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011感动中国颁奖盛典现场 |
一群特殊的孩子
胡忠:他那种极端让你就,我们有的孩子曾经就想自杀都有。
是什么让他放弃繁华的都市
用11年的时间陪伴他们成长
记者:你去了之后又能给这么多孩子带来什么呢?
胡忠:不要让他长大了,他随时都想起自己是一个孤儿。
她面对的是坚守高原的丈夫
和渴望知识的孩子
谢晓君:他们就会大雪天的,就会躺在车子下面,/车子一开我就知道老师要走了。
是什么让她带着年幼的女儿进藏支教
最终决定扎根藏区教育
记者:难道为了大家必须要舍弃小家吗?
谢晓君 :没有舍弃呀,我们感情很好。
《面对面》古兵专访2011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胡忠、谢晓君 正在播出
2011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 专访胡忠、谢晓君夫妇 |
201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举行期间恰逢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对于一般人来说,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但是这次在北京的短暂相聚之后,胡忠并没有打算陪着妻子、女儿,和成都的家人一起过个团圆年。
记者:今年的春节准备怎么过呢?
胡:回成都去看一看,然后再回学校,过年一般是在学校。
记者:什么时候会在学校,过年期间?
胡:过年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嘛,因为是孤儿,他们也没有家,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嘛。我作为校长,我必须在学校里面陪着孩子过年。
记者:这些年都是这样吗?
胡:基本上都是这样,我可能有11年吧,基本上都是这样,回成都的次数,可能春节回成都有两次左右吧,今年是第三次。
记者:每次要离开学校回家的时候,孩子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胡:孩子盼着我赶快回去,希望我和他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习惯了,就一家人。
被胡忠称作孩子的是西康福利学校的学生们。这所学校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塔公乡,是一所民办公助、全免费、寄宿制的福利学校。这里有140多个特殊的孩子,他们来自甘孜州十三个县的藏、汉、彝、羌四个民族。其中,绝大部分为孤儿。
记者:孤儿的比例在学校有多少?
胡:到目前为止,我们学校的孤儿应该是占到了80%以上。
记者:那其余20%的学生是什么样的?
胡:相似于孤儿的孩子,可能父母还在,但是父母是谁不知道,是弃儿,就是说基本上我们学校的孩子都可以叫做没人管的孩子。
记者:那就对学校的依赖性很大?
胡:对啊,学校既是他们的家,也是他们的教育成长的一个环境。我们学校这种特殊性,它的那种称谓很多,当地老百姓叫孤儿学校,我们民政部门叫儿童福利院,我们文教部门叫做福利学校,我们自己叫做家。
记者:在这些称呼里你个人最喜欢的是哪个?
胡:家,那就是我的家,那么多年跟孩子建立了感情,就是家人的感情。
记者:你称他们为孩子,但是学生称你为什么呢?
胡:老师,下面也会叫阿爸。课堂上叫老师,课后就叫我阿爸。
记者:这个阿爸在当地的称呼是什么,父亲的意思?
胡:就是爸爸,对,跟我们汉语爸爸的意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