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今日关注 >

[今日关注]美俄大国角力 叙利亚濒临战争边缘?(20120202)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02日 22:3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8535141daa1f4652a501033e03cf7d97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主持人 鲁健:您好观众朋友大家好,《今日关注》正在直播。

    随着联合国安理会对西方联手炮制的一份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展开讨论,叙利亚局势被正式国际化,并进入一个转折点。美俄在安理会上的激烈辩论令叙利亚局势走向更加扑朔迷离,鉴于利比亚的命运,有评论认为,假如这份决议草案获得安理会通过的话,将意味着为西方军事势力介入叙利亚开了绿灯,这是否令叙利亚逼近战争的边缘?就此话题,今天演播室请到两位专家,进行分析评论,一位嘉宾是国防大学教授,本台特约评论员张召忠少军,还有一位嘉宾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中东问题专家董漫远先生,欢迎您,欢迎二位。首先请嘉宾和观众朋友们通过一个短片先来了解一下美俄在安理会的辩论。

    联合国安理会1月31号就一份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展开激烈讨论。这份决议草案由法国、英国、摩洛哥、卡塔尔等国家起草,并得到阿盟和美国的支持。草案谴责叙利亚发生的暴力事件,要求尽快举行政治对话,采取措施停止暴力冲突。草案还明确提出了“政治过渡”,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移交权力,同时暗示了对叙利亚采取进一步制裁措施的可能。

    但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反对对叙利亚进行制裁或使用武力。俄方建议叙利亚当局和各反对派团体在派代表到莫斯科举行非正式会谈。美俄与会代表展开激烈辩论。

    美国国务卿 希拉里.克林顿:叙利亚的情况是独一无二的,需要相应的解决方式,正如阿盟提出的倡议那样啊,政治交权能够保障叙利亚的完整。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 丘尔金:我们不希望安理会形成习惯,因为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戒掉,开始干涉哪个国王该辞职,哪个首相该下台,这不是安理会应该做的。

    由于各方在原则立场上分歧明显,安理会当天最终没有就决议草案的有关问题达成一致。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丘尔金2月1号进一步强调,俄罗斯不会做出任何让步,如果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表决的决议草案让俄罗斯无法接受,俄方将投反对票。

    主持人:俄罗斯为什么这次态度这么强硬,因为我记得在俄罗斯在利比亚问题上,曾经最初也很强硬,但是后来还是妥协了,为什么这次在叙利亚问题上这么强硬?

    国防大学教授 少将 本台特约评论员 张召忠:这次有几个不同,一个是比利亚战争之前,那个时候在磋商的时候,俄罗斯的态度比较强硬,主要是当时梅德韦杰夫主政,现在还是梅德韦杰夫,但是大选情况基本上明朗了,所以现在普京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普京选前争取国内的民意支持,我感觉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就是,当时利比亚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不像今天叙利亚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这么紧密,因为利比亚在当时已经游离于俄罗斯,俄罗斯对它不怎么太感兴趣,这是导致当时俄罗斯投弃权票的主要原因。当然当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考虑到阿盟的态度,阿盟是这么一个态度,俄罗斯也只好弃权。

    而现在不一样了,这个情况是普京大选基本明朗,另外叙利亚与俄罗斯有非常重要的核心利益,如果叙利亚得手之后俄罗斯还要考虑自己,还有巴基斯坦共和国,还有一个自己的安全威胁,这是一个重大的一个分歧。

    主持人:因为当时谈到利比亚问题的只有,我记得普京他说过狠的话,就是新的十字军东征,就是形容西方干涉,但是最后俄罗斯还是妥协了,同意不阻挠安理会的决议。但是这次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能够坚持到底吗?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中东问题专家 董漫远:

