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新闻台 > 中国视频 >

[面对面]战火中的中国记者(20110904)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4日 22:4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评分
排行榜 排行榜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eb9853a84c274eae924a2689a3e6658b
锘�

更多 今日话题

锘�

更多 24小时排行榜

锘�

  2011年9月1日中午12点,几天前还身处战火中的中央电视台特派记者冯韵娴、史可为几经辗转从利比亚回到祖国。

  记者:今天飞机落地时候是什么感觉?

  史可为:刚刚出来,我第一时间就跟他们拥抱,我那一刻真的想哭出来,我在酒店那么多天没有觉得要想哭的感觉。

  冯韵娴:当然肯定开心,终于回来了,但是同样也觉得有点遗憾,因为觉得利比亚这个事情还没有完。

  记者:什么样的情绪纠结在一起?

  冯韵娴:在利比亚这么一个月的时间,其实交了很多朋友。无论是他们的政治立场,无论是政府的还是反对派还是这些,他跟你之间的相处,然后对你好,建立了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政治立场而改变的。

  两位记者中,史可为已经是第二次到利比亚采访,今年3月30日到5月29日,他身兼记者和摄像已经在利比亚呆了60天。回国休整不久,7月7日又重返战区。冯韵娴是第一次参与战地报道,面对战乱重重的利比亚,她瞒着父母主动向单位提出申请。7月13日,冯韵娴经突尼斯抵达的黎波里,三天后,她发回了第一条现场报道。

  记者:你报道的第一条新闻还记得吗?

  冯韵娴:记得,我那次中文说了有十多遍,我阿拉伯语出境,一遍两三遍就会过,但是中文要说,第一次出镜出镜可能有超过十遍吧。

  记者:怎么会那么多遍?

  冯韵娴:不知道,可能紧张,包括可为一直说,我觉得你阿拉伯出镜比中文出镜顺畅多了。阿拉伯语说得多了吧。

  冯韵娴:(现场出镜报道2011年7月16日)

    每次…卡扎菲召集支持者同他一同奋战到底,但是与此同时也有报道称,卡扎菲已经做好了下台的准备,前提条件是能够达成一份让他满意的协议,卡扎菲一如既往不可预测,没有人能够确定他究竟是想为保住权利而奋斗到底,还是会推出策略以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又或许,美军的意愿又才是决定他最后去留的关键,央视记者利比亚报道。

  记者: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冯韵娴:是兹利塔,是我们去过五次的地方。

  记者:当时的现场给你的感触是什么?

  冯韵娴:大家都支持卡扎菲。然后男女老少,大大小小,然后喊的口号都很真诚,包括去采访的过程当中,你依然可以看到很多人支持卡扎菲,因为你眼见为实嘛,你看着那么多人举着旗,那么多人还用力去喊真主卡扎菲那个口号,你不得不相信,卡扎菲还是有很大的群众基础。

  记者:当时还没有那种紧张的情况。

  冯韵娴:没有,当时还是用利比亚人来说的话(阿拉伯语),就是百分百一切都很好,这是他们最常用一句话,都没有问题了。本身跟我们有危险的话,政府也不会带我们去。当时还是在挺卡这样的一个世界当中。

  解说3:在的黎波里,所有外国记者的报道都要受到限制,每次采访都要给当地政府提供一份详细的申请,每次的申请又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审批流程。几乎所有的采访和活动都是由政府来安排。
 
  冯韵娴:但是慢慢地你会随着你在那边呆的时间久了以后,你会去想这个支持,他们这么坚定地支持卡扎菲这个最终的动力在哪里?

  记者:你的分析?

