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中国视频 >

[面对面]战火中的中国记者(20110904)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4日 22:4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eb9853a84c274eae924a2689a3e6658b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记者:在这几天被围困的时候,最紧张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冯韵娴:就是可能,也就是最后一天,最后一天就我们,就黎明前的黑暗可以说是,当时有两个美国记者冲进酒店,进来了,当时都很惊讶。进来之后就气喘吁吁的,就是一直不停在喘。

  记者:不是有兵在把手吗?

  冯韵娴:对,那女的一直在哭,因为我们也想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那女一直不停地在哭,在哭,因为那个时候,前一天其实,就是前一天阿齐齐亚兵营已经说,反对派已经解放了嘛。

  然后第二天早上说有消息说反对派要来,然后没有等待反对派,等来两个美国记者跑进来说,那个看守,就是上面狙击手把他的一个利比亚司机给杀了。当时这么一个,正是有人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死了,其实后来那个人也没有死,但是当时我们听到的是,因为他们看到的,他把他就是劫持了。

  史可为:(现场出镜报道  2011年8月24日)

    刚才我们听到已经有军人来到了酒店的范围,虽然我们现在不了解到底是政府军还是反对派,原来在地库的媒体,大家也觉得地库也不太安全,大家都已经跑到二层的地方做好准备。

  冯韵娴:现在酒店的门口已经很清晰的听到有枪战的声音,那么现在所有的媒体都撤到了酒店二层的大堂里头。

  面对困境,3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群策群力,各尽所能与持枪看守进行交涉。

  冯韵娴:那个时候就有人开始试图跟,就是金玛纳那个时候和我们就一块下去试图跟黑塞沟通,黑塞就是那个,看我们那个最大的,所谓的头。沟通以后,黑塞说,不是说,想要杀记者,只不过是因为那个他们觉得司机有危险,司机是利比亚人,他认为他是反对派,所以才会枪杀他或者怎么样。但是他后来也没有死。然后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谈,那个时候我们再给你红十字打电话,然后就说暂时没有来的计划,因为他们知道这房顶上有阻击手,安全没有得到保障。里面就只能跟黑塞聊,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事情已经完了。就无法理解的黎波里都已经解放了,为什么我们是这些人还出不去。因为他们还是按之前的命令,可能他们跟他们的头已经失去联络了,他也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他只是一直在坚持着以前的那个下的命令。然后我们也出不去,然后就跟他们沟通,说这个事情已经完了,让他们看清楚情况。然后包括你可以给家人打电话问问外面的情况怎么样,他们也跟我们一样,在酒店里住了那么长时间,他们所获信息,就是可能他们头给他们打个电话,那肯定就是说我们很快就会打败什么反对派等等这些信息,他们是一直很有希望的,他们真的是一直很坚信这一点。

    然后后来慢慢看清楚情况,形势的时候就,黑塞当时我坐在他旁边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崩溃了,你可以看到,就是他的心灵就瞬间被现实所击溃的这种感觉,就两眼睛不停地在哭,然后就是这种惊讶的神情,他没办法去解释,他也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去怎么办。后来他们就,那些人把手里的那些子弹就一颗一颗卸下来了。因为我说回家吧,保护你的安全,就是说你是跟我们,陪记者一块的工作人员,然后反对派也不会伤害你,然后就跟着我们出去,然后就回家,就OK了。

  在极其危险困难的情况下,中国记者和来自其它国家的同行们一起坚持工作、共度难关。8月24日,反派的军队攻占了的黎波里的大部分地区,30多名各国记者终于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协助下陆续离开了酒店。在回顾被困酒店情况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记者,在镜头前表达了他对中国记者的敬意。

  马修•钱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记者:中国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的同行们非常棒,他们乐于助人,他们提供了摄像机、麦克风、卫星电话等等,全都是免费的,他们说你们需要什么只管用,这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感觉也非常棒,国际媒体的同仁们这些天都在一起,我们一起拍摄,我们一起渡过难关。

  在被围困的四天四夜中,各国记者生死与共,同舟共济,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脱离险境后他们相互拥抱,重新整理设备并合影留念。当地时间8月24日下午4点,当他们在里克索斯酒店互相告别后,冯韵娴却透过车窗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记者:坐着车回使馆的路上你们看到的是什么?

  冯韵娴:另一个世界。同样的建筑,关卡,但是插的全都是王旗,就反对派的旗帜。然后口号从原来的真主、卡扎菲还有利比亚,已经换成了真主之大,就是反对派那些口号。就是墙面上所有关于支持利比亚的那些标语和口号全都给刷了,重新换上的是2月17号革命英雄,然后卡扎菲下台等等这些,我们看到一半的时候,楼顶上还砸下来一张卡扎菲的相片。然后就街上,就车上的人就很开心,然后关卡每个人就互相问候之好,然后都道喜。

  记者:对于你们这些记者,那些反对派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冯韵娴:很友好,就是我们从瑞克斯酒店出来,跟那些人,到第一个关卡之前,还是以前瑞克斯酒店的人,就还是政府军队。但是到那个关卡之后,就是反对派的人。就他们之间的距离也就是50米左右的距离,但是大家也没有打,就只不过划区,就这一块我现在还是政府军的,然后那一块还是反对派的,但是彼此手里都有枪,但是没有打。

  史可为: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终于再一次离开利比亚,跟第一次离开利比亚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特别是经过那几天困在酒店,也看到了利比亚的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可以说是人生中一次很大很重要的经历。

  从今年3月份利比亚战争爆发至今,中央电视台先后派出16名记者奔赴战场进行采访,共发回报道报道一千多条,此时此刻包括他们在内,仍有不少来自全球各地的记者坚守在战地一线。

  记者:现在重新回顾,这4天4夜一个过程的时候,你会怎么看待特别这样的一个日子呢?

  史可为:现在再回想吧,还是觉得是一个很难得的一个经历,对家里来说也是一个很难受,很难过一个经历,只想回到家里,跟家人在一起,更希望珍惜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毕竟你真的有很多时候,你不知道可能下一分钟发生什么事情,不可能掌握的时候,你更学会要珍惜。

  记者:其实刚才听你谈了这么多,其实在整个这样一个过程里面,对于一个女性记者来讲,经历这样一个,几天被围困的这样的一个经历。确实会让人们内心会有这样的一种思考,因为可能你在去的时候,可能没有恐慌,也不会去想到太多。但是经历了之后,内心里边的思考,还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会很多。

  冯韵娴:对。我觉得这个真的是我这辈子到现在为止最宝贵的一次的人生经历,更多的是,你在这种情况下,你看到人性当中就很多很宝贵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包括你将来要给自己孩子这样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想给自己家人一个好的未来,包括卡扎菲。那是不是可以把这个给自己的美好的未来把它扩的更大一点,给所有人的孩子,或者给这个国家的孩子,给你这个地区的孩子,或者给整个世界的孩子。我觉得就是人类发展的一个,你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点。肯定是会有纷争冲突在里面,不然也不会有战争。但是如果求同存异,如果能找到那个共同点去训练一段,我觉得不论对人类那些,对社会发展都会很好。

  记者:可能是经历过战争的人才知道和平的珍贵。

  冯韵娴:对,和平太宝贵了,真的,和平很宝贵。

<<上一页 1 2 3 4 5 6
责任编辑:刘一

热词:

  • 面对面
  • 战火
  • 中国记者
  • 利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