    我觉得坚持下去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现在俄罗斯设定了两条底线,第一条底线就是任何安理会决议不能导致对叙利亚动武,第二不能导致政权更迭,我觉得从更广义的范围来讲,冷战结束之后虽然俄罗斯自己制度都发生了变化,但是应该说美国对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战略挤压从来没有停止过,俄罗斯为了捍卫自己的战略回旋空间,在美、俄力量有一定悬殊的情况下就要加强对外部的介入,包括对伊朗、叙利亚这些国家的介入,使它消耗美国的资源,使美国没有办法集中必要足够的资源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另外一点,俄罗斯是把中东地区看作自己重要的利益区,这个利益区俄罗斯要在这里发挥作用,要确立自己的政治影响,要打开自己的市场份额,从整个西亚北非国家看,目前从俄罗斯关系最好的是叙利亚,叙利亚第一是俄罗斯很大的武器市场,同时也是俄罗斯重要的经济伙伴,此外俄罗斯也乐见叙利亚、伊朗特殊关系能够长久维持,这样的话对美国构成牵制。

    主持人:叙利亚对于俄罗斯还不同于利比亚,俄罗斯可能更重视叙利亚一些,另外刚才张将军也提到了,今年是俄罗斯的大选年,普京可能又面临一个强势。

    董漫远:放出狠话来提出自己的“硬汉”形象。

    主持人:下一个星期安理会这份决议要表决,以俄罗斯目前的强硬态度来看的话,最终可能会通过一个干涉、制裁叙利亚的决议吗?还是决议内容会进行修改?

    张召忠:修改,我觉得俄罗斯直接投否决票,这种可能性有,但是最好不要走到这一步,这样大家都撕破脸皮,这个没有什么意思,现在是第一轮磋商,就这样了双方底牌都亮出来了,还要继续磋商,有可能美国和阿盟就会问俄罗斯,那你改,你在这个基础上再改,包括中国、俄罗斯,有可能中国和俄罗斯在加入第二轮的斡旋当中按照《联合国宪章》怎么样提,双方之间还有一个斡旋的一个过程,我感觉外交斡旋这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余地。

    主持人:现在我们看到了中、俄、印这些国家可能不同意外交的军事干涉,也不同意制裁,阿盟的态度稍微有点不一样,也不愿意外力干涉叙利亚局势,但是又好像同意制裁叙利亚,制裁它能接受,阿盟的态度对于这份决议最终会产生什么影响?比如说制裁叙利亚的内容会最后保留吗?

    董漫远:这个内容保留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今天的阿盟跟过去的阿盟不一样了,现在这个阿盟就是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在引领阿盟的政治走向。阿盟的态度、立场以及它的转向已经明显反映在利比亚动乱的问题上,反映在叙利亚、也门等问题上,以及伊朗问题上。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这种转向是指阿盟希望增加自己的自主性是吗?

    董漫远:不是,现在阿盟政策转向更多的应该从实质上反映了,美国同沙特等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些应该说更多考虑了美国的利益关切,也更多考虑了自身的利益关切。

    主持人:但是也有一些看法,认为阿盟现在并不是倒向西方,反而他们希望借这样的中东变局增强阿盟的自主性。

    董漫远:现在看来对阿盟的批评是比较多的,就是说阿盟的自主性是否是独立自主的,在为全体阿拉伯国家或阿拉伯民族在争自己的利益,这个有很大的疑问,但是更多的批评是指责阿盟成为美国、欧洲的政策工具。

    主持人:您的观点是阿盟其实还是更倾向于西方?

