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纪录片同期声】
按照党和毛主席的指示,齐心协力,埋头苦干,我们迅速地打下了社会主义大厦的第一批基桩。
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人山人海的壮观场面和争先恐后的劳动竞赛是那个时代的生动写照。
【新闻纪录片解说词】
独臂英雄李世喜一个人一次挑了六筐土,显示了冲天的干劲。解放军战士付荣起和他的战友们展开了英雄的竞赛,他们一次挑八筐到十筐,创造了挑土的最高纪录。九兰组的名声更是闻名工地。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一起来到十三陵工地。领袖与群众并肩参加义务劳动,成为许多人永生难忘的记忆。
在全国各地,广大人民群众也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此次出访是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并出席在那里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和68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在莫斯科期间,毛泽东专程看望了在苏联学习的中国留学生。面对这些激情澎湃的青年学子,毛泽东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深情的嘱托,不仅长久地激励着在场的莘莘学子,也激励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中国青年。
“一五”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央和地方的一些领导干部在生产热潮中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召开,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此后,“大跃进”运动迅速形成了高潮。
接踵而至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到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万6千个人民公社,99%的农户都参加了人民公社。
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正常的经济秩序被破坏,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
1958年10月,毛泽东又一次踏上南去的旅途。他一路上走走停停,每到一处都要找当地干部谈话,了解情况。一方面,他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取得的成果感到兴奋;另一方面,他也觉察到,这场热火朝天的运动需要降降温。
11月上旬召开第一次郑州会议时,毛泽东强调,要区别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划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发展阶段。他还批评了一些人提出的要废除货币、取消商品生产的主张。“大跃进”开始后,纠正“左”倾错误的第一步便由此迈出了。
随后,毛泽东来到长江中游的武汉。从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六中全会。
这两次会议在高度评价人民公社的同时,着重批评了急于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倾向,遏止了“左”倾错误的发展势头。
1959年春节过后,毛泽东在调查研究中了解到农村刮“共产风”、搞“一平二调”的许多情况后,得出结论说:分配不公造成了农民瞒产私分,而根子是人民公社在改变所有制方面走得过快过远。
2月27日至3月5日,中央政治局第二次在郑州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表示,他要代表5亿农民和1000多万基层干部说话。在他的大力推动下,这次会议形成了整顿和建设人民公社的具体方针,确定了公社实行三级管理、三级核算,以生产队为基础,在公社内部实行等价交换等一系列政策。
经过七八个月的紧张工作,一些错误得到制止,形势已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