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记者归来】: 各位好,欢迎收看《记者归来》,我是主持人张莹,2011年11月底,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栏目报道了一个跨越九国的电信诈骗大案,从这一案件当中,我们不难看出电信诈骗无疑是所有案件里对百姓财产安全侵害最大的,被害人往往失去了一辈子的积蓄,电信诈骗案件的数量虽然只占到全年案件总数的20%,但是金额却占到了60%。那么,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手段在骗取老百姓的血汗钱?面对电信诈骗屡禁不止,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节目特别请到《经济与法》的记者李放来和我们聊一聊。李记者你好。
【李放】:你好,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
【记者归来】:首先请李放简单回顾一下电信诈骗大案基本情况?
【李放】:是这样的,这起案件我国公安部联手台湾和东盟八国同时展开一起大的电信诈骗案件,可能涉及到包括我国在内九个国家包括台湾地区,可能这个里面就是针对是这样一个背景,因为电信诈骗案件可能在这几年来始终处于一种屡禁不止高发状态,现在说去年,2011年时候,这种电信诈骗案发案量又是极具增长这种形式。
然后单笔案件诈骗金额屡创新高越来越大,涉及一些新的手法,针对这种情况都是跨国组织诈骗案件,所以只能是一种跨国方式,各国警方相互联手进行打击一种形式,这里面可能涉及到几种形式,其实所谓9•28案件里面,涉及很多很多小的案件,可能有上百起上千起都有这样小的案件,里面总的涉案金额可能要超过几个亿。
【记者归来】:就是大家受骗总数加起来上亿了。
冒充银行骗倒公务员
【李放】:总数加起来。然后举几个简单例子,可能也是涉及到这个案件最终侦破可能涉及到,也是通过这几个案件然后慢慢摸到线索,其中一个是这样,广东一个公务员老大娘可能五十几岁了,她是这样的,她这种诈骗手法是这样,她是以一种提供小额贷款的方式,老大娘她是这样,她就是想要贷款,其实贷款干嘛?她想买股票,她觉得股票这段时间到底了,但是小额贷款是很难。去年时候一些小企业想贷款都非常难,无意中看到报纸上就说提供小额贷款,然后也有一些条件,然后她觉得自己符合这个条件就打电话问,对方称自己是汇丰银行。
【记者归来】:还冒充香港很大的银行。
【李放】:称自己汇丰银行,问条件是公务员可以至少贷四十万,利息各方面挺低,老大娘一听挺好的事情,它有一个比较骗人的方式,你必须有什么什么样身份才能够给你进行贷款。
【记者归来】:好像公务员身份给予一定信誉程度,所以老太太觉得很可信?
【李放】:照着办,一切手续办了,开几张银行卡,最后按照他说的方式办之后对方就说,要想我们把贷款要打到你卡上,你必须显示你这张银行卡是有效银行卡,怎么显示有效?就是卡上有存取款记录,像你现在贷四十万里面有一定额度,至少有十五万存款记录,还不见得要保障金,有流水记录就可以,存进去马上就可以取出来,老太太就想这钱存我自己账号里面回头取出来肯定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她也没有起疑,按照方式存了,过程中骗子通过种种复杂手段,套取老太太密码。
【记者归来】:连密码都套出来?
【李放】:钱存进去没有几分钟看时候已经没了。
【记者归来】:骗子从什么途径把钱取走?
【李放】:取款是这样,拿十五万来讲,直接当时十五万被存到广东东莞那个银行开的户,存进去之后立刻把钱转到厦门一个银行账户,厦门又转到江西,然后从江西转到国外,很快。
【记者归来】:所以老太太虽然反应过来受骗,但是过程已经实施了转移这个钱?
【李放】:没有办法了,即使五分钟反应过来再去查,这个钱已经天南海北了。
【记者归来】:从这个案件可以看出我们受骗者公务员身份,还是具有一定水平文化知识?
【李放】:对,是这样的。
【记者归来】:骗子手段更加高明采取这样一种手段,先用一种好的利益去引诱她,还有没有例子?
【李放】:比如这个案件涉及到一种像有一种什么样手段,我现在再说一种叫,电话欠费这种。
【记者归来】:大家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碰到过说你欠费了要交钱了?
【李放】:可能家里面有老人的话可以问问老人,可能经常会接到这样电话尤其座机,一接电话对方说你电话欠费,金额还很高可能几千,老百姓觉得不可能,因为自己很清楚自己打了多少钱,没有用过那么多钱,然后他会告诉你如果有什么疑问请摁九或者摁几,我们客服人员给你解释到底怎么回事。如果听信他这个东西摁那个时候就进入了他诈骗整个流程,他就会有一系列的人去冒充不同的角色,比如说我是业务员,客服人员,然后客服人员上面还有我们客服组长,客服总监跟你解释,说你钱怎么样,涉及到不是你打的,你们没打,可能这个电话被人家盗用,我们没有办法,这个必须得要怎么怎么样。这个时候那时候怎么办?可能涉及到会把里面会有一系列这样不同说法,反正宗旨最终是让你把钱再汇到其他账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