    董漫远:现在阿盟主要反映在几个热点问题上,应该说与西方的立场是接近的。

    主持人:如果说安理会最终没有通过一个比如说像西方所希望的,对叙利亚进行干涉、进行制裁这样一个决议,西方会不会还像以往那样的做法,绕开安理会会采取单独的行动。

    张召忠:根据现在我个人掌握的情况,西方对叙利亚进行一场战争,应该说在所难免,安理会通过不通过那是无所谓的事情。过去20年世界上发生了5场战争,1991年1月17号到2月28号海湾战争,那是经过联合国授权的,安理会授权的,经过安理会授权那是一场合法的战争,还有一场合法的战争是2001年,“911”之后的阿富汗战争,那是经过一致投票大家同意,那是合法的,还有两场是非法的,是1999年科索沃战争,那次战争78天,然后以美国为首北约把南联盟的总统赶下去,然后把科索沃从南联盟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国家,这是非法的。还有2003年的3月20日伊拉克战争,这个也是非法的,没有经过授权。还有一场战争是大家有争议的,就是刚刚结束的比利亚战争,就是等于安理会在磋商的只有,说同意搞禁飞区,中国、俄罗斯、印度、德国大家都投了弃权票,结果法国、英国还有美国打着旗号擅自扩大了授权范围,等于是打联合国旗号干自己的勾当,所以所有这些大家都玩过了,你再玩一次叙利亚肯定不能把利比亚的东西重新搞一遍,所以说如果说他们摸定了俄罗斯必须要否决,摸定了中国一定要否决,干脆就绕过你,不用你们讨论,你们也别受累了,我们就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我们自己搞一次。

    主持人:重复以往的做法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张召忠:可能性非常大,因为现在北约国家和阿盟的立场是非常相近的,他们团结既来一块把它搞掉就完了。

    主持人:虽然现在很多的看法说西方对叙利亚、对伊朗动武的时机还不成熟,但是我们看到现在各种武装力量已经在叙利亚的边境集结,我们也看到在中东的局势当中穆斯林兄弟会的势力也是异军突起,这些会使得整个地区的趋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早在去年12月上旬,美军的核潜艇就从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叙利亚附近海域。没过多久,美军的“卡尔—文森”号航母搭载着近80艘飞机与直升机也 进入了阿拉伯海,说是要替换“约翰?斯坦尼斯”号。

    俄罗斯也不甘寂寞,去年12月6号,俄北方舰队“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率领的航母编队前往大西洋和地中海巡航,尽管俄罗斯军方表示此举与地区局势无关,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俄罗斯在力挺叙利亚。最近更有消息称,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海军基地已经处于备战状态,以应对周边局势。

    此外,俄罗斯还不断向叙利亚当局出售军火,俄罗斯一家军火商日前刚刚向叙利亚交付新型空地导弹X-31A和X-31P。俄罗斯刚刚又同意向大马土革出售36架雅克-130教练机,总价5.5亿美元。

    除了外部势力,中东地区内部的多股力量也在叙利亚周边积蓄力量,其中值得关注的两股势力中,一股是逃亡的叙利亚反对派,另一股是活跃在中东地区的穆斯林兄弟会武装力量。

    早在叙利亚局势动荡之初就有相当规模叛变的叙利亚政府军人,在叙利亚和土耳其边境组成松散的“自由军”,他们接受土耳其政府的资助和土耳其政府军的训练,号称有1.5万多名成员。据称这支武装力量已经着手制定计划,实施针对政府军以及执政党的袭击。

    主持人:就像我们短片当中看到的,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已经进入备战状态,但是也有很多评论甚为,即便普京今年有这种强势回归的态势,但是指望俄罗斯为叙利亚一战,和美国进行冲突恐怕可能性基本上没有,因为当年的科索沃就是明证,您怎么看这种看法?

    张召忠:没有这种可能,任何情况下俄罗斯和美国对抗的这种可能都不会有,去年“库兹涅佐夫”号和“卡尔—文森”号在那个地方相遇,很多媒体就说他们两个会不会打,我说他们两个连面都见不了,相互之间就规避了,最后还是规避了。两个大国他们不会直接碰撞,但是他们的利益在那个地方会碰撞,碰撞会采取别的办法,比如说现在叙利亚通过最近打压武装冲突,找出来的武器都是美国给的,都是美国和以色列出的,这就是背后给他们武器,美国通过背后武装反政府的武装人员。

