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任何伤口有愈合的时候,就像这场战争,也会有结束的一天,但也就是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刻,人们想知道,他们究竟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而在将来承受这些代价的正是那些孩子,央视记者的黎波里报道。
史可为:(现场出镜报道2011年7月20日)
三个多月前,我第一来到扎维耶这个城市,当时在政府军刚刚从反对派的手里把这座城市拿回,在严格的控制下,白天走在街头也可以说是空无一人,但是今天我们再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看到在政府的安排下,大批的民众来到广场,可以说是万人空巷,但不变的是我们从这座大楼看到它是布满了伤痕,一些人提醒我们在利比亚战事还没结束。
史可为:不管是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原因,不管是有多高尚的一个理由,但毕竟战争还是战争,还是会有人会牺牲,你看到,特别是家里,他们知道你人死了,真的那个是骗不了,他们那个感情真的伤心的,真的不是哪个政府安排出来,他们那种伤心的感觉。有的时候真的希望战争对那些平民来说,可以离比较远一点,都不要让他们受到更大的伤害。其实有时候心里也挺难受,看到了一些画面,看到了一些家庭,其实感觉也不好,真的。
记者:其实战争对一个家庭孩子们的影响,那种伤害,那种阴影是很多年难以磨灭的。
冯韵娴:对。
记者:所以可能在战争中看到那些孩子的时候,即使再坚强的人,可能内心也有一种突然心头一酸的感觉?
冯韵娴:对啊。我觉得孩子永远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是最无辜的人,他们跟这些一点…但是他们必须要去承受一些代价,包括现在利比亚,也没有结束。但是你要想想战争,你割的这个伤口越深,你需要让他愈合的时间越久,而这些为这些伤口愈合的这些人,要付出这些代价这些人,就是这些孩子。未来的若干年、十年、几十年,当这些孩子变成,这些原来可能只有七八岁、八九岁、十几岁孩子,二十岁、三十的时候,是他们在付出这些代价。
冯韵娴:(现场出镜报道2011年7月20日)
给平民带来了颠沛流离,使得无辜的孩子不得不卷入一场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政治意义的政治立场,或许他们想要仅仅是结束这场战争,央视记者的黎波里报道。
四天四夜,面对缺粮、断电、榴弹袭击等困境,他们经历了什么?
冯韵娴: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房间的窗口其实离对面的街区只有不到100米的距离,我们现在可以听到很强的响声在外面
为求新闻真实客观,他们付出了哪些不懈的努力?
记者:选择更安全的方式留在酒店?
史可为:我觉得做新闻的都有这样的心态,就是总希望能跑到多远,能跑多元就跑多那种感觉。
利比亚的战事进程、时局变化跌宕起伏。随着反对派武装逼近的黎波里,正在一线工作的冯韵娴和史可为面临着从业以来的最大危机。8月21日,卡扎菲政府指定外媒记者下榻的里克索斯酒店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他们第一时间发回了报道。
冯韵娴 中央电视台特派利比亚 记者:(电话连线报道 2011年8月21日)
当天晚上,穆萨(卡扎菲政府发言人)还在跟我们吃完饭,然后半夜可能3点的时间,还给我们开了一次发布会,但是发布会完了之后,我们就回房间去编那个新闻,然后编完了等出来之后,就发现酒店里瞬间就空无一人,就只剩下几个拿枪的,其余的包括穆萨那些人、他的家人,还有包括酒店工作人员、大堂经理、什么服务员全都不见了。
记者:那你们的反应呢?
史可为:我们反应是,到底真的反对派打进来了,还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就想出去,到酒店的外面去看,一出去,本来是好像没有人,但只要你靠近门口的地方,看到外面有人拿着枪在那边守着,就那个时候我拿机器还想过去拍什么,就有一个拿枪的人冲过来,说你不要出去,还说你在拍什么,还要抢我的机器。
记者:以前发生过这种事?
史可为:没有,因为以前那些政府,利比亚政府里面,虽然说他们对我们还有很多的限制,但是他们对我们还是挺礼貌。
记者:谁在守着?
冯韵娴:有几个拿着枪的人守着,那几个人原来是,就是酒店的的人,有酒店的大厨,有服务员,这些人都是,后来才知道,这个酒店原来归土耳其,然后等土耳其人走了之后,卡扎菲把这个酒店买下来了,其实那个时候他已经安插了很多他的亲信在里面。就是那些拿着枪,一直看着我们的人就是他的亲信,他们从一个大厨,摇身一变成了成了看守,就这样的一个状态。
记者:为什么?奇怪吗?有没有和他们交流?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冯韵娴:交流,交流,会问,然后他们说不知道,不知道去哪儿,他们就是按指示说要我们留在这个地方,其它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