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群众同步进入小康
从田东回来后,我对这次调研进行了认真思考,并反思总结过去10年扶贫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刻分析我区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深感到扶贫攻坚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群众与全区各族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强化扶贫意识,形成全社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扶贫既是行善积德、雪中送炭、关爱穷人的伟大事业,又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造福人类的德政工程。不解决贫困问题,不仅是一家人受穷、一辈子受穷,而且是祖祖辈辈受穷。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扶贫攻坚的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真正把扶贫当作最大的民生问题,带着深厚的群众感情、带着重大的政治责任、带着愚公的攻坚精神,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动员全社会的强大力量来集中攻坚。
加强“顶层设计”,把扶贫攻坚作为系统工程、综合施策。扶贫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强化总体规划和宏观指导,科学谋划新10年的扶贫战略、政策体系。结合实际,进一步制定出台我区工业扶贫、产业扶贫、生态移民扶贫、教育科技扶贫等政策,进一步完善扶贫项目用地、税收、人才等方面措施,进一步整合各部门扶贫资金、涉农项目资金,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扶贫攻坚必须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优先在贫困地区进行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加强贫困地区行政村路网、山区小型农田水利和基本农田、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危房、茅草房改造力度,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和着力点向贫困地区倾斜。
加强产业扶贫,夯实扶贫开发的物质基础。产业扶贫是最根本最长远的扶贫。立足资源优势,科学选定扶贫产业,广泛覆盖到贫困村贫困户。引导企业、产业、园区向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布局。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做好扶贫龙头企业与贫困村的产业开发对接。当前要大力实施“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十二五”期间建设10片以上特色优质高效、连片在1000亩以上、辐射覆盖贫困村农户1000户以上的种植示范基地或特色高效养殖基地,扶持100家以上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扶贫龙头企业,通过示范基地和扶贫龙头企业带动1000个以上贫困村成为产业化扶贫示范村。
加强科教扶贫,提升贫困地区群众整体素质。扶贫先扶智,扶智先学技,治贫先治愚。把科教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达到“培训一技、发展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实施“雨露计划”扶贫培训攻坚工程,帮助贫困地区劳动力获取职业等级资格证书。
加强生态扶贫,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扶贫开发并重,继续大力实施生态扶贫工程,探索建立生态补偿、资源补偿机制,加强大石山区石漠化治理,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林下经济。实施生态扶贫移民搬迁攻坚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将全区只有通过搬迁才能根本解决脱贫的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开发方式,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预期目标。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扶贫开发制度保障。把扶贫开发任务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帮扶、群众主体、科学管理”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最近我区决定“十二五”期间继续实行“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定点扶贫工作责任制,完善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工作考核机制,扶贫攻坚任务不完成,挂点不脱钩,干部不离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