    俄罗斯去年给他们卖导弹,最近卖飞机,现在又卖弹药,现在在那个地方又有基地,另外还派潜艇去访问。这几个都是可以做的,为什么俄罗斯可以做,联合国到现在没有武器禁运的规定,俄罗斯这么做不是违法的,所以说他们现在可以通过第三者利益上进行冲突,让两个大国面对面打不可能,没有这样的可能。

    主持人:所以真正看中的还是利益,不是结盟的关系,盟友的关系。所以我们看到叙利亚指望俄罗斯恐怕真的要进入到那种地步的话也很难,而且叙利亚面临这个局势也很困难,比如说我们刚才短片提到的穆斯林兄弟会,在突尼斯、埃及这种政治革命当中,最后穆斯林兄弟会都已经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叙利亚呢,穆斯林兄弟会会怎么样介入叙利亚的局势?

    董漫远:穆斯林兄弟会现在已经成为叙利亚国内局势动荡的一个部分,叙利亚的穆斯林兄弟会是逊尼派为主,因为在叙利亚和穆斯林当中,逊尼派是占多数,而执政的却是什叶派的少数派,阿拉维派,阿拉维派总人口才占叙利亚总人口的13%,却长期执政,这个情况就使得逊尼派穆斯林对这个状况不满,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上期开始,叙利亚的穆斯林兄弟会就一直从事着反对阿拉维派统治的活动,所以最后遭到当时老阿萨德的镇压,特别是在哈马地区,下手还很重。

    但是这个镇压并没有完全根除穆兄会的活动范围,现在看来随着西亚、北非变局在整个地区的蔓延,现在叙利亚境内的穆兄会受到埃及穆兄会已经在大选中获得胜利,受到纳哈达在大选中胜利的鼓舞,以及现在像穆斯林兄弟会在阿尔及利亚、也门这些国家壮大的形势的鼓舞,现在也准备大干一场,准备通过把阿萨德政权推翻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

    主持人:利比亚当时推翻政权的一些游击队也有很多准备在土耳其一带集结,也准备去进入到叙利亚,一旦时机成熟了,甚至包括了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一些所谓阿拉伯自愿者,好像也准备进去。

    董漫远:现在就是说,有这样的报道,但是这个报道还需要进一步的核实,可是你刚才提出土耳其,土耳其现在叙利亚局势中应该说发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就是说让巴沙尔政权下台的问题说,土耳其的做法跟美欧的做法政策目标是一致的,而且土耳其直接资助叙利亚的反对派,而且在伊斯坦布尔现在反对派的全国委员会就把总部设在伊斯坦布尔,同时土耳其方面应该对反政府武装也在提供培训。

    主持人:所以看起来叙利亚面对的敌人真的很多,比如说土耳其、西方这些国家,比如说来自穆斯林兄弟会的一些境外的势力,阿拉伯世界当中的一些势力,看起来好像叙利亚是孤立无援,但是也有人说,其实叙利亚还有一个盟友就是伊朗,伊朗可能会坚定的支持叙利亚,因为也唇亡齿寒的道理,是不是这样,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看一看。

    自伊朗霍梅尼革命以来,叙利亚就与伊朗在政治、军事和安全领域保持着准联盟关系。伊战后,美国推行“大中东计划”,指责叙伊准联盟关系是美国民主改造中东国家的绊脚石。面临美国的打压,叙伊针锋相对,进一步密切了关系。2006年7月爆发的黎以冲突是叙伊同美以两大对抗派别矛盾激化的结果。为分化和瓦解叙伊准联盟,美国采取拉拢叙利亚、遏制伊朗的“区别对待”战略。叙伊准联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美以在中东为所欲为。 

    更为关键的是,在一致对外,尤其是在共同对付美国等西方国家方面,叙利亚和伊朗早已形成默契,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大体相同的策略。通过多年的经营,大马士革—德黑兰—贝鲁特构成的轴心,是反对美国中东霸权的一座堡垒和重要平台,大马士革和德黑兰是这一轴心的两个神经中枢,美国等早欲除之而后快。在西方看来,只要拿下叙利亚,伊朗这块多米诺骨牌也就随之倒下。

    面对西方国家磨刀霍霍的架式,伊朗和叙利亚在利益攸关的关键时刻都进一步意识到,加强和提升这种特殊战略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唇亡齿寒”的道理双方都不可能不明白。

    主持人:应该说伊朗现在自己也是岌岌可危,面临西方断油的挑战,它还有能力去支持巴沙尔政权吗?

