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中国图文 >

广西区委书记郭声琨:扶贫工作责任重于泰山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30日 10: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光明日报 | 手机看视频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贫困地区发生的深刻变化令人欣喜,扶贫攻坚取得的经验弥足珍贵

    田东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联系点。2008年10月和2011年4月,吴邦国委员长两次到田东视察,先后作出了做好特色农业等“五篇文章”、解决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等“五大问题”的重要指示,这既为田东县明晰了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更为全区科学发展、扶贫开发明确了方向。为贯彻落实吴邦国委员长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多次深入到田东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在全区实施一系列扶贫惠民工程,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次我又来到地处大石山区的田东县作登瑶族乡陇穷村调研。“陇穷”,即“又山又穷”的意思,位于作登瑶族乡北部,属典型的大石山区,“九分石头一分土”,是田东县95个贫困村之一,全村7个自然屯184户759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3亩。2008年我第一次到陇穷村时,看到绝大多数人家住的是茅草房、木板房,吃的是玉米糊,盖的是分不清颜色的破棉絮,几乎没有什么家用电器。新中国成立快60年了,贫困山区群众过的还是这么苦的日子,真让人心酸!村民向我这样描述陇穷村:“我们陇穷苦情多,推开房门就爬坡,九分石头一分地,能做几多吃几多。”近年来,在中央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资金2700多万元,对陇穷村开展了通村公路、人畜饮水工程、沼气池建设、屯屯通电、茅草房改造、改善办学条件等十个扶贫攻坚项目。

    而今,我站在陇穷村陇穷屯山口放眼望去,陇穷屯已旧貌换新颜,崭新的小洋楼错落有致,水泥公路蜿蜒而过,村容整洁有序,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赫然屹立在我的面前!“国富民乐山河呈瑞气,政通人和日月耀春晖。”这是村民谢志行家门口贴的一副对联。最近两年多,谢志行建成了小洋楼,家里新添了电视机、冰箱等,儿子和媳妇外出打工挣钱,自己在家里搞起了养殖业,日子越过越红火。“家家户户都变样了!”谢志行紧紧握着我的手说。站在山底仰望,能清楚地看到半山腰上两个分别写着“饮水思源”、“铭记党恩”的大型水泥圆柱体。一位村民风趣地对我说:“那是我们的‘水立方’——新建的公用大水池。”陇穷屯过去每年缺水120天左右,村民只能到5公里外的龙须河去取水。2008年10月,投资近80万元建成了两个大水柜,可蓄水800立方米,每户家里都接上了自来水管。村旁的一片空地上,采取“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新建成了一个肉猪集中养殖小区。村民还大力发展养鸡业,家家都养起了肉山鸡,最多的养殖户年出栏500羽以上。在政府的帮助指导下,80多名村民走出大石山,到百色、南宁、广东等地打工。经过社会各界的扶持和村民的自力更生,陇穷屯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780元提高到2010年的1370元。看到村民们笑容可掬、精神焕发、日子越过越好,我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随后,我又来到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调研,这个以前贫穷落后的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广西香葱第一村”。全村香葱种植面积达4000亩,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上了香葱,并辐射带动了周边村庄发展香葱种植业。现在中平村香葱每天销售量达2万公斤以上,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一村一品”。2010年中平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0118元,成为田东县第一个实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村。

    中平村共产党员、香葱销售经纪人李玉华告诉我,以前大多数村民没有种植香葱的经验,香葱处于种植分散、粗放管理、各自营销的状态。针对这些问题,中平村党支部深入调查研究,找准大力发展香葱种植业的对策,组织村民们成立了香葱合作社,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走上了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中平村还紧紧抓住农村金融改革契机,推进小额农贷,开通广西首家屯级自助银行,破解了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服务难题。中平村村支书李学民对我说,村民“钱袋子”鼓起来后,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富而思进,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如今的中平村,田园香葱化,路网田园化,村庄果园化,服务社区化,建成了一个特色鲜明、整洁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自豪地说:“科学发展真实在,家乡变化好又快!”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汪蛟龙

热词:

  • 扶贫攻坚
  • 扶贫工作
  • 扶贫开发工作
  • 科学发展观
  • 贫困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