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2008年11月,欧盟通过法案决定将国际航空业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并宣布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这一体系,只要在欧盟区域机场起降的国际航班,包括中转,均需为超出欧盟规定配额标准的碳排放支付购买成本,否则便会面临巨额罚款甚至被停航。该措施遭到中国、美国等国家的抵制。
鲁健:中国正在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而空客飞机的采购计划是否继续呢?
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中方对欧洲这种做法持不赞成态度,但力争通过积极协商解决欧盟向过境航班强征碳排放税问题。
中方理解欧盟征收碳排放税是一种环保措施,但希望欧盟采取的方法是科学的、合理的、能为国际合作所接受的。中国目前不会采取反制性措施,仍希望通过沟通解决问题,“中方目前也不会采购空客A380”。
欧盟强征碳排放税对中国民航业影响甚大,“按现行标准,目前,中国民航业每年将至少支付约8亿元(人民币),2020年将达到30亿元,2030年将达到180余亿元。”
鲁健:欧盟对过境航班征收碳排放税也被很多人称之为“空气税”或“空中买路钱”。这种说法虽然不准确,但是非常形象。这个做法也会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反对。这会导致很多航空公司的成本上升,并进而把这种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欧盟这种做法看似是保护自己环境的一个简单行为,其实背后也凸显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问题上的博弈。中国一直主张在排放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尤其是发达国家应该为工业革命以来的排放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欧盟单方面的征税行为显然有些操之过急,应该更多听取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