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在展厅,记者有幸见到了前来参观的当年北京大学中共南系学委总支委员马句老先生。马老指着"青春壮丽"人物墙上自己的照片告诉记者,那是22岁在北大时照的。1948年入党、曾任彭真秘书的马老,如今已是86岁高龄。追忆当年从事地下党员工作时的经历,老人的表述清晰深沉。
马句老先生向记者介绍他从事地下党员工作时的经历,马老当年是北京大学中共南系学委总支委员,背景墙上右下图片为马句年轻时照片(7月5日摄)。新华网张雪花 摄
穿越在激情岁月的长廊,记者深深地被展览丰富的内容、精湛的呈现所触动。一幅幅照片、一份份档案、一件件实物、一个个场景,真实再现了北京不同时期的党建历程及历史风貌。展品征集员史洋告诉记者,本次展出的展品共1949件,是从辗转征集的12638件展品中精选出来的,不少展品是首次展出。
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珍贵的物品资料让记者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用青春热血与生命换来革命胜利之不易。这里面有北平市委组织部接转地下党员组织关系的信函、高君宇的病例、地下党员阎又文的任职委任状、穿过的军大衣等。阎又文长期担任傅作义的机要秘书,曾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突出贡献。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1962年去世,他的真实身份始终没有公开,1997年7月10日,《北京日报》发表题为《丹心一片照后人》的回忆文章,阎又文的身份才被世人知晓。
注重互动,让参观者积极参与其中,是展览的另一大特点。作为展览核心活动之一的"向党说句心里话——百万党员寄心语"活动得到观众的积极响应。据主办方介绍,截至7月4日,共收到不同形式寄语95600余条。
在现场记者看到,96岁的老红军杨德千在明信片上写下寄语:"高举中国特色的伟大旗帜,一辈子跟党走!"。有着72年党龄的杨德千老人曾经参加过百团大战、晋中战役等重要战役。著名劳模张秉贵的儿子张朝和在电子触屏上写的是"发扬'一团火'精神"。张朝和继承父亲遗志,如今依然坚守在北京百货大楼的一线柜台。北京广渠门中学宏志班高三学生袁帅,在留言中郑重写下十个字:宏图报党恩,志远为国强。她告诉记者,刚参加完高考,并已在今年"六一"光荣成为一名预备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