钱。更让他高兴的是,灌南把在城镇规划内,住房困难的农民工家庭也纳入保障房范畴,徐海建一家正好符合这个条件。
一年2700多块钱的房租对过去长期和家人一起租房住的徐海建来说,负担减轻了不少。高兴的事儿还不止这些。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97%的农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60%的县,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的愿望正在实现;2011年,国家保持粮食价格稳中有升,惠及粮农。2012年中央再次提高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鼓足农民种粮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