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空军战机首飞故事

2013年08月22日 11:17 | 来源:央视网 记者:王甲铸 | 手机看新闻

“枭龙”首飞:仅靠勇敢是远远不够的

王文江,河北承德人,1979年入伍,1983年6月入党,空军大校军衔,特级飞行员,“枭龙”飞机首席试飞员。

“枭龙”资料图

“枭龙”资料图

王文江全程参与了“枭龙”飞机的设计、科研和生产。作为首席试飞员,他从理论培训、飞行控制力试验、品模态试验、“铁鸟台”试验,直至进入试飞阶段的理论准备,特请处置方案,每一个环节都认真细致的做到最好,确保完全合格。

试飞存在着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风险,但是仅仅靠勇敢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依靠科学。这事保证试飞成功的关键。为此,他认真学习研究了“枭龙”战机的理论技术,详细到每一个部件,每一个系统的性能和特点的把握。良好的理论基础使他往往能够在飞行各项试验阶段,对飞机品质的提高提出许多宝贵意见。

2003年5月底,“枭龙”飞机01架正式进入试飞现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进入试飞现场的飞机带上了200多条保留项。时间紧、任务重,王文江和试飞小组加班加点,连续作战,与公司设计人员一道,每天泡在试飞现场。

时值夏季来临,机场上天气炎热,大家每天都是一身大汗,遇到夜间测试,蚊虫多,叮得全身都是红疙瘩,常常干到凌晨4、5点才回去。虽然王文江的家就在大队旁边,但自飞机进入试飞现场,他就没有回过家。为了圆满完成任务,他还依然放弃了上级安排出国工作的机会。

8月25日首飞时,王文江上去的时候还是很平静的,但枭龙的总设计师杨伟一直很紧张。这是他们年轻一代设计师第一次当主角设计的第一架飞机,技术上的复杂性和歼十是不一样的,完全是一个新的系统,在技术上有特殊的复杂点,是一个复合式的控制系统:既有三代的,又有二代改进型的系统,和纯三代的相比它更复杂。而且又是中外合作的飞机,一旦有问题在世界上会有很大的负面效应。正因为如此,大家的压力一直都很大,但也一直憋在心里。

当王文江圆满完成首飞任务凯旋返航,走下飞机时,机场上响起观众的持久掌声,王文江的儿子跑过去,“哇”的一声哭就拥抱了上去。大家都能感觉到一种压力的释放。飞机的总设计师杨伟眼里也一直含着眼泪,那天他特意带了一幅墨镜,后来发现嘴唇竟然都咬破了。

李中华:中国试飞员降服“眼镜蛇”

1997年4月23日,李中华踏上俄罗斯的国土,进行专项飞行培训。在驱车赶往俄罗斯国家试飞员学校路上,李中华在考虑如何向俄方表达飞“眼镜蛇”的意图。

能亲自驾机完成享誉四海的“眼镜蛇”机动,是飞行员所梦寐以求的目标,在俄罗斯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资深试飞员可以完成。他要证明,外国试飞员能够达到的境界,中国空军试飞员同样能够达到。

李中华,辽宁新滨人,1961年9月出生,1983年7月入伍。空军大校军衔,空军级试飞专家,特级飞行员,首批双学士飞行员,“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获得者。2007年6月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获得“一级英模勋章”。

俄罗斯试飞员学校校长笑着问李中华:“中国勇士,你是我最出色的学生之一,这次回来想飞什么?”李中华异常坚定的答道:“飞‘眼镜蛇’”俄罗斯校长吃惊的看着他,思索了片刻后说道:“我答应你,但是请记住,它充满了风险”。

在完成“眼镜蛇”动作之前,有许多工作要做,在两个多月里,李中华完成了苏-27的所有失速尾旋科目。

他与“眼镜蛇”过招的时刻终于到来。

这天,由李中华驾驶的苏-27战机飞入蓝天,在8000米指定空域,他一边默念操作程序,一边紧盯着速度表。指针在不断的回转,800、600、300,到了,他冷静有序的开始了操作:关闭限制器,断开飞机电传操纵系统,拉杆,当飞机抬起机头约20度时,再猛的将驾驶杆抱在怀里。

一连串的动作之后,机头猝然抬起,李中华被强大的重力加速度压向座位。此时飞机头部仰起,尾部向前冲去,机身仰面朝天……李中华眼前呈现了一个极特别的景象,只见座舱外光秃秃的露出一个硕大的圆锥形机头,黑压压的扑面而来,同时机体强烈的震动起来。救灾这一瞬间,飞机突然停止旋转,震动消失。机头非常温和、驯服的原路回落,收起了狰狞的面目,整个过程只有四、五秒时间。

但是这个挑战“眼镜蛇”的动作,李中华并不满意,因为他发现驾驶杆没有回到中立位置,使飞机产生了偏转,而完美的“眼镜蛇”机动不应有任何偏转。

李中华决定再来一次。

飞机再次发出怒吼,突然机身发生了反倒向偏转。后座俄罗斯著名飞行员考切尔喊道:“危险!”——这事进入尾旋的前兆。

李中华由于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迅速将飞机控制住。第二次、第三次……第六次,一遍又一遍,李中华将苏-27从高度8000米一直飞到1000米,“眼镜蛇”终于被他真正降服。

走下飞机,考切尔拍了拍李中华的肩膀说:“李,祝贺你,完成‘眼镜蛇’动作是飞行员至高无上的荣誉,从此以后我们的飞机对你来说没有秘密了!”

分享
今日新闻聚焦
更多精彩推荐
联系我们
总监:吕正标
值班总监:郑根岭 索刚雷 徐学良 唐晓燕 段文博 张兰
采访主管:袁旻 冯晔
编辑主管:潘幸知 张奇斌

邮箱:cntvnews@vip.cntv.cn

860010-1102010400
1 1 1