    张召忠:伊朗在过去20年来,美国和西方采取的政策去打压萨达姆,就是把整个伊拉克的旧政权推翻了,他们想到的推翻了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之后是一个独裁,把美国式的民主自由带到伊拉克,伊拉克之花就会在中东地区开花了,民主自由的花朵就开了,而没想到现在是这样一个状态。现在你首先咱们先想伊拉克,伊拉克美国已经撤军了,撤军完了之后利比亚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开始僵硬,总理马利基原来萨达姆时期他在伊朗呆过十年,这个马利基他是什叶派的,现在的伊拉克的政权和伊朗的政权关系会很好。另外在流放的时候落难的时候在伊朗,而且过去20年,美国和西方打压伊拉克的时候,它没有想到把它的敌人威信给树起来,把伊朗给做大了,伊朗中东地区整个现在做的最大,而且这期间没有尽力过战争,所以它的势力在,伊朗巨大的势力,伊拉克的什叶派放大然后把这个能量释放到叙利亚,叙利亚再释放一下子释放到以色列怎么办。

    主持人:叙利亚也是什叶派政权。

    张召忠:所以这一条站线过去以后,将来美国就抄后路了。当然伊拉克肯定不会说明目张胆帮助伊朗,但是伊朗会不会力挺叙利亚,尤其是面临西方的外部干涉的情况下。

    董漫远:伊朗和叙利亚保持特殊关系,这个特殊关系体现在两国在地区问题上的战略协调,现在来讲双方面临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重压,应该说现在是休憩与共,唇齿相依,配合的是相得益彰,而且非常务实。一些该放的信息放,该说的话说,一些行为现在表现为只做不说,我举几个例子,第一就是在政治上两国相互支持,比如说叙利亚支持伊朗的核计划,支持伊朗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伊朗支持巴沙尔政权,并且要求阿盟派出观察团到了叙利亚要保持客观公正。

    另外经济上伊朗很慷慨,上个月13号两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应该说伊朗方面对扶持叙利亚的经济是很慷慨的。此外,双方不说加紧做事情那就是说,加强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在情报领域的合作,而且在维稳方面双方都有经验,互相交流经验,然后怎么样把国内的政权稳住。

    主持人:但是关键如果说面临西方的军事打击,您觉得两个国家可能互相支持吗?

    董漫远:现在说军事打击,这个事还为时尚早,这个要首先取决于叙利亚国内局势的发展,现在国内局势发展第一就是具备不具备把利比亚模式复制到叙利亚条件,现在看来一些表面现象,伊斯坦布尔有个全国委员会,然后叙利亚境内有反政府武装,有民众抗议,政府也在镇压,但是眼下的规模还是有限的。

    主持人:所以现在还不能说会不会,相互进行军事上的同盟和支持。但是我们知道现在也有很多的说法,现在美国真正目标还是在伊朗,不管是如何打压叙利亚其实最终目标还是意在伊朗,如果说叙利亚政权倒了,对伊朗是什么样的影响?

    张召忠:围点打援,现在通过叙利亚内部的反对派起来推翻政府,然后外力作用于叙利亚,然后把伊朗的精力引过来,然后斩断伊朗,他们两个是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叙利亚是一个瓜,伊朗是一个瓜……

    制片人:战丽萍

    策 划:王冬妮

    编 辑:朱同合 李妹妍 杨威

    监 制:王未来

    E—mail:chinanews@cctv.com

责任编辑:刘岩

热词:

  • 央视网
  • 视频
  • 点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