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林清和:一座平凡的高峰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08日 14: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奔跑的孩子们

      关注留守儿童不是一句空口承诺
                    
      留守在钓鱼滩小学教学点的儿童,是村子里环境最为清苦的家庭。因为他们的家庭负担不起去镇里上学前班的费用。留守儿童和城市里存在的农民工子弟都是这个时代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尽管有媒体呼吁关注他们,但是每当我们打开网页、翻开都市报纸,最多的还是都市生活圈里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的新闻报道。就连城市里面农民工子弟学校被强拆、被取缔的时候,又会有多少人真正的去关心那些孩子的受教育权利呢?

      股市行情、楼市升温、基金涨跌成为我们追逐利益的焦点,他们的生活状态、思想愿望不应成为记录整个时代的媒介媒体所漠视。

      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身为这个纷繁大时代背景里的记录者,我们有责任走到生活在最基层的群众群体中去,了解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要求和愿望,把他们最真实客观的状态反映出来。

      “以人为本”绝对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句空口承诺。我们党正是因循着这个基本要求,努力改善民生。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能够享受获得教育和知识的权利,不仅需要有关部门的重视,更需要媒体真实客观的挖掘和报道“林清和”这样“留守老师”的感人事迹,使媒体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优良传统,让媒体牢记新闻报道要贴近群众生活的原则。

      记者本次走基层,在对林清和老师的采访和报道过程中,从另一个角度始终折射着对村里这群“留守儿童”的关注,因为留守儿童这个群体还需要千万个“林清和老师”用责任感和关爱,以保证这个群体健康的成长。

      奉献、关爱精神须弘扬

      在多数人的追逐物质和高品质生活的价值观里,奉献和关爱成为陌生的词汇,因为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关注的只是个体的利益。我们不能忘记,社会是每个人和家庭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的社会不应该是互相提防,甚至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扶不起的老人”、“好心反复遭暗算”等着实让人心凉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割裂了人与人之间朴素的信任感。

      媒体应该旗帜鲜明的正确引导新闻事件与道德的关系,优秀的人物和事迹需要大力弘扬,而败坏的事例媒体要动用舆论的力量,从道德的角度予以坚决谴责。

      而近年来,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留守青少年”犯罪率的问题呈上升态势,这一趋势的上升与社会边缘、漠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关系很大。林清和老师,坚守在边远偏僻简陋的小学里,给予孩子们关怀、心理上的安慰,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他这种看似平凡的举动却对于社会的意义十分重大,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平凡的奉献、关爱精神,我想我们的社会道德生态会越来越好。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王梦

热词:

  • 林清和
  • 扁担校长
  • 搜索更多林清和 扁担校长 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