  冯韵娴: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他们为什么?很多情况下,你就会看到歇斯底里喊我一定会跟他站在一起,我一定会跟他战斗到底,我不惜一切代价我会跟他,到死我也会跟他战斗到底,给他这种信念,最后给他支撑的动力是什么,我不去想,我也会去问在那边的人,

  史可为:特别是有一段记忆,我和小冯一起去到一家二手书店,一个老头年纪很大了,他表面上还放着那个绿皮书,就是卡扎菲的语录,他为什么要卖那个,就要证明,他还是支持政府的那一方面,但是他偷偷的跟我们说,其实他也知道,觉到整个国家在过去那么多年以来不管在文化上,都没有机会去让民众开放思考的,它觉得这样下去对整个国家来说,对他的民众来说,都不好,他偷偷地说,他还说好了,如果有一天真的有改变了,再好好跟我们聊,把他心里话跟我们再说出来。

  解说4:出于好奇,也出于记者的职业敏感,在卡扎菲政府安排的采访任务之外,冯韵娴、史可为一有机会就去走访当地百姓,在这些采访对象中,他们记忆最深刻的是战区的孩子。

  冯韵娴:我那时候我记得我跟可为一天在那个街区的时候,就一帮小孩子,大概有20个,我们拿相机拍照,就这一个相机就可以让他们开心整整一个小时。

  记者:为什么这个相机给他们带来快乐?

  冯韵娴:就拍照,每个人都说我也要拍,我也要拍,再给我拍一张,再给我拍一张,就做出很多很可爱、很纯真、很天真一个表情,就这样的一个相机,你给拍照,这样一个动作,然后这样一个活动,就可以让这样一群小孩子开心整整一个下午。

  记者:但是战争状态下让孩子们开心,我不知道作为一个战地记者你心里会怎么想,看到他们快乐的样子?

  史可为: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他们可能不知道到底战争是怎么回事,只知道可能现在生活有难,我们去到难民营,对他们来说,那个地方没什么,空的瓶子,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玩具,就能玩半天,就能乐半天的状态,他们其实尤其是你觉得生活其实对他们来说,其实很简单,只是没办法,它的现实就不让他过这么简单的生活。我们有时候看到那些,真的也希望,我觉得战争可能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伤害。

  冯韵娴:(现场出镜报道2011年7月16日)

    在利比亚除了小孩子好玩之外,几乎没有人会骑自行车上街……

  解说5:就这样,除了一些政府安排的采访报道以外,冯韵娴和史可为将镜头更多地对准了普通百姓。在战区,孩子们的快乐是单纯而真实的,然而时刻伴随着他们的却是横飞的弹片和轰鸣的炮声。
 
  冯韵娴:(现场出镜报道2011年7月20日)

  这个就是哈姆扎的家,他的家位于的黎波里一条非常普遍的小巷子里,这个巷子和欧洲远隔一个地中海,但是哈姆扎的离去,让仇恨在这里沉淀了下来,没有人能够知道像这样的仇恨会需要多长时间、会需要怎样的努力才能最终得以化解,央视记者的黎波里报道。

  记者:你看到的情况。

  冯韵娴:哈姆扎那个人,他很小,可能不到20岁,19岁,就在阿齐齐亚附近踢球的时候,他们讲,北约炸阿齐齐亚兵营,几个小孩炸死了,牺牲了,他是其中之一。他们家的人很难过,他姐姐拿出他的一些生前的物品,这是他很时尚,他很想穿漂亮的衣服,这是他用的,觉得这个小孩很阳光,很有未来。突然一下子就……不管什么原因,就因为战争就死了,我一直是一个很反战的人,觉得不管怎么样,这些牺牲都太无谓了。

  记者:这样的一种信息可能会感觉很辛酸啊,对战争的这样一种意会,另外的一种感觉?

  冯韵娴:对,我其实一直就没有人会喜欢战争了,我觉得,它最终就是可能,它最终伤害的,因此而牺牲的,更多还是普通老百姓,就一些无关紧要无辜的人,如果有更和平的方式解决它,为什么非得要用战争,可能需要战争,我太小,可能想法比较单纯,但是我觉得如果替代这样方式的话,是有影响的。

  记者:你在现场什么感觉?

  冯韵娴:我哭了,我会感觉很难过,谁都会觉得。

  冯韵娴:(现场出镜报道2011年7月20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一

热词:

  • 面对面
  • 战火
  • 中国记者
  • 利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