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归来】:感觉挺羡慕您的这种感觉,看到您这些揭黑报道,比如说像北京出租车的,山西疫苗的。都历时了半年时间,采访的人物上百,每一个事件的报道采访这么多人,我特别好奇,这个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过程,这么复杂吗?
【王克勤】:那可能是因为我太笨了。
【记者归来】:您又谦虚了。
【王克勤】: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全世界新闻业浮躁的时代里面,我想说两句。有一句新闻学基本的规则,只有对资料的大量占有,才能还原事实真相。如何能占有大量的资料?我们惯常看到的很多新闻和记者,只采访了一个人,或者压根只打一个电话,甚至从网上扒了一些资料之后一加工就是一篇报道了。我觉得这根本不叫记者,这简直就是一个“小说家”或者 “作家”。任何好的报道,都必须做到细致入微,全面立体这样的一个调查。什么叫深度报道,深刻而全面的报道才称之为深度报道。很多人写的报道,我说你的报道是写了很多字的报道而已。所谓深度报道,有两个关键词,一深刻,二,全面。不能挖掘出这个事件背后深层的原因,不能说深刻,这个事情背后是什么,背后的背后还是什么,一层一层排解,任何事情不是简单的。二叫做全面,任何事情不是单一的,他有很多关联因素导致这个事情最后的结局。就拿我当年做出租车垄断黑幕这个报道,我刚开始在2002年接到这个选题的时候,我觉得北京出租车司机有什么苦,然后他们每天表不断地跳。然后就约了很多投诉来谈,听他们怎么说。做记者要秉承着一个怀疑的态度,那么我觉得不能听信他们的一面之词。我拦出租车求证了一些问题,人家跑活,你拦人家的车子,人家没办法挣钱了,你怎么办?好多出租车司机在中间城乡接合部的地方的的士餐厅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他也谈话。于是我就到的士餐厅去看,然后我就从早晨一直耗到晚上,来了我就打一支烟搭讪,那叫海采。大量的情况,逐步地进入我的视听系统。但是我觉得这不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的车组车司机把我拉到他家里去,我跑了20多个司机的家庭。这个群体生存情况基本上有个立体的了解了。2002年的时候北京有两万出租司机,270家公司。单听司机的是不行的,矛盾是多元的,还有公司。于是采访公司200多家,虽然一个一个把我赶出去,但是总能找到有人愿意说话的。这个公司和司机是对立面,还有政府,去采访政府,这是三角关系。然后还要梳理,这个中国出租车行业从清朝末年到现在的历史,出租车行业涉及到很多行业和关联部门,首先涉及到公路交通,接着公安交通,车辆管理,车辆保险,司机和公司的关系,工会的问题。立体的各个部门进行采访,这是个研究性的采访,所以历时半年,然后就把整个行当吃透了。
【记者归来】:您采访了多少的哥。
【王克勤】:有200多个。
【记者归来】:我现在特别能感受。
【王克勤】:这不算随机的。
【记者归来】:我特别能理解您刚才说的深刻和全面是通过这些劳动所换来的。
【王克勤】:所以我跟很多年轻的记者,包括我的学生,在他从业前说的一句话,就是好记者是苦出来的,好